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雌激素精简版
△ 阴道细胞成熟度提高、分泌物增多,性生活困难得到改 善 △ 预防阴道炎 反复发生尿路感染好转的46.7%。
△ 有改善及预防冠心病的作用
现已开发出局部应用的植物雌 激素产品,一种含有透明质酸酶、 脂质体植物雌激素和维生素E的凝 胶,可在外生殖器局部应用.
植物雌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预防骨质疏松
对绝经后女性骨骼的影响较为显著。
植物雌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对肿瘤的作用
前列腺癌、子宫癌、结肠癌、卵巢癌、白血病等具有 预防和抑制作用。 作用方式:
抑制DNA拓扑酶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及凋亡 抑制肿瘤内血管生成异黄酮类 激活免疫系统
异黄酮预防乳腺癌,降低乳腺癌发病率
美国一项研究发现 豆类食品还可降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
植物雌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神经系统的作用
在泰国北部的少数民族 孟族妇女的胸部丰满、体态 美妙、肤白哲、健康长寿, 该地妇女的平均胸围比一般 地方的妇女大8公分,与她 们长期吃野生的葛根有关。
甚至在泰国的古寺庙的 古文献中都有此记录。90年 代末,泰国大学生物系教授 经过研究终于发现其中的关 键是野葛根中的异黄酮。可 惜中国的葛根不够理想
常见植物雌激素与雌二醇的化学结构
大豆苷元
染料木黄酮
香豆雌醇
白藜芦醇
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
17-β 雌二醇
植物雌激素均具有酚环可结合体内雌激素受体(ER)
植物雌激素分布吸收与代谢
概要
膳食
细菌糖苷酶
肠道 水解作用
无活性的糖甙
易于吸收的分子
如金雀异黄素
肠粘膜 吸收入血
异黄酮
血循环(小部分) 血清白蛋白 脂蛋白 肝(大部分) 葡萄糖醛酸结合转化为水溶性物质 其余以硫酸酯或硫酸葡萄糖酐形式排入尿液和粪便
植物雌激素目录
结构与分类
生物学作用
植物雌激素
食物来源
植物雌激素 安全性
植物雌激素的分类
. 异黄酮类:葛根、芦荟
染料木黄酮、大豆苷元、大豆苷等
芪类
白藜芦醇
植物雌激素
多酚类化合物
木酚素类
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 穗罗汉松树脂酚等
香豆素类:三叶草、黄豆芽
香豆雌醇、4-甲氧基香豆雌等
其他:植物固醇也具一定雌激素效应
增强胆碱能神经细胞功能
拮抗β-淀粉样蛋白毒性 调节学习记忆。
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认知
功能
临床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
可用于缓解女性的紧张状态。
减轻脑细胞氧化损伤
抑制脑细胞凋亡 保护脑缺血损伤
影响成年动物的性行为。
植物雌激素对更年期女性的作用
△ 潮红、多汗、心悸、失眠、紧张、关节酸痛症状好转 、 睡眠改善;心悸、头痛减轻。
植物性雌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奇妙的双向调节作用
它既具有雌激素活性又具有抗雌激素活性
(1)在雌激素不足时(如绝经后妇女)发挥类似雌激素 作用
所以被称为双向调节作用
异黄酮类:大豆中 含量为0.1%~0.5%
食物来源
香豆素类:黄豆芽、绿豆芽、苜蓿等, 干豆芽中含量可达7 mg/100g
植物雌激素的安全性
?? 植物雌激素的安全性
植物雌激素你吃对了吗?
日本厚生省2006年提出: 膳食中大豆异黄酮摄取上限为每日70~75毫克,
飲食外追加的摄取上限为每天30毫克,也就是每日 在100毫克左右。 有研究认为:
每100克大豆含有大豆异黃酮约128毫克。 日本学者认为:
每天食用20~30克大豆,就可獲得充足的大豆 异黄酮。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荐:
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 抑制血小板聚集 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舒张冠状动脉、
抗动脉粥样硬化
观察白藜芦醇培养的 鼠动脉平滑肌细胞发现, 对心血管系统可能发挥 有益的作用虽然金雀异 黄素和大豆黄素对高胆 固醇血症有明显的降脂 作用。
但有报道木脂素类和 香豆素类(拟雌内酯)在 预防冠心病方面并没有 预想的积极效果
芪类:葡萄、葡萄酒、花生等, 葡萄中含量可达1mg/100g。
木酚素类:油籽、亚麻籽、 谷物、蔬菜、茶叶中, 亚麻籽中含量可达370 mg/100g
大豆还不是含植物雌激素最多的
世界上含有植物雌激素最高量的 是葛根
尤其是泰国野葛根 其异黄酮类物质的活性是大豆异黄 酮的100—1000倍之高 其作用的力度 也远远超过一般黄豆来源的异黄酮
在澳大利亚一个农场羊 群吃了含有三叶草的牧草 后发生了不育症,生育率
突然下降了
在另一个放牛的牧场, 农场主也发现被放牧到 了长满红色三叶草的牧 场的一批牛的生育率也 下降了,发生了不育症
三叶草病
三叶草中含有丰富的异黄酮,干扰了 公牛与公羊的性激素平衡。
十几年前,西方国家医生就发现:
更年期症状
日本和中国的妇女的比西方妇女轻
作用机制:与骨组织中的雌激素受体结合,抑制破骨细胞
的骨吸收作用。
双相作用
应用二膦酸盐或植物雌激 素结合运动锻练以增加骨量和
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
植物雌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抗氧化作用
植物雌激素具有较多的酚羟基 ,因此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够 清楚机体内的自由基,防止其对细 胞的氧化损伤。
植物雌激素的生物学作用 ——心血管系统
每天食用大豆类食品30-50克。 单就豆漿而言,成年人一天摄入量不超过400毫升, 对人体健康就有益。
前列腺癌 东方国家男子的的发病率也比西方国家的低
乳腺癌
亚洲妇女明显低于西方国家妇女
可能与东方民族常吃豆制品有关。
进一步研究,科学家发现:
• 在三叶草以及豆制品中都含有丰富的异黄酮。 • 异黄酮与女性的雌激素有着部分结构上的类似部分。
雌激素
异黄酮
• 植物中的异黄酮具有类似人类雌激素样的作用。
异黄酮——植物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