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典型模式
首先,新型城市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第二,要走集约高效、绿色低碳之路 第三,逐步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第四,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 第五,逐步提高城乡一体化的水平
三、新型城镇化的典型模式
(一)广东模式
广东的模式是两条主线: 一个是珠三角模式,以乡镇 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 为发展依托; 二是山区模式,围绕着县城, 发展专业镇。
如何用现代经营 的理念经营新型 城市?
如何用现代管理 的手段管理新型 城市? 如何用现代发展的 思路指导新型城市?
谢谢您的关注!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
内容概览
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二、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与内涵
三、新型城镇化的典型模式 四、怎样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五、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的战略规划
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一)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10年来,中国城市的 常住人口快速增长, 城市化率明显提高。
三、新型城镇化的典型模式
(二)新苏南模式
新苏南模式的核心是以“三大合作”为代表的新型农民合作组织:
社区股份合作社
土地股份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怎样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要有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
城 乡 一 体 化
(二)统筹城乡资金
(三)统筹城乡劳动力 (四)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五)统筹产业发展 (六)城乡信息化发展 (七)破解城乡制度建设难题
•中国存在特殊的城乡二元结构 •目前土地“剪刀差”和出让金问题问题、户籍问题、地方举债 等问题表现突出。
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三)传统城镇化建设提出两大问题
第一,过度依靠廉价的土地红利 是不可持续的。 第二,过度依赖人口红利,也是 不可持续的。
二、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与内涵
(一)新型城市化的趋势
这就需要有两个“变动”: 第一,让农民工变“流动”为“留住”; 第二,社会保障要变“覆盖”为“统筹”。 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动互进, 实现产业和城镇化融合,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城镇,为农业 现代化创造条件,实行新型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发展。
第二个目标
五、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的战略规划
五、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的战略规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农民市 民化,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 镇化、农业现代化,全面提升城镇化 的质量和水平,加快从大国向强国转 型。
五、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的战略规划
(二)战略目标
第一个目标
到2020年,常住居民城市化率达到60%到65%(户籍居 民城市化率50%到55%)。
(三业化、 信息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四是要强化新型 城市化示范试点
五是要强化公共服务
新型城镇化
二是要构建小型 城市群 六是要打多种 经济组合拳 三是要强化企业带动
五、提升城镇化建设质量的战略规划
(四)新型城市管理者要思考的四大问题
如何用现代技术和 装备武装新型城市?
2012年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超过52%
52%
逐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 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 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协调 发展的城镇体系。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 城市社会事业、公共水平 持续提高。户籍改革也获 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2012年
一、中国城镇化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二)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总体上看,未来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在 于城市群的规模、效率、质量提高;村、 乡、镇的数量减少;以地级市为中心,构 建地市级城市群。
(二)发展新型城市化的意义
新型城市化的进程将有力拉动内需,能 够缓解资源压力、缩小城乡区域差距, 为国民经济提供强大持久的动力。
二、新型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与内涵
(三)新型城市化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