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秋兴八首优秀课件

秋兴八首优秀课件


背景
《秋兴八首》是大历元年 (766)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 组七言律诗,因秋而感发诗兴, 故曰“秋兴”。公元756年春, 安禄山由洛阳攻潼关,六月, 长安陷落。安史之乱后,国家 战乱频仍,国无宁日,人无定 所,当此秋风萧飒之时,杜甫 不免触景生情,于是写下这组 诗。
初读诗歌,把握字音
翻译
玉露凋伤枫树林
深秋季节处处都在 为游子征夫赶制寒衣, 傍晚白帝城头传来急促 的捶布声。
诗歌鉴赏:
1、找意象 2、品味语言 3、发挥想象 4、抓诗眼 5、结合写作背景、作者经历
一切景语皆情语
找意象 析意境 悟情感露 枫树 巫山 巫峡 Nhomakorabea首联
露冷枫丹 万物萧森
颔联
江间 波浪 塞上风云
波涛滚滚 风云变幻
菊 孤舟 故园
关于秋的诗句
•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悲秋
• 凄苦悲愤
• 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 如今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无可奈何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 萧瑟凄凉
•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王实甫《西厢记》
• 哀怨缠绵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 远祖杜预为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 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 “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 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 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 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 ”。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 擅,被世人尊为“诗圣”。
白露使漫山遍 野的枫林凋落衰败。
巫山巫峡气萧森
巫山巫峡的气 象满目萧瑟阴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峡中的江水 波涛滚滚汹涌连 天,塞上风云漫 卷密布天地一片 阴沉。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菊已开两 度回想他日再流 泪,孤舟靠岸系 绳也系着我游子 的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颈联
漂泊已久 形单影只
尾联
寒衣
岁暮日晚
白帝城
羁旅无依
总结全诗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悲自然之 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 凉的身世之感,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 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 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 的担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