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政策 优秀课件

货币政策 优秀课件

货币政策
第一节 货币政策及其目标
1-1、货币政策
广义的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 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 的各项措施的总和
狭义的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 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
1-2、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
通过对不同信用形式的管制,实现对信用的结构性控制,鼓励 或抑制某一经济部门的发展,从而达到调整经济结构的目的
1 优惠利率
选 择2 性 工3 具
证券保证金比率 控制消费信贷
4 控制房地产贷款
2-3、直接信用控制
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的方式,直接对商业银 信3 用 控4 制
5
限制贷款数量 流动性比率 规定利率上限 控制商业银行放款和投资的数量或方向-
特别存款
2-4、间接信用控制
间接管制作为一种补充性手段,采取道义劝说和金融宣传等方 式,引导并影响商业银行和公众的行为


1 窗口指导




2 道义劝告
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 策 再贴现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近期中介目标
基础货币 短期利率
远期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 长期利率
监测和预警
最终目标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3、稳定币值与与 平衡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目 标间的矛盾
与统一
4、充分就业与经济增 长
❖ 5、充分就业与 平衡国际收支
6、经济增长与平 衡国际收支
1-4、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活动的作用是间接的
因此中央银行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往往不能直接地达到其 预期的最终目标,而只能通过控制某一中介目标,并通过这一中 介目标的传导来间接地作用于实际经济活动,从而达到最终目标。
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最终经 济目的
西方国家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人民银行法》 “保持币值的稳定 ,并以此促进经济
增长”
1-3、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与统一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是有矛盾的
❖1、稳定币值与充 分就业
❖ 2、稳定币值与 经济增长
1
存款准备金 政策
2
再贴现 政策
3
公开市场 业务
2-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泛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 的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运用的影 响比较平衡,但在利用这一政策工 具时,中央银行处于被动的地位
1
存款准备金 政策
2
再贴现 政策
3
公开市场 业务
2-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业务,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 证券(主要是政府短期债券)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 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 为。中央银行较为主动,在西方金融市场发达国家 运用较为普遍
中介目标一般可分为 近期中介目标与近期中介目标两类。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又称近期中介目标, 是央行通过操作货币 政策工具能够有效实 现的政策变量,如准 备金、基础货币等。 操作指标是中介目标 的一种,具有直接性
和灵敏性的特点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又称远期指标,是处于货 币政策最终目标和操作 指标之间的中介性政策 变量,如市场利率、货 币供应量等。中介指标 需要中央银行运用政策 工具作用于操作指标,并 经过一定的传导过程才
1
存款准备金 政策
2
再贴现 政策
3
公开市场 业务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
政策工具
经济形势
通货膨胀 (总需求>总供给)
存款准备金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经济萧条 (总需求<总供给)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再贴现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
降低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卖出证券,回笼基础货币
买进证券,投放基础货币
2-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能实现,可控性较弱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而采取的 措施和手段。包括一般性信用工具、选择性信用工具、直接信 用管制和间接信用管制
其选择标准是:与货币供应量、利率紧密相关,能够影响商业银 行行为及社会公众预期,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2-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存款准备金政策是中央银行影响货 币供应量的最强有利的工具,它间 接影响利率水平,是一种威力强大、 但不宜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