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历史课堂点燃后进生学习激情

让历史课堂点燃后进生学习激情

让历史课堂点燃后进生学习激情
我们一般把思想行为上存在较多缺点,学习成绩落后于一般同学的学生成为后进生。

他们一般具有逆反、厌学等心理。

转化后进生是我们每个教师的责任,要想转化他们,不能采取压制的方法,而是要改变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那么,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又怎样在历史课堂中点燃他们的学习激情,慢慢转化他们呢?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特别是课程改革为学习历史带来了便捷,特别是考试上,给学生打破了死记硬背才得高分的理念。

如果我们能用合适的方法还是很容易能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的,当学生愿意学习后,转化一个后进生也就变的容易的多了。

现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转化后进生的一些认识。

一、课堂上要尊重、信任、理解关怀他们
苏霍姆林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

在我们的工作中能真正爱护“后进生”不多,能坚持爱护的更不多。

正因为后进生得不到关爱和尊重,所以他们经常表现出脏话、懒惰、乱扔垃圾、抽烟等不良习惯。

因此做为历史教师必须转变师生观,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

能尊重、信任、理解他们,要注意多听听学生的意见。

当师生之间达到心理相融,感情相通时,后进生紧闭的心扉才能向老师敞开,从内心觉得老师是他们真诚的、可信赖的学习指导者、鼓励者和促进者。

这样他们才会喜欢教师,才
会喜欢教师的课堂,才会积极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如果教师再积极的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要给予肯定的表扬,鼓励其“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则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如在讲《红色政权的建立》时,这样讲:同学们,我们每年八月一日有个节日叫什么?你们知道它的来历吗?因为这是很简单的问题,所以“后进生”都争着回答,从而教师抓紧这一问题表扬一下他们很爱“学历史”、很爱“动脑筋”,从而调动他们开始学历史的兴趣,也为他们的个性释放提供了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课堂中用多种教学方式点燃学生激情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

大量图片信息的输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等都将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如果教师能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编演历史情景剧,讲历史故事、仿制历史文物等等让后进生参与学习过程,使后进生也能体会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最终达到培养他们对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目的。

如果再能用优美、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富有激情的语言鲜明准确讲述历史现象、历史人物,这样就能够增强学生的认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记忆,这对点燃后进生的学习激情起着重要作用。

尤其能善于采用讲故事这种教学方法效果会更好。

巧妙的历史故事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很多的历史知识和人生哲理。

如在讲鸦片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时,我插入了一个“马桶卸洋兵”的故事,这样有意识通过一个画龙点睛的故事,几个引
起后进生兴趣的问题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中来,既保证了纪律,活跃了气氛,又培养了后进生对历史的兴趣,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中设疑、讨论,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激趣”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听课“快乐”,还在于能激发学生乐于思考的意愿,才使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又培养能力。

这就要求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且巧妙地提出使学生愿意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讨论。

如讲“楚汉之争”时,先指出初驻鸿门时,项羽带兵40万、刘邦带兵10万,但“为什么会是刘邦胜出”呢?学生就会对这个违反常理的问题感兴趣而积极展开思考讨论。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总之,点燃后进生的学习激情方法比较多,最主要的是我们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去追寻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这样我们的历史课堂一定能够激发后进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