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多模态教学的设计

英语多模态教学的设计

外教一对一
英语多模态教学的设计
模态与人的感官和行为相关,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及图像、声音和动作,并有单模态、双模态和多模态之分。

人际交往常常使用听觉和视觉模态,较少使用触觉和感觉模态,因此早先的教学更多依靠单一的语言文字模态,而较少调动其他辅助模态。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形式的媒体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并起到很大的作用,成为学生惯常使用的交际工具,因此,语言教学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开始注重其他模态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多种模态共同协调,更好地辅助语言教学和学习。

根据语言学习理论,结合英语视听说教学实际,运用多模态教学方法的课堂教学可以按照下列思路进行设计:
1. 创设情境。

教师提供的情景可运用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可以设计真实或模拟的场景,提供相应的设备和仪器,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甚至嗅觉,以生动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2. 提出问题。

基于“问题学习”的原则,教师提出问题,提供可用的词汇、词组、结构和用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讨论,寻找决策,教师组织各小组得出最终的可行方案,对主题内容进行建设。

3. 搭建桥梁。

这一过程是教师在学生的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以巩固旧知识,掌握新知识。

例如教师可以仅提供某种问题解决方式,供学生评价和研究,让学生通过讨论或咨询,发现其他新的解决方式,并将多种方式根据进行对照和研判,做出最佳选择。

4. 组织合作。

教师可以将全班分为数个小组,并根据学生特点任命角色,如,策划人、执行人、发言人、情报人(了解和刺探其他小组的情况,对本小组的讨论提供帮助)、小组长,等。

这样既保证了全部成员的参与,又发挥了学生的特长;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保障了主动学习的效果。

5. 展示成果。

教师要求学生以各种方式展示成果,白板、PPT、图画、文字、解说,等,教师或自己评价或引导其他小组互相评价。

使用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本课堂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呈现,不仅给学生更多的自主,也为学生的交流和共享提供机会,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和活泼,自然和逼真。

外教一对一
6. 回顾反思。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次课的内容,提出本课的学习重点内容,反思各个环节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了解和评价学生的掌握水平。

学生也在这个过程中回顾掌握的内容,反思出现的问题,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在多模态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多方位的感知、理解、编码、存储和运用,同时又为所获取和积累的大量知识有意识地产出奠定基础,从而构成一个循环系统。

这样的循环有助于学生“习得知识,提高记忆,完善认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