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查房

高血压脑出血护理查房


控制脑水肿
常用的药物有:20%甘露醇、 速尿、甘油果糖、地塞米松、 白蛋白 注意:甘露醇的致肾衰作用和 激素的应激性溃疡作用
治疗 要点
降低颅内压
常用的脱水利尿药物:甘露醇 、甘油果糖、速尿。 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脑室引流 术等
治疗原则:防止再出血,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机 体功能,防止并发症。
高血压脑出血
——护理查房
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 神经外科:袁菲
2014/01/22
概述.诱因 病理生理 临床表现 诊断.治疗
手术方法
护理诊断 措施.评价
总纲
康复治疗
概述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因长期的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 使脑内小动脉因发生病理性的改变而破裂出血。 ☻在各种非损伤性脑出血的病因中,高血压占60 %左右,它是高血压病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多见于50—60岁的病人,男性发病率稍高于 女性。 ☻临床上以突然的头痛、眩晕、呕吐、肢体偏瘫、 失语甚至意识障碍为其主要表现
诊断要点
☻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 ☻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 ☻迅速出现局灶定位症状和全脑症状
☻头颅CT或MRI呈现高密度影像
防止再出血
应用止血和凝血药物 对高血压脑出血无效,凝 血障碍性疾病所致必须应 用
控制血压
血压随颅内压下降亦降低, 血压高于220/120mmHg时进行 降压处理常用的:硝普钠、硝 酸甘油、尼膜同。急性期血压 骤降提示病情危重
护理
体温过高 清理 呼吸道低效 有颅内压增高 的危险 躯体活动障碍 血糖不稳定
护理诊断
营养低于 机体需要量 有再出血 的可能 有感染 的危险 有深静脉血栓 形成的危险 有压疮 的危险
meiliman@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
P:
体温过高—与留置引流管、尿管、气管切开有关
严密监测体温变化和生命体征变化, 如有异常并及时通知医生; 遵医嘱予物理降温,必要时予药物降温; 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各导管的护理; 出汗多者及时更换衣服和被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做好口腔护理、气切护理等各项基础护理; 嘱家属多喂水,以满足机体消耗,必要时遵医嘱合理 补液; 调节病室内合适的温湿度,定期消毒,减少陪客探视。
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的目的主要在于清除血肿、降低颅内压 ,使受压的神经元有恢复的可能,防止和减轻出 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打破危及生命的恶 性循环。
☻手术时机:早期或超早期(6小时内)手术,对
于解除高颅压,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 提高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脑出血后意识状况的分级
分级
脑出血”。
我科病人资料
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门诊以“脑出血”于 1月12日收住我科。平车推入病房,患者意识昏迷,测血 压165/110mg,P88次/分,R20次/分,双瞳孔等大等圆,
光反射迟钝,遵医嘱给予脱水、止血、对症治疗。。
我科病人资料
于2:30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通知医生,复查CT 显示:血肿量增加,急行术前准备,在全麻下行“脑内 血肿清除术”,于6:22术毕回病房,术后医嘱:神外特
I:
O:
患者的血糖在胰岛素的控制下保持在比较平稳的范围
meiliman@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
P:
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意识障碍不能进食高代谢有关
向患者家属介绍营养支持对疾病的支持和恢复的重 要性,以及合理的饮食,达到给予病人合理的营养; 给予营养富含维生素、纤维素、优质蛋白、低脂、 低胆固醇流质饮食,控制总热量,限糖限盐; 正确进行鼻饲流质饮食,注意适当的无菌操作; 定期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随时对鼻饲饮食作出 调整,必要时给予能全力等全营养素,或肠外营养; 监测体重、尿量、白蛋白及血红蛋白等值。
小之后散大、高热、深大呼吸、四肢弛缓性
瘫痪而迅速死亡。
脑叶出血
临床表现
☻脑叶出血 顶叶出血最常见。 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及血性脑脊液(出 血破入珠网膜下腔)。
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偏盲等局灶症
状和体征(出血脑叶的局灶定位症状)。
辅助检查
☻ 头颅CT或MRI(首选检查项目) 病后立即出现高密度影像。 ☻ 脑脊液(非常规检查) 外观呈血性(血液破入脑室)压力增高。 ☻ 脑血管造影(动脉瘤、血管畸形征象) ☻ 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
患者入我科后未出现颅内再出血
meiliman@
I:
O: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
P:
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尿管、气管切开、长期卧床等有关
严格无菌操作,做好各导管的护理,如picc等; 监测体温,每四小时一次,体温升高给予物理降温; 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并密切观察药物疗效; 定时翻身、拍背,振动排痰,促进痰液排出; 加强基础护理,如气切护理、口腔护理会阴擦洗等; 定时遵医嘱进行血培养细菌培养; 室内通风、保暖,严防感冒;
双侧壳核出血
临床表现
☻基底节区(内囊)出血
壳核出血量 < 30ml或丘脑数毫升出血
