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堂提问研究
大庆市第三十五中学——王力臣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一直在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我觉得,要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有学生的有效参与,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能不能使学生参与课堂、并且是有效地参与课堂,关键是教师的提问必须是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提问,必须是有效的提问。
打造高效课堂,我理解为就是努力提高课堂效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从本质来看,高效课堂应该是在课堂教学的特定形式和特定含义的基础上,研究构成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立足于优化教师、学生、教科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之构成协调、高效的课堂生态系统,在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引下,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发挥教科书的凭借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高效课堂”我认为可以用以下三个标准来衡量:
1、有效。
有效的才是对学生有用的,传统的填鸭式历史课堂往往要么是是老师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但忽视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要么是老师到处强调知识点盲目引申,结果学生昏昏欲睡,收效甚微。
有效就是要注意知识的有效性。
2、高效。
也就是投入少,产出多,这就是效益。
我们的课堂,
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
在这个时间内要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不必自设框子,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
3、融洽。
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这个氛围要由教师来创设,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都能体现这种关系。
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高效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一、重新认识课堂提问的价值所在
二、反思我们的课堂提问
1.提问“只顾数量,不求质量”。
课堂中过多的一问一答,常常使学生缺少思维的空间和思考时间,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
2.答案被老师完全控制。
有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即使给了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但是仍然会很不放心地打断学生的回答,或者草率地加入个人的评价,左右学生个人想法的表达。
3.候答时间过短。
学生回答问题需要酝酿和思考的时间,教师在极短的时间就叫停,学生的思维无法进入真正的思考状态。
4.不注重利用课堂生成资源。
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会倾听学生的回答,才能捕捉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否则,问题就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上述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
我在教学中也经常遇到提问的难题,诸如目的不明确,零碎不系统,忽视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承受能力,不给学生思考余地,或自问自答,随口而发问,最典型的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课堂貌似热闹非凡,气氛活跃,实则提问和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
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段,使得他们希望追求新鲜的事物,接触新颖的现象,如果在这种时刻,面对显露倦意的学生,我们仍旧一味的希望以呆板的提问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
精心设置问题情景,有计划性、
针对性、启发性得提问,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要提高高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必须要从有效提问的特点入手进行突破。
一.精心预设课堂问题
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与学习历史课堂是知识和生成的结合,我们寻求课堂的生成,但是课堂的生成离不开精心的预设,在备课的过程中,必须要精心设计问题以及答案(参考答案和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答案)让自己在课堂上能凭借所提的问题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衔接;让自己的问题能激发起学生无穷的求知欲。
二.提高问题的针对性
提问要抓住关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消化知识,政治课堂的问题必须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与教材相关的热点,学生感兴趣的论点等。
三.把握问题的层次性
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灵活性,问题的设置,必须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要涵盖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从而使课堂教学稳步展开,,这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的内在要求。
四.注重问题的人文性
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系统探究人文性即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一个合作的过程,是享受与获得的过程,而合理的问题设计,有助于学生获得这一过程。
五.注意提问过程,要突出学生主体
思维来自疑问。
一般教师只看到让学生解答疑难是对学生的一种训练,其实,应答还是被动的。
要求学生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发掘问题,是一种更高要求的训练。
有效性的提问,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及时的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的交流效益,从而大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过程,教与学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优化的问题设计可以使教与学达到水乳交融的和谐统一,真正引导学生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联合起来,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个教师必须要不断掌握的艺术,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在提问艺术上摸索出自己的规律,一定能使学生收到更多的启发,能使教学事半功倍。
总之,课堂提问既要讲究科学性,又要讲究艺术性。
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
好的提问,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征来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把问题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引导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在有效的提问中产生交流,在交流中发展,通过活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建立自信,在活动中激出兴趣,在活动中形成自觉学习意识,在这样课堂里,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
当然要建立快乐、高效的课堂气氛,就必须积极创造条件,有效的提问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解决问题,从而享受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让我们共同追求有效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