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读马云、史玉柱的人生历程看中小企业过冬(2008/10/24 18:24)点图进入相册从解读马云、史玉柱的人生历程看中小企业过冬点图进入相册从解读马云、史玉柱的人生历程看中小企业过冬点图进入相册从解读马云、史玉柱的人生历程看中小企业过冬点图进入相册从解读马云、史玉柱的人生历程看中小企业过冬点图进入相册从解读马云、史玉柱的人生历程看中小企业过冬请投票支持“爱象花儿一样”!2007年11月,一个网络造梦迭出的月份,巨人网络与阿里巴巴分别在纽交所与香港联交所上市了,史玉柱的巨人成为了在美发行的中国市值最大的民营企业,马云的阿里巴巴打破了香港科技股冻结资金的最高纪录。
一个是“著名的失败者”,一个是“传统的草根创业者”。
他们相似的年龄与逆境中的激情,让两人成为值得并列比较的企业家。
恰逢全球股市阴雨连绵的季节,美国次级债危机阴云密布,投资人信心大受折损,两家公司上市后均遭遇了股市大跌,许多人被套牢。
但是两者的境遇则全然不同。
他们如何看待如今中小企业遇到的问题?1.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曾经在互联网冬天跪在地上。
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史玉柱,在最艰难的时候到北京连住的地方都没有。
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曾经经历过海南经济泡沫,令许多人记忆犹新……这些如今中国经济舞台上最著名的企业家,当年也曾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境。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云从阿里巴巴今年上半年的相关数据,分析了当前的经济形势。
他指出:今年一季度,广东的制造和外贸出现了一些问题,而二季度浙江也出现了类似问题。
“所以,我对阿里巴巴人提出要过冬,但并不是阿里巴巴要过冬,而是说中小型企业要过冬,假如中小企业要过冬,那么我们也要过冬。
”马云说。
他认为中小企业必须有忧患意识,要有准备地度过这个冬天。
马云认为,目前对任何中小企业来说都是现金为王,因此无论如何不要让手中资金断裂,要学会反思。
对此,他举了2001年到2002年期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例子。
在那段时间,马云也常常在反思,“有钱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想干,谁跟我谈我都有兴趣,但是到冬天冷的时候你必须要想自己该做什么,要做什么。
如果明天要死了,你要做的最后三件事情是什么事情?”同时,阿里巴巴利用那段时期进行团队建设、文化建设。
因此,他建议中小企业,“平时在忙的时候不注重团队建设,文化建设,而现在可能是最好的时候。
加强内部管理,发现新的商业模式。
”2.马云的江湖,史玉柱的兵法很久以前,史玉柱说话,别人说他是骗子;马云说话,人家以为他是疯子。
历数中国企业家,史玉柱和马云都属异类。
这一如他们的长相,马云的五官颠覆了传统比例,史玉柱即使天天穿着白上衣也不会有人说他长的标致。
要是在娱乐界,他们都要被贴上丑男的标签。
这恰恰验证了一个千古不迭的道理,让男人骄傲的并非容貌,有时,成就与容貌恰恰成反比。
史玉柱与马云在商业上有着两个共同的特征:第一,他们都特别注重商业模式,巨人与阿里巴巴的成功首先是商业模式的成功,这是一种超越式的创新,史玉柱与马云对商业的理解,已经超越了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和第二代企业家;第二,他们在团队建设的领导能力上都非常强,都有追随多年的核心团队,即便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史玉柱负债不能出面时,是手下在撑着,马云的18个创业伙伴,始终如一。
但是史玉柱与马云的商业模式,他们自己可以复制,别人却不好模仿。
