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波效实中学

宁波效实中学

宁波效实中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共10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物体的运动可以用图象描述,在如图所示的x -t 和v -t 图象中,分别给出了a 、b 、c 、d 四个物体做直线运动所对应的图象1、2、3、4.则关于这四个运动,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 A .a 、b 一定在t 1时刻相遇 B .c 、d 一定在t 3时刻相遇C .a 、b 运动方向相同,c 、d 运动方向相同D .a 、b 运动方向相反,c 、d 运动方向相反15.如图所示为一种叫做“魔盘”的娱乐设施,当转盘转动很慢时,人会随着“磨盘”一起转动,当“魔盘”转动到一定速度时,人会“贴”在“魔盘”竖直壁上,而不会滑下。

若磨盘半径为r ,人与魔盘竖直壁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人“贴”在“魔盘”竖直壁上,随“魔盘”一起运动过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随“魔盘”转动过程中受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向心力作用B .如果转速变大,人与器壁之间的摩擦力变大C .如果转速变大,人与器壁之间的弹力不变D .“魔盘”的转速一定不小于rg μπ21 16.一平面线圈用细杆悬于P 点,开始时细杆处于水平位置,释放后让它在如图所示的匀强磁场中运动.已知线圈平面始终与纸面垂直,当线圈第一次通过位置Ⅰ和位置Ⅱ时,顺着磁场的方向看去,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分别为 A .逆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 B .逆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 C .顺时针方向;顺时针方向D .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17.如图所示,一固定的水平玻璃圆环均匀带上电荷,其中心O 的正上方和正下方分别有两点A 、B ,OA = OB = h 。

现将一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放在A 点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若给小球一个沿竖直向下的初速度υ0,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带电圆环在B 点产生的场强方向竖直向上B .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电场力一直做负功C .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通过O 点时速度最大D .小球通过B 点时的速度为υ02 + 4gh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8.如图所示电路中,小灯泡规格相同,且均能发光,当逐一闭合开关,接入灯泡增多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tv 0v 043t 3t 4t x 0x 021t 1t 2OAB ⅡⅠPBA.各灯变暗B.各灯变亮C.通过电源的电流变大D.电源的输出功率一定变大19.如图所示是滑沙场地的一段,可视为倾角为30°的斜面,设参加活动的人和滑车总质量为m,滑沙人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顶端A沿滑道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0.4g,人和滑车可视为质点,则从顶端向下滑到底端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和滑车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B.人和滑车获得的动能为0.8mghC.整个下滑过程中人和滑车减少的机械能为0.2mghD.人和滑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0.6mgh20.一质量为m的带负电微粒,电荷量大小是q,如图所示,将它以一定初速度在磁场中P点释放以后,它就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空气对微粒的阻力大小恒为f,则关于微粒的运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微粒不可能沿竖直方向运动B.微粒可能沿水平方向运动C.微粒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Bqfmgv22)(-=D.微粒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Bqfmgv-=第Ⅱ卷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180分)21.(9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粗糙曲面AB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与水平面相切于B点,P为光电计时器的光电门,实验时将带有遮光条的小物块m从曲面AB上的某点自由释放,小物块通过光电门P后停在水平面上某点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1)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其读数d= ▲cm;(2)为了测量动摩擦因数,除遮光条宽度d及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其符号是▲,动摩擦因数μ = ▲(用测量的量表示);22.(11分)某多用电表欧姆挡“×1”的内部电路图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将电阻箱R和电压表V并联后接在两表笔a、b上,欲用图示的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部的电阻r(远小于电压表V的内阻)和电池的电动势E。

实验的主要P1U/V-11.001.502.002.50(1)表笔a 为 ▲ (填“红表笔”或“黑表笔”)。

将选择开关转至欧姆挡“×1”,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R 0,使指针指在 ▲ (填“左”或“右”)侧零刻度处。

(2)改变电阻箱R 的阻值,分别读出6组电压表和电阻箱的示数U 、R ,将1U 、1R 的值算出并记录在表格中,请将第3、5组数据的对应点在坐标纸上补充标出,并作出1U – 1R图线。

