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体系一、全球金融风险管理发展与新资本协议1、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近20年来,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80年代初因受债务危机影响。
银行普遍开始注重对信用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其结果是《巴塞尔协议》的诞生。
该协议通过对不同类型资产规定不同权数来量化风险,是对银行风险比较笼统的一种分析方法。
(二)90年代以后随着衍生金融工具及交易的迅猛增长,市场风险日益突出,几起震惊世界银行和金融机构危机大案(如巴林银行、大和银行等事件)促使人们对市场风险的关注。
一些主要国际大银行开始建立自己的内部风险测量与资本配置模型,以弥补《巴塞尔协议》的不足。
主要进展包括:⑦市场风险测量新方法-ValueAtRisk(VAR)(风险价值方法)。
这一方法最主要代表是摩根银行的“风险矩阵)系统”;⑦银行业绩衡量与资本配置方法--信孚银行的“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RiskAdjustedRettlrnonCapital,简称Raroc)”系统。
(三)最近几年一些大银行认识到信用风险仍然是关键的金融风险,并开始关注信用风险测量方面的问题,试图建立测量信用风险的内部方法与模型。
其中以J.P.摩根的CreditMetrics和CreditSuisseFinancialProducts(CSFP)的CreditRisk+两套信用风险管理系统最为引入注目。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金融业风险(如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损失的事件)出现了新特点,即损失不再是由单一风险所造成,而是由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联合造成。
金融危机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以及操作风险的量化问题,由此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引起人们的重视。
经过多年努力,风险管理技术已达到可以主动控制风险的水平。
目前有关研究侧重于对已有技术的完整和补充,以及将风险计值法推广到市场风险以外(包括信用风险、结算风险、操作风险)等其他风险领域的尝试。
2、国际监管体系的新发展1999年6月3日,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发布关于修改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征求意见稿,该协议对银行风险管理新方法给予充分的关注,具体表现在:对银行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更为现实的选择,方法有三种:①对现有方法进行修改,将其作为大多数银行计算资本的标准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外部信用评估(指标准普尔和穆迪公司等的评级)可用来细致区分某些信用风险。
②对于复杂程度较高的银行,巴塞尔银行委员会认为可将其内部评级作为确定资本标准的基础,并且对于某些高风险的资产,允许采用高于100%的权重。
③新协议明确指出:“一些利用内部评级的、复杂程度更高的银行还建立了以评级结果(以及其它因素)为基础的信用风险模型。
这种模型旨在涵盖整个资产组合的风险这一特点,在仅仅依靠外部信用评级或内部信用评级中是不存在的。
但是由于一系列困难的存在,包括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模型的有效性,很显然信用风险模型目前还不能在最低资本的制定中发挥明显作用。
”委员会希望在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验后,使用信用风险模型将成为可能,并将汁划关注这方面的进展。
这说明,巴塞尔银行委员会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目前摩根等国际大银行使用的计量信用风险模型。
管理和监督操作风险的十条原则新巴塞尔协议的各项规定,主要是针对所谓国际业务活跃银行,或业务特别复杂的大型银行。
对于一般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巴塞尔委员会在2003年2月发布了一份题为“管理和监督操作风险的健全方法”的指导性文件。
这份文件是巴塞尔委员会多年来关于银行操作风险管理问题指导思想的最新总结。
巴塞尔委员会指出,银行选用何种具体办法管理操作风险,基于多种因素,包括自身的规模大小、组织复杂性、业务的性质和范围。
然而,尽管有这些不同,明晰的战略,董事会及高管人员的监督,对操作风险和内部控制的认真程度完备的内部报告制度和应变计划,是任何规模和范围的银行有效管理操作风险的关键因素。
因此,这份文件所提出的十条基本原则对所有银行都有重要意义。
前三条原则是关于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环境。
要求董事会将银行操作风险视作应加管理的一类特殊风险范畴,批准和定期检查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
董事会应确保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受到有效的全面的内部审计。
高级管理人员应对执行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制度负责。
该制度应统一应用于整个银行组织,各级机构和人员都应该了解自己对操作风险管理上的责任。
第四条至第七条原则是关于操作风险的管理,即如何识别、评估、监察、转移及弱化操作风险。
银行应该对所有重要产品、活动、程序和系统的操作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
银行也应该确保在新产品、活动、程序和系统推出应用之前,对其中的操作风险予以充分评估。
银行应该采用某种程序来定期监察操作风险组合和重大损失暴露。
银行应制定控制和弱化重大操作风险的政策、流程和程序。
银行应定期审查风险限制和控制战略,根据总体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组合状况,采用适当的措施,对操作风险组合进行调整。
银行应制定适当的应付偶发事件和保持业务持续进行的计划,以确保在发生严重破坏事件时能够继续营业和限制损失。
第8条和第9条原则是关于监管者职能。
银行监管当局应当要求所有银行,无论大小,都具有识别、评估、监察、转移及弱化重大操作风险的适当的有效的制度,作为其总体风险管理方法的一部分。
监管当局应该对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政策、程序和做法实施系统的独立评价,并充分了解情况的变化。
