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塔吊安拆工程专项应急处置预案

塔吊安拆工程专项应急处置预案

目录1 编制依据 (2)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2)3 应急预案体系 (3)4 预防与预警 (4)5 应急响应 (5)6 应急结束 (7)7 后期处理 (7)8 应急保障 (7)9 培训与演练 (8)10 奖惩 (8)1 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1.2 编制目的制订塔机安拆作业应急预案,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措施。

1.3 适用围本预案适用于塔机安装、附着顶升及拆除作业。

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1) 起重设备倾覆事故,事故后果:设备严重损坏、人员外伤。

2) 高处坠落事故,事故后果:人员外伤、骨折等。

3) 物体打击事故,事故后果:人员外伤、颅骨损伤等。

4) 触电事故,事故后果:人员电击伤。

5) 火灾事故,火灾类型:含碳固体可燃物,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等)燃烧的火灾,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6) 坍塌事故,事故后果:人员窒息等。

3 应急预案体系3.1 成立应急救援的独立领导小组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组成:3.2 应急组织的分工职责3.2.1 组长职责1) 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施工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操作控制。

2) 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发展的过程。

3) 指导设施的部分停工,并与领导小组成员的关键人员配合指挥现场人员撤离,并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4) 与场外应急机构取得联系及对紧急情况的记录作业安排。

5) 在场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6) 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并组织人员参加事故的分析和处理。

3.2.2 副组长职责1) 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

2) 如有必要,在救援服务机构来之前直接参与救护活动。

3) 安排寻找受伤者及安排非重要人员撤离到集中地带。

4) 设立与应急中心的通信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3.2.3 通信联络组职责1) 确保与最高管理者和外部联系畅通、外信息反馈迅速。

2) 保持通信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3) 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与整理及对外联络。

3.2.4 技术支持组职责1) 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2) 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3) 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4) 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向外部救援机构提供准确的抢险救援信息资料。

3.2.5 抢险抢修组职责:1) 实施抢险抢修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不断加以改进。

2) 寻找受害者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3) 在事故有可能扩大的情况下进行抢险抢修或救援时,高度注意避免意外伤害。

4) 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报告组长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

3.2.6 后勤保障组职责:1) 保障系统备足人员必须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质的供给。

2) 提供合格的抢险抢修或救援的物质及设备。

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1) 起重设备倾覆:包含塔机倾覆及安拆吊车倾覆两种形式,针对塔机倾覆,在基础设计时,要根据现场地耐力和塔机说明书,严格控制基础选型及安装高度;针对安拆吊车倾覆,在吊车站位时,需确认支腿下方无管线、暗沟,靠近基坑边站位时,需项目核算边坡受力,在地下室顶板站位时,需项目核算顶板受力。

2) 高处坠落:塔机安拆作业人员需持有特种设备操作许可证,严禁无证上岗,安全带、胶鞋、手套等防护用品齐全,安全带使用时需高挂低用。

3) 物体打击:为安拆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帽的佩戴要符合规,高空作业时地面需拉设警戒线标识作业区域。

4) 触电事故:操作人员需持有电工操作证,佩戴绝缘手套,配齐专用电气工具。

5) 火灾事故:严格遵守项目消防要求,认真履行动火审批制度,施工现场严禁吸烟,电气焊动火前需安排专人看火,并配齐灭火器。

6) 坍塌事故:靠近基坑边线的塔机基础或者吊车支腿,需将具体受力参数提供给项目,请项目负责核算边坡受力。

4.2 预警行动1) 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 及时对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安全管理上的缺陷等隐患进行排查治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3) 在危险要害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便于公众识别。

4) 加强对员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掌握安全技能,提高对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4.3 信息报告与处置1) 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立即向单位负责人报告,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简要情况,并随时报告事故的后续情况。

2) 现场负责人用最快速度通知应急小组成员到现场,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做出响应,进入相应的应急状态,依据职责分工履行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

3)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如果事故特别小,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

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则由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向建管局安监站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5 应急响应5.1 启动本预案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通知应急预案领导小组及其人员,启动应急预案。

5.2 赶赴事故现场应急小组组长、副组长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成立事故现场指挥部,组织指挥救援处置工作。

