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隧道的断面选择及内力计算

地铁隧道的断面选择及内力计算


114.06
15.36
182.83
-104.81
254.93
-177.10
292.50
112.5° 135° 157.5°
-87.93 -9.80 82.24
860.93 853.74 834.73
-171.74 -76.20 121.21
299.23 287.25 240.45
180°
161.91
图 4-1 隧道断面土层分布图
(一)基本使用阶段的荷载计算 (1)衬砌自重:
g = γ hδ
式中 g——衬砌自重,KPa; γh——钢筋混凝土容重,取为25 KN / m3 ; δ ——管片厚度,m。
将已知数值带入计算可得:g =25× 0.35=8.75 KN / m2 。 (2)衬砌拱顶竖向地层压力: 拱顶部:
c = [18 ×1.56 + 12 × 3.64 + 14 × 7.015]/(1.56 + 3.64 + 7.015) =13.9 KPa。
将已知数值带入计算可得:
Ph1 = 16138.621× 0.578 − 2 ×13.9 × 0.760 = 55.379 KPa。
(5)侧向三角形水平土压力: Ph2 = 2RH γ 0 tan 2 (450 − ϕ / 2)
4 隧道计算
4.1 计算原则及采用规范
计算原则: (1)设计服务年限 100 年; (2)工程结构的安全等级按一级考虑; (3)取上覆土层厚度最大的横断面计算; (4)满足施工阶段,正常运营阶段和特殊情况下强度计算要求; (5)接缝变形在接缝防水措施所能适应的范围内; (6)成型管片裂缝宽度不大于 0.2mm; (7)隧道最小埋深处需满足抗浮要求; 采用规范: (1)《混凝土结构》(GB50010-2002); (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6)《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446-2008);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图 4-2 衬砌内力组合图
由内力组合值可知,弯矩在拱底处 θ =180°取得正的最大值(管片内侧受拉, M=694.28KN.m),在θ =90°的时候取得负的最大值(管片外侧受拉,M= -357.35KN.m); 轴力在θ =90°时取得最大值 N=1364.35KN。
4.3 断面设计
4.3.1 管片断面
式中
Ph2——侧向三角形水平土压力,KPa; RH——衬砌圆环计算半径,m; γ0——衬砌环直径高度内各土层重度的加权平均值, KN / m3 ;
γ 0 = (1.585 × 6.6 + 4.265 × 9.3)(/ 1.585 + 4.265)= 8.6 KN / m3
将已知数值带入计算可得:
(4.6)
Pv2 = (1 − 3.14 / 4) × 2.925 × 7.8 = 4.905 KPa。
(3)地面超载:由于本隧道埋深不是很深,故须考虑到地面超载的影响,取地面超载 为 20kPa,并将它叠加到竖向土压上去,故总的竖向土压力为 132.332kPa。
(4)侧向水平均匀土压力:
Ph1 = Pv1 tan 2 (45°-ϕ / 2 )-2 c tan (45°-ϕ / 2 )
拱背部:
Pv2 = Q / 2RH
(4.3)
式中 Pv2——衬砌拱背竖向地层压力,KPa; Q——拱背均布荷载,KN/m; Q = 2(1 − π / 4)RH2 γ
(4.4)
γ——衬砌拱背覆土的加权平均容重, KN / m3 ; RH——衬砌圆环计算半径,m。 将已知数值带入计算可得:
γ = (6.6 ×1.585 + 9.3×1.34) / 2.925 = 7.8 KN/m 3
表 4.1 断面内力系数表
荷载
截面 位置
M(KN·m)
截面内力
N(KN)
自重 0~π
gR
2 H
(1

