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的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的教学探究

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的教学探究
作者:李维碧
来源:《新一代》2019年第15期
摘要:预测教学是指将学生无意识的阅读心理进行引导,使其转变为有意识的阅读策略,并能够在阅读过程中对内容进行不断预测,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初始期待。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对阅读策略指导的重要性反复强调:“在阅读一事的本身,教师若是没能够给予学生一点儿帮助,等同于没有指导。

”以此为根据不难发现,有些学生即使读书破万卷,其阅读理解能力也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

因此,教会学生掌握适当的阅读策略,并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使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够活络,是提高其阅读效率的关键问题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测策略;探究
一、小学语文阅读策略的教学意义
无论成人还是学生,阅读都是一个动态构建的再造过程,其并不只是简单的单向、被动接受知识信息的过程。

阅读的本质是将读者与文章之间互相作用,对意义进行构建的一个动态过程,是作者与读者思维摩擦与心灵交流的渠道。

阅读,以字义解释为阅读文字背后的意义。

纵观世界十几年来的教育制度改革活动,无一不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放置于首要位置。

由聂震宁先生所著的《阅读力》一书中明确强调:“一名好的阅读者是能够有意识地在阅读中使用联结、提问、图像化、确定重点、推测、分析、综合、监控理解等此类策略,从而与文本进行互动,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内涵。

”《阅读力》一书中所讲述的七种阅读策略已演变成七种阅读能力,而这七种阅读能力则需要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哪怕是低龄、低年级的学生。

二、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策略的教材编排
统编版教材的重新制订,使语文课堂迈出了从“教课文”至“教阅读”的脚步。

在实际中,大部分语文教材单元都会或多或少地渗透一些阅读策略意识,关于课文预测的渗透其实早已展开,在看见课文题目时,每个人都会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

所谓阅读预测,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借助相关提示信息,凭借自身日常生活经验与已掌握的知识对课文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假设,而后在阅读过程中找寻有利信息,检验自己的假设正确与否,以达到对课文最终理解的目的。

通俗来讲,阅读预测是一名优秀的阅读者对作者的意图进行揣测。

三、小学语文阅读预测的教学策略
小学生处于“通过阅读来学习”这一阶段,正是小学生学习阅读策略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正是其从遵循模仿至发现的一个过程。

一名优秀的读者能够善于找到作者所没有描绘出的内容,这就需要具备阅读预测能力。

(一)单元整合加强
在培养学生阅读策略时,阅读策略单元与其他普通教学单元的学习存在较大的差异;阅读策略单元对于学习内容有着不可扰乱的排序,其将三篇课文以一个整体的形成进行呈现,并依次展现“学习预测—联系预测—独立预测”的渐变过程。

其目的在于对学生的主动实践进行引导,促使学生进行边读边预测的尝试,并让学生对自身的阅读过程进行监测,使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来熟练地运营阅读预测这项技能。

在统编版教材语文园地这一“交流平台”中,对阅读预测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充分的总结,使学生明确了为什么要用预测进行阅读这一问题的答案。

阅读预测单元是一个为学生提供阅读预测能力联系的有机整体,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对预测阅读的基础方法进行学习,而教师在对课文进行研读时,需着重注意整体意识的树立与阅读策略意识、知识点加强三者之间的联系。

(二)预测方法的传授
(1)预测线索找寻
每名作者的写作功力往往凝聚于所写文章的题目,也是整篇文章中的中心点。

一个优质的拟题能够如磁铁一般吸引读者,进而激发读者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而插画,则是以另一种形式对故事进行描绘,作者与绘画者往往会在文章的题目与插画中留下文章的线索,使读者能够抓住题目与插画提供的线索以对文章进行预测。

学生可随着阅读内容的推进,再结合自身日常生活经验与所掌握的相关知识对课文进行广泛的预测,如对课文情节、结局、文中出现人物的命运、作者观点等进行自主、大胆的假设,而后对阅读进行验证。

(2)有理有据的预测
在語文阅读预测中,预测的依据主要分为文本线索、个人日常生活、社会经验、先前阅读经验四种。

为学生提供阅读预测的方法除去精读课文后的课后活动外,还有阅读课文课前提示、课后思考题等为学生提供阅读预测的方法。

教师在传授学生阅读预测策略时,务必明确地告诉学生要依据课文中的线索进行有理有据的预测,切忌盲目预测。

学生在课堂进行阅读时,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预测,通过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向学生传达预测的正确性没有那么重要,即便是预测错误也要强于不作为,所有的预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阅读预测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学生在对课文进行不断预测中,会逐渐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对课文和课堂的参与度,阅读所产生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通过对阅读预测策略的学习,能够激发大脑自主阅读的意识,进而对课文产生极大程度的阅读兴趣,激活自身对阅读的浓厚期待。

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快地融入课文中,大幅度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当然,阅读策略不止有一种方法,一名优秀的阅读者能够在文章的阅读中将上文所述的多种阅读策略充分应用,所以,正如我国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所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所以在阅读策略探索的路上,教师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集:第14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2]聂震宁.阅读力——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M].南宁:接力出版社,2017.
[3]陈先河.预测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及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J].小学语文,2018(09):46-5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