组数1 2 3 4 5 6 R 100.0 50.0 25.0 16.7 12.5 9.1 1R 0.01 0.02 0.04 0.06 0.08 0.11U 1.20 0.95 0.74 0.60 0.50 0.40 1U 0.83 1.05 1.35 1.68 2.00 2.50(3)根据图线得到电动势E = ▲ V ,内电阻r = ▲ Ω。

(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3.(16分)如图所示,半径R =0.40 m 的光滑半圆环轨道处于竖直平面内,半圆环与粗糙的水平地面相切于圆环的端点A .一质量m =0.10 kg 的小球,以初速度v 0=7.0 m/s 在水平地面上向左作加速度a =3.0 m/s 2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L =4.0 m 后,冲上竖直半圆环,最后小球落在C 点.求:(1)物体运动到A 点时的速度大小v A 。

(2)小球经过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F B 。

(3)A 、C 间的距离d .(取重力加速度g =10 m/s 2) 24.(20分)如图所示,两个同心圆,半径分别为r 和2r ,在两圆之间的环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

圆心O 处有一放射源,放出粒子的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假设粒子速度方向都和纸面平行, 不计粒子重力。

(1)图中箭头表示某一粒子初速度的方向,OA 与初速度方向夹角为60°,要想使该粒子经过磁场第一次通过A 点,则初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2)要使粒子不穿出环形区域,则粒子的初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25.(22分)如图1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MN 、PQ 相距为L ,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α,金属棒ab 垂直于MN 、PQ 放置在导轨上,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的质量为m ,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场的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斜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金属导轨的上端与开关S 、定值电阻R 1和电阻箱R 2相连。

不计一切摩擦,不计导轨、金属棒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 ,现闭合开关S ,将金属棒由静止释放。

(1)判断金属棒ab 中电流的方向;(2)若电阻箱R 2接入电路的阻值为R 2=2R 1=2R ,当金属棒下降高度为h 时,速度为v ,求此过程中定值电阻R 1上产生的焦耳热Q 1;(3)当B =0.40T ,L =0.50m ,α=37°时,金属棒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m 随电阻箱R 2阻值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取g = 10m/s 2,sin37°= 0.60,cos37°= 0.80。

求定值电阻R 1的阻值和金属棒v 0RB参考答案14. A 15.D 16.B 17.D 18.AC 19.BC 20.AC21.0.370或0.375(3分);BC 间距离s (3分),222d gst (3分)。

22.(1)红表笔(2分); 右(2分)(2)如图所示(3分)(3)1.33(1.20~1.45)(2分); 23.4(20.0~23.9) (2分)23.(1)由2202A v v ax -=(2分),得A v =5m/s (2分)(2)由2211222A B mv mg R mv =+(3分),2B B mv mg F R +=(3分)得F B =1.25N (2分)(3)由(2)得B v =3m/s ,小球作平抛运动2122R gt =(2分), 所以B d v t ==1.2m (2分)24.(1)如图所示,设粒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为R 1,则由几何关系得1U /V -11R /Ω-10.501.00 1.502.00 2.50 0R 1=3r (3分),又qv 1B =m 211v R (3分)得v 1=33Bqrm(3分) (2)设粒子轨迹与磁场外边界相切时,粒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为R 2,则由几何关系有(2r -R 2)2=R 22+r 2(4分)可得R 2=34r (2分),又qv 2B =m 222v R (2分),可得v 2=34Bqrm(3分) 故要使粒子不穿出环形区域,粒子的初速度不能超过34Bqrm. 25.(1)由右手定则,金属棒ab 中的电流方向为b 到a .(3分)(2)由能量守恒,金属棒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增加的动能和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mgh =12mv 2+Q (3分) 解得:Q =mgh -12mv 2 (2分)Q 1=13mgh -16mv 2(2分)(3)设最大速度为v ,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E =BLv (2分)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2EI R R =+(2分)金属棒达到最大速度时满足:mg sin α-BIL =0(2分) 由以上三式得:1222()sin mg R R v B L α+=,即211515v mR mR =+(2分)由图象得m =1kg (2分0,R 1=2Ω(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