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偏盲
轻型
双眼球不能向病灶对侧同向凝视
失语
系豆纹动脉尤其是外侧支破裂所致
临床表现
☻基底节区(内囊)出血
壳核出血达30-160ml或丘脑较大量出血 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重型
高热、昏迷、瞳孔改变
保持病室安静,减少陪客。
O:
患者入我科后未出现颅内压增高
meiliman@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
P:
躯体活动障碍—与原发病致肢体偏瘫有关 按时翻身拍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床边置床栏, 防止坠床; 尽量避免在患侧肢体进行穿刺,测血压等; 定时按摩患侧肢体,及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协助肢 体被动活动促进患肢血运; 保暖,避免受凉,随时观察患肢的皮肤温度; 做好生活护理。
I:
O:
患者呼吸道通畅,血氧正常,
meiliman@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
P:
有颅内压增高危险—与原发病高血压脑出血有关
I: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24h监护, 发现意识加深等颅内压升高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按时遵医嘱使用脱水利尿及降颅压药,并注意观察 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控制液体入量和输液速度,准确记录出入量; 嘱绝对卧床休息,搬动病人时动作要轻,床头抬高30o
I:
O:
患者目前营养状况较好
meiliman@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
P:
有再出血的可能—与原发病和血压有关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若出现 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过多,瞳孔散大或不等大,脉搏 和呼吸的变化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密切观察引流管内有无新鲜血液引出,应考虑有再出 血,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做好开颅止血准备; 遵医嘱正确使用脱水利尿药物,并观察药物的疗效; 遵医嘱及时行CT检查; 保持病室内安静,无噪音,减少陪客探视,减少不良 刺激。
手术方式
1. 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2.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3. 神经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 4. 立体定向引导下血肿清除或引流术 5. 锥颅引流术锥颅引流术(碎吸术)
我科病人资料
患者,苏香娃,女,54岁,主因于4小时前准备
睡觉时突发头痛,呈持续性胀痛,以头顶为甚,进行性加 重,恶心、呕吐数次,呈喷射性,均为胃内容物,伴左侧 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利,吐字含糊,继而意识不清,家 人即呼叫120接入伊旗医院,行头颅CT检查示“右基底节
发病机制
高血压→脑内A硬化→微血管瘤―→破裂
出血
BP ↑
高血压→血管痉挛― ― ― →坏死、破裂
缺血缺氧
病理变化
☻病理变化 70%脑出血发生于基底节区 的壳核及内囊区。 出血→血肿→颅内容积↑ 压迫 ↓ ↓ ↓ 脑疝―→脑干→死亡。 脑组织水肿―→颅内压↑
出血部位
☻出血的部位以壳核区最常见,表现最为典型,约 占高血压脑出血的50%以上,其出血是由于豆纹 动脉尤其是外侧枝破裂造成;分为外囊出血和内 囊出血两类; ☻高血压脑出血的其他好发部位为:丘脑出血,脑 叶出血,脑干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等等。
I:
O:
患者入我科后未发生继发感染
meiliman@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
P:
I:
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与原发病和长期卧床有关
注意患者肢体情况,如出现不明原因的肿胀疼痛,应 引起重视,并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协助患者家属积极肢体功能锻炼,每天按摩肢体,促 进血运并抬高下肢10-15度 建议穿弹力袜,并教会家属弹力袜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定期观察患者肢体皮肤颜色温度,弹性等情况,以及 末梢血运情况,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
I:
O:
2010/09/26
患者物理降温后复测体温37.8oc,未再出现体温升高。
meiliman@
护理诊断、措施、评价
P:
清理呼吸道低效—与意识障碍不能自主咳痰有关
密切观察呼吸及血氧情况,并定时听诊肺部痰鸣音;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时湿化呼吸道,避免痰液粘稠、结痂,必要时给予 雾化吸入; 按时翻身拍背,抬高床头30o,病情允许可以适当振动 排痰,保持适宜的病室温湿度; 给予氧气3L/min吸入.做好气切护理; 意识好转后加强沟通,鼓励深呼吸,自主排痰。
临床表现
☻小脑出血 轻者眩晕、频繁呕吐、枕部剧烈疼痛和平 衡障碍但无肢体瘫痪(常见临床特点)。 重者发病时或发病后12-24小时内出现颅 内压迅速增高、昏迷、枕骨大孔疝形成而 死亡(血肿压迫脑干之故)。
临床表现
☻脑室出血 轻者头痛、呕吐、脑膜刺激 征,多无意识障碍及局灶症状。 重者立即昏迷、频繁呕吐、瞳孔呈针尖样缩
诱因
☻不按规律服用抗高血压药物 ,是导致高血压患者 脑出血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疲劳如工作时间过长、睡眠不足、不规律 ,情绪 激动如与人争执、生气、酗酒后过度兴奋等 ,都可 使其血压升高 ,尤其是患者情绪过于激动时 ,可使 血压在短时间内骤然上升 ,同样可诱发脑出血 ☻慢性呼吸道感染及便秘患者 ,由于咳嗽、用力 ,可 致使脑压一过性增高 ,也可能诱发脑出血 ☻换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