征途以万人计的保健品式二三线城市营销团队让竞争对手忘尘莫及;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淘宝和支付宝、搜索、阿里软件的组合奠定了行业的防御体系。
史玉柱与马云,总有别人看来意想不到的招数。
马云的商业风格总是夹带着金庸的武侠气息,无论是战略、战术还是管理。
1999年从北京撤回杭州创办阿里巴巴是受了《天龙八部》中虚竹破解“玲珑棋局”的启发——置之死地而后生;那号称“光明顶”的会议室悬挂着金庸的题词;如今的五大业务被称为“达摩五指”;甚至连公司的价值体系,先后被称为“孤独九剑”和“六脉神剑”。
“孤独九剑”是指:群策群力、教学相长、质量、简易、激情、开放、创新、专注、服务与尊重,而“六脉神剑”则是: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
事实上,马云第一次成为热点新闻人物,借助的也就是武侠,那是在2000年9月首届西湖论剑,这位并无实力的杭州网络掌门找来了武侠大师金庸,打着大师的招牌,唤来了当时声望与实力远在其之上的王志东、张朝阳、丁磊与王峻涛。
一直以来,马云从不掩饰自己对武侠的偏好。
史玉柱的商业风格则极大的受着毛泽东的影响,《毛泽东文选》要算是他读的最多的书了。
1997年巨人大厦危机前3年,他开始对公司施行军事化管理。
下命令、下战书,不停地集体开会。
他在公司发动了汉卡、保健品与药品的“三大战役”,溃败后又将各分公司整编成“军”、“师”,经理们也被冠上了“方面军司令员”、“师长”等头衔。
他也相信,巨大的压力能让年轻人迅速地成长为“师长”、“军长”。
在他经历了著名的失败,“隐姓埋名”在江苏做脑白金的时候,有段时间,每天给手下布置好市场功课后,就一个人开车去了偏僻的小树林,捧着毛泽东的书读一整天,中餐就用面包填充。
对于之前的失败,史玉柱的反思是,从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找管理方法没有错,自己的失败,恰恰在于对毛泽东军事思想领悟的不深入。
脑白金每在节庆前的广告轰炸,征途带起免费大旗,又在竞争对手跟进时,敌退我进的向收费市场进攻,均能找出军事痕迹。
但是史玉柱与马云的商业思想又没有被兵法与江湖所束缚,事实上,在他们创业的后期,均追求着一种“招无定式”的境界。
《笑傲江湖》是马云最喜欢看的书,书中一位叫风清扬的武林奇人则是马云最希望成为的角色,他曾在张纪中拍摄《笑傲江湖》时,设法想去客串这位隐居在华山的绝世剑客。
在马云看来,“他(风清扬)的武功是出手无招,这是我一直向往的一种境界。
”在CCTV《赢在中国》的一次点评中,马云的另一种表述是:“我最喜欢的是出手无招的人,真正有招数的人不是高手,创新就是把棍法糅合在刀法里面,把刀法糅合在鞭法里面。
”史玉柱与马云都曾在CCTV《赢在中国》担任过评委,从点评的言语上就能看出差别。
马云思路很清晰,语言组织很到位,该幽默的时候幽默,该严谨的时候严谨,看起来史玉柱的表达要逊一筹。
但是仔细回味,马云所表达的思想,并未超出想象,只是语言表达多些技巧,但是,史玉柱常常能冒出想象不到的观点。
“史玉柱的思维模式和一般人还是不太一样,”李直感言,这同样体现在他们的商业思维上,马云是“巧”,史玉柱是“奇”。
“马云更专注,一直在做一件事。
史玉柱善于发现,什么赚钱做什么。
”李直认为。
史玉柱的商业18年,是一场一场的战役,这与马云很不一样。
做了翻译公司,做了黄页的马云,从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起,就立下了做102年企业的愿望,算起来正好跨越3个世纪。
从那之后,马云所做的所有的事,不管是秘密布兵淘宝还是与雅虎中国并购,包括联交所IPO,都只有一个主题:电子商务。
与雅虎中国并购时,马云的一项坚持是:“有一样东西不能讨价还价,就是企业文化、使命感与价值观。
”一种观点认为,马云是带给了商业的变化,而史玉柱曾摧毁了保健品行业。
另一种表述也能反映出马云与史玉柱的风格差异:阿里巴巴的口号是每天纳税100万元;而征途每一分每一秒不分日夜地制造着收入与利润。
从成长环境与历程看,史玉柱更应该成为马云,肩负着商业理想与使命;而马云成为生意场上的赚钱机器会更合理。