第十条原则是关于信息披露。
银行应向公众充分披露信息,以便市场参与者评价其操作风险管理的办法。
二、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框架与流程1、机构风险管理的基本架构现代金融机构因其业务的偏重点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风险管理体系,但其基本构架都大同小异。
一般来说,金融机构设有"风险管理委员会"集中统一管理和控制公司的总体风险及其结构。
"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隶属于公司董事会,其成员包括:执行总裁、全球股票部主任、全球固定收入证券部主任、各地区高级经理、财务总监、信贷部主任、全球风险经理以及一些熟悉、精通风险管理的专家等,下面直属不同形式的风险管理部门来实施风险管理委员会的战略和要求。
同时,金融机构应具备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报告和评估程序,包括检查现行政策和程序执行报告和发现例外情况的制度。
一般来说,风险暴露以及盈亏情况应每日向负责监控风险的管理层报告,后者应简要向负责公司日常业务的高级管理层汇报。
另外,金融机构要对风险战略、政策和程序的评估应该定期开展,评估应考虑到现行政策的结果、业务以及市场的变化。
风险管理及控制政策的方法、模型和假设的变更应由决策层审核。
政策和程序应要求风险管理及控制部门参与对新产品和业务的考察。
"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设计或修正公司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签发风险管理准则;规划各部门的风险限额,审批限额豁免;评估并监控各种风险暴露,使总体风险水平、结构与公司总体方针相一致;在必要时调整公司的总体风险管理目标。
"风险管理委员会"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它每周开一次例会(需要时可随时召集)讨论主要市场的风险暴露、信贷暴露与其它各种头寸,研究潜在的新交易、新头寸以及风险豁免等问题。
"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不同形式的、分离或者整合的风险管理部门(如分别设立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等,或者整合为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部),他们均独立于公司的其它业务部门。
市场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风险结构(包括各地区、各部门、各产品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负责监管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各业务伙伴的暴露额度;审计部通过定期检查公司有关业务和经营状况,评估公司的经营和控制环境。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采用多层制,除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其市场风险管理部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审计部外,其它如融资部、财务部、信息技术部以及各业务部的部门风险经理均参与风险的确认、评估和控制,并接受风险管理部的监督和评估、考核。
这些部门的经理及代表每隔一周开一次例会(需要时可随时召集)以求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正确评估风险、调整风险管理政策。
2、确定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董事会制定风险管理及控制战略的第一步是,根据预定的风险管理原则,并根据风险对资本比例情况,对公司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要规定每一种主要业务或产品的风险数量限额,批准业务的具体范围,并应有充足的资本加以支持。
此后,应对业务和风险不断进行常规检查,并根据业务和市场的变化对战略进行定期重新评估,并将结论应直接报告决策层。
在识别风险和确定了抵御风险的总体战略后,公司就可以制定用于日常和长期业务操作的详细而具体的指引。
为此,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中应包括,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中的权力及遵守风险政策的责任,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内部和外部审计等。
如果公司较大较复杂,则需要建立集中、自主的风险管理部门。
就风险管理和控制部门而言,最重要的是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并独立于产生风险的部门。
因为控制结构的有效性取决于运用它的人,因此,有效控制的前提是机构内所有员工都具有高度的责任。
在确定风险管理及控制过程的权力和责任时,一个重要的因素应是将风险的衡量、监督和控制与产生风险的交易部门分开。
高级管理层应保证职责适当分开,员工的责任不应互相冲突。
三、金融风险种类与风险对策1、市场风险及防范对策[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波动而使得投资者不能获得预期收益的风险,包括价格或利率、汇率因经济原因而产生的不利波动。
除股票、利率、汇率和商品价格的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外,市场风险还包括融券成本风险、股息风险和关联风险。
美国奥兰治县(ORANGE COUNTRY)的破产突出说明了市场风险的危害。
该县司库将"奥兰治县投资组合"大量投资于所谓"结构性债券"和"逆浮动利率产品"等衍生性证券,在利率上升时,衍生产品的收益和这些证券的市场价值随之下降,从而导致奥兰治县投资组合出现17亿美元的亏损。
GIBSON公司由于预计利率下降,购买了大量利率衍生产品而面临类似的市场风险。
当利率上浮时,该公司因此损失了2000万美元。
同样,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参与了与德国和美国利率相连的利率衍生工具交易,当两国的利率上升高于合约规定的跨栏利率时(要求宝洁公司按高于商业票据利率1412基点的利率支付),这些杠杆式衍生工具成为公司承重的负担。
在冲抵这些合约后,该公司亏损1.57亿美元。
[风险对策]:金融机构维持合适的头寸,利用利率敏感性金融工具进行交易,都要面对利率风险(比如:利率水平或波动率的变化、抵押贷款预付期长短和公司债券和新兴市场资信差异都可带来风险);在外汇和外汇期权市场做市商或维持一定外汇头寸,要面对外汇风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