应急小组成员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并依据职责分工履行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实施救援处置。

5.3 现场救援处置5.3.1 应急的正确使用事故发生后,现场发现人第一时间通知现场负责人,控制事态,保护现场,组织抢救,疏导人员。

工伤事故现场,重病人抢救应拨打120救护,请医疗单位急救。

火警、火灾事故应拨打119火警,请消防部门急救。

发生抢劫、偷盗、斗殴等情况应拨打报警110,向公安部门报警。

拨打时要尽量说清楚一下几件事:5.3.1.1 说明伤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经采取了什么措施,以便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5.3.1.2 讲清楚伤者(事故)发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几号、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5.3.1.3 说明报救者单位、、,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警车)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通过联系。

基本打完报救后,应问接报人员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如无问题才能挂断。

通完后,应派人在现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同时把救护车进项目部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予以清除,以利救护车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

5.3.2 机械伤害事故的处置措施1) 发现有人受伤后,现场有关人员立即关闭电源,向周围人员呼救,迅速向领导汇报。

2) 一般性外伤,迅速包扎止血,并将伤者送往医院。

3) 如果受伤人员伤势较重,现场指挥人员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或将伤员送往医院治疗。

4) 发生断指,立即止血,尽可能做到将断指清洗干净,用消毒敷料包裹好,放入装有冷饮的塑料袋,将伤者连同断指立即送往医院。

5) 肢体骨折,将伤肢固定,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再送往医院。

5.3.3 触电事故现场处置措施1) 截断电源,关上插座上的开关或拔除插头,切勿触摸电器用具的开关。

2) 若无法关上开关,可站在绝缘物体上,如一叠厚报纸、塑料布、木板之类,用扫着或木棍等将伤者剥离电源,或用绳子、裤子或任何干布条绕过伤者腋下或腿部,把伤者拖离电源。

切勿用手触及伤者,也不要用潮湿的工具或金属物质把伤者拨开,也不要用潮湿的物件拖动伤者。

3) 如果伤者呼吸心跳停止,开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若伤者昏迷,则将其身体放置成卧式,打叫救护车,或立即送伤者到医院急救。

5.3.4 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措施1) 员工发现事故征兆,如电源线产生火花,某个部位有烟气、异味等,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现场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条件下,立即进行自救,灭火,防止火情扩大。

2) 事故现场继续蔓延扩大,现场指挥人员通知各救援小组快速集结,快速反应履行各自职责投入灭火行动。

3) 拨打119火警,派人接应消防车辆,并随时与救援领导小组联系。

4) 根据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灭火,如含碳固体可燃物,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等)燃烧的火灾,则用灭火器扑救,如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首先切断供电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再利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5) 气焊中,氧气软管着火时,不得折弯软管断气,应立即关闭氧气阀门停止供氧。

乙炔软管着火时,应先关闭炬火,可用折弯前面一段软管的办法将火熄灭。

6 应急结束现场应急处置后,事故得到控制,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已经消除,应急工作结束。

7 后期处理1) 组织人员尽快清理现场,检修受损设备。

2) 做好伤亡人员的善后赔偿工作。

3) 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4) 将事故总结报告和处置情况报送当地政府应急办,总结应急处置经验,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完善。

8 应急保障8.1 通信与信息保障8.2 物资保障应急物资主要有:1)氧气瓶、乙炔瓶、气割设备一套2)急救药箱1个;3)手电 3个(塔吊、电工、经理各1个);4)对讲机6部。

8.3 经费保障本单位从日常办公费用中,抽出部分资金用于应急物资的添置、维护保养及演练培训的费用支出。

9 培训与演练1) 培训: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设施设备的安全使用,火灾事故自救互救及逃生知识,消防器材的使用等相关知识培训。

2) 演练:根据预案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做好演练记录,并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修改完善应急预案。

10 奖惩1) 在事故抢险过程中,无故不到位,不服从命令或临阵脱逃的,将给予罚款或开除处理。

2) 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因表现勇敢,减少事故损失的,给予表彰奖励。

3) 在事故抢险过程中,受到伤害的,按照工伤待遇处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