0.5
cosα

α
sin α
)
gRH (α sin α − 0.5cosα )
上部 荷载
0~π/2 π/2~π
Pv1RH2 (0.193 + 0.106 cosα − 0.5sin 2 α )
Pv1RH2 (0.693 + 0.106 cosα − sinα )
Pv1RH (sin 2 α − 0.106 cosα ) Pv1RH (sinα − 0.106 cosα )
底部 反力
0~π/2 π/2~π
PR RH2 (0.057 − 0.106 cosα )
PR RH2 (−0.443 + sin α − 0.106 cosα − 0.5sin 2 α )
Ph2 = 2 × 2.925 × 8.6 × 0.578 =29.091KPa。
(6)静水压力:水位高为 13.46m。 (7)衬砌拱底反力:
PR = Pv1 + Pv2 + πg − (π / 2)RH g w
(4.7)
式中 PR——衬砌拱底反力, KPa; Pv1——衬砌拱顶竖向地层压力,KPa; Pv2——衬砌拱背部荷载,KPa; g——衬砌自重,KPa; γw——水的容重,取为10KN/ m3 。
(1) θ =180°时(内排配筋):
弯矩 M=694.28KN.m 轴力 N=1151.95KN
管片钢筋选定为HRB400(20MnSiV)型热轧钢筋,选用混凝土等级为C55 混凝土。
h=350mm,h0= h – as=h-50=300mm e0=M/N=603mm ea=20mm(ea取 20 和h/30=350/30=11.7mm较大者) ei=e0+ea=603+20=623mm>0.3=0.3×300=90mm
n
∑ Pv1 = γ i hi i =1
式中 Pv1 ——衬砌拱顶竖向地层压力,KPa;
(4.1) (4.2)
γi ——衬砌顶部以上各个土层的容重,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土层容重取其浮重 度, KN / m3 ;
hi——衬砌顶部以上各个土层的厚度,m 。
Pv1 = 0.5 ×18 +(1.92 − 0.5)× 8 + 1.56 × 8.4 + 3.64 × 7.6 + 7.015 × 6.6 =107.427kPa
0.106PR RH cosα
PR RH (sin 2 α − sin α + 0.106 cosα )
水压 0~π
பைடு நூலகம்
− RH3 (0.5 − 0.25cosα − 0.5α sinα )
RH3 (1 − 0.25cosα − 0.5α sinα ) + HR
均布 测压
0~π
Ph1RH2 (0.25 − 0.25 cos2 α )
811.95
416.66
148.01
由于本工程所采用的管片设计宽度为 b=1.2m,而荷载计算是按管片宽度 b=1m 计算
所得,所以最终荷载应在 b=1m 计算基础上乘以 1.2 的系数。将内力组合汇总如下表 4.3:
表 4.3 管片内力组合一览表
截面位置 0°
内力组合
M(KN·m)
N(KN)
298.45
η——截面的偏心距增大系数;这里取 η=1.0。 对受压面配筋:
As'
=
Ne
− a1 f cbh02ξb (1 − 0.5ξb )
f
' y
× (h0
− as
)
式中 α1——矩形应力图强度与受压区混凝土最大应力fc的比值; fc——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N / mm2 ; b——管片宽度,mm;
ζb——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 fy‘——钢筋屈服强度设计值, N / mm2 ; h0——截面的有效高度,mm。 根据选定的Ⅲ级 HRB400 钢筋和 C55 混凝土,查表可得:
112.5° 135°
-259.67 -86.00
1110.16 1094.00
-311.61 -103.20
1332.20 1312.20
157.5°
203.45
1075.18
192.4852
180°
578.57
959.96
694.28
根据计算所得的内力图绘出衬砌的内力组合图如下:
1290.22 1151.95
表 4.2 管片内力计算一览表
截面位置
0° 22.5° 45° 67.5° 90°
基本使用阶段
M(KN·m)
N(KN)
128.20
629.70
89.51
661.04
-1.65
735.71
-88.32
809.64
-120.69
844.46
特殊荷载阶段
M(KN·m)
N(KN)
170.26
86.00
125.77
管片配筋取衬砌结构承受弯矩最大值作为设计依据,在内力组合中得出的结果,在
θ =180°时截面内侧受拉弯矩最大,θ =90°时截面外侧受拉弯矩最大。故按θ =180°时
的截面进行内排钢筋设计,按θ =90°时的截面进行外排钢筋设计。根据《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并参考文献《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应用》,按偏心受压构件进行截面配筋设计。
715.69
1.2m 管片内力组合
M(KN·m)
N(K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