譬如创业18年来,史玉柱有近10年“一直在琢磨一个事,就是产品生命周期的问题”,而最终,他认为生命周期的一些定论是可以通过努力与思索来解决的。
如果我们不假设谁比谁更高尚。
史玉柱与马云的社会评价更多的是由其从事的行业产生。
生意人马云走入了一个一己之力无法实现的电子商务帝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无法让人看到前景,于是渐渐走入了以理念为号召的版图。
而失败后的史玉柱,背负亿元的债务,暴利行业对其更具有吸引力。
身处颇受争议的保健品与网络游戏行业,企业家本人受非议也就在所难免了。
营销的刀,创业的剑。
史玉柱的刀比马云的剑更快,但是,马云却能赢得更多的美誉。
对更多的创业者来说,史玉柱与马云的精神象征要比他们的商业模式与管理方法更具意义。
如果说,史玉柱与马云能在艰难时期招无定式地立足江湖,那么,传奇也会继续在后来者身上发生。
就像马云所说:“如果我马云能够创业成功,我相信中国80%的年轻人,创业也能成功。
”如果经历了巨人那样的失败,史玉柱都能站起来,那么,只要不放弃,有什么样的失败会是毁灭性的呢?马云的商业观与史玉柱有着明显的区别。
他立志要改变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
阿里巴巴的企业愿景是“让天底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马云善于说朴实的白话:“真想赚钱需把钱看轻”,“财富的本意是帮助他人赚钱”,“如果不让别人富起来,阿里巴巴会是一个虚幻的东西”,“研究对手就是往后看,只有研究明天、研究自己才是往前看”,“管理一家公司不需要股权而需要智慧”,等等。
这些体现马云商业价值观的大白话,都已经在阿里巴巴的公司运作中体现出来。
两相比较,马云的商业观和成就得到了世界商界的认可。
史、马均为2007年风云人物,但是马云入选美国《商业周刊》20名2007年最佳领袖和2008年24位对世界未来商业、财政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力的风云人物榜单。
而史玉柱则毫无斩获。
可以说,正是马云的一念之仁与史玉柱的商人本性,造成了两大公司股票走势曲线大致相同,但实际却冰火两重天的结局。
史玉柱与马云都有着强烈的自尊,但是视野差异不小。
史玉柱瞄准人的贪婪和权力欲,马云则坚持只做对人类有益的生意。
史玉柱和马云是中国当红的两位商业领袖。
我们通常把商业领袖这个标签,给予这样的个人:拥有一个感召力极强的愿景,而且勇敢追求愿景的方法能够与团队的心理产生共鸣。
史玉柱与马云作为领导者的共性,丝毫遮不住他们喷薄的异彩。
品味两位当红企业家的共性与个性,是把脉中国商业的现实与走向的重要路标。
马云善于说朴实的白话:“真想赚钱需把钱看轻”,“财富的本意是帮助他人赚钱”,“研究对手就是往后看,只有研究明天、研究自己才是往前看”,“管理一家公司不需要股权而需要智慧”……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后一任总干事萨瑟兰先生,在谈到他加入阿里巴巴顾问委员会时表示,阿里巴巴正帮助全世界的企业在互联网时代实现WTO的梦想。
阿里巴巴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小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的方式。
萨瑟兰先生的这一席话说到了点子上。
马云正在领导着他的团队、客户、股东、合伙人和众多利益相关者,从事一场人类旷古未有的盛事:改造着中国和世界的商业生态。
马云这个社会设计师在支付宝业务的创造性开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网上交易最大的困难是交易双方互不见面,不知底细,欺诈现象很普遍。
诚信是电子商务得以发展的根基。
没有诚信的环境和诚信的链条,电子商务就是纸上谈兵。
与老一代企业家不同,史玉柱和马云都不是瞅准了国家政策双轨便利或依附体制才发现了致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