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

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

现代实用医学2017年10月第29卷第10期• 1347 •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田芳,张瑞,江岚【摘要】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依据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将60例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和治疗组(32例)。

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右佐匹克隆片,疗程均为30 d。

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睡眠状况问卷自评量表(SRS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联合用药组显效率高于单用艾司挫仑组(P< 0.05);治疗后,两组SRS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均尸< 0.05),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佐匹克隆片联合艾司唑仑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相较于艾司唑仑疗效更为显著,不良反应未增加,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慢性;药物疗法;右佐匹克隆;艾司哩仑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7.10.047【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17)10-1347-02失眠指的是患者睡眠时间和/或质 量无法得到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 主观体验,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明显 上升吒慢性失眠以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困难为主要表现,长期患病容易造成 注意力不集中,易疲劳,工作表现差,还 会增加意外事故的风险M。

同时,长期 失眠的患者多伴有轻度焦虑、抑郁及恐 惧等情绪障碍,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 及生活质量,如何治疗慢性失眠越来越 被医疗卫生及社会各界所关注。

笔者给 予32例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佐匹克隆片联合艾司唑仑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 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 2013年1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门诊收治 的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其中男34 例,女26例;年龄18〜70岁。

均符合 美国精神科学会制定的第四版《精神障 碍诊断和统计手册》中原发性失眠相关 诊断标准[4]。

排除由发作性睡眠障碍、生 物节律睡眠障碍、呼吸相关睡眠障碍;排 除躯体疾病、乙醇、药物心理作用或外界 环境干扰所致的睡眠障碍;排除由抑郁 症、焦虑症等精神疾病所致的睡眠障碍;作者单位:315040宁波,宁波市第六医 院(田芳、江風);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张瑞)通信作者:江鼠,Email:tianfeng^S®hotm 排除合并心、脑、肺、肾等系统原发病者。

简单随机化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治疗组32例,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24〜68岁,平均(46.4±11.4)岁;病程(24.7±13.2)个月。

对照组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25〜70岁,平均(45.8±12.1)岁;病程(25.6±14.5)个月。

两组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停用影响睡眠药物药,如精神药物、催眠药、抗组胺药及治疗失眠的中成药等,并给予14 d洗脱期,未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给予3d洗脱期。

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北京益民药物有限公司)2 mg,1次/d,睡前服用。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右佐匹克隆片(天津天士力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3 mg,1次/d,睡前服用。

疗程均为30 d。

1.3疗效评价采用睡眠状况问卷自评量表(SRSS)评价治疗效果,共10个项目,包括入睡困难、睡眠不足、觉醒不足、睡眠质量、觉醒时间、睡眠不稳、噩梦惊醒、早醒、服药状况及失眠后反应等,每个项目设5个等级,评分为1〜5分,分数越高,睡眠障碍越严重。

以治疗前后的SR SS减分率[(治疗后值一治疗前值)/治疗前值]评定疗效,<25%为无效,25%〜49%为进步,50%〜74%为显著进步,彡75%为痊愈,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总数。

药物不良反应的评价采用不良作用反应(TESS)量表。

1.4统计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f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为87.50%,对照组为64.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〇.〇5)。

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SRS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SR 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329, P> 0.05)。

治疗后,两组S R S S评分均较治疗前低0=6.024、7.195,均P< 0.05)。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1.242,P> 0.05)。

见表2。

2.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7例,其中头痛1例,口干2例,头晕1例,恶心1例,乏力1例,肌肉松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7%;对照组不良反应6例,其中口干1例,头晕2例,宿醉现象1例,恶心1例,乏力1例,不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治疗组3212 16 3 1对照组288 107 3表2两组治疗前后SRSS评分比较分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225.63±6.5814.21±5.36对照组2826.34±7.2316.12±5.89• 1348 •Modem Practical Medicine, October 2017, Vol.29, No. 10良反应发生率为21.43%。

两组不良反 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〇.〇〇2, P>0.05)…3讨论失眠的严格定义为入睡时间在30min 之上;夜间觉醒2次以上或凌晨早醒;总 睡眠时间少于6 h;多噩梦;次日感刹头 晕,精神萎靡,嗜睡,乏力[5]。

社会节奏的 加快,人们生活及工作压力的增大,使得 失眠成为一种普遍的健康问题。

流行病 学调查显示M,我国的失眠症患者率在 20%左右,其中老年人占30%。

失眠不 仅会影响刹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也会 造成患者情绪不稳、认知能力下降,甚至 引发抑郁症、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给 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影响。

慢性原发性失眠的治疗主要分为药 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

非药物治疗 主要是通过心理、认知、行为等干预达到 治疗目的,是害怕药物不良反应而拒绝 选择药物治疗患者的首选。

但非药物治 疗涉及领域多、范围广,专业技术要求高 等因素限制了其在慢性失眠中的应用。

失眠的药物治疗经历了巴比妥类、苯二 氮卓类和非二氮卓类三个阶段™。

艾司 唑仑属于苯二氮卓类催眠剂,较为常用,其作用机制为通过7-G A B A A受体上的a l-3或a5亚单位结合,促进Y-氨基丁酸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

但艾司唑仑应用中常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产生耐药性以及生理依赖性,而突然停药可能引起戎断症状和反跳性失眠,影响了其在慢性失眠症治疗中的应用。

右佐匹克隆为非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物,是佐匹克隆的立体异构体,属环吡咯酮类化合物,其2004年被美国FDA批准应用于18岁以上失眠症患者的治疗,是其批准的第一个无短期使用限制的镇静催眠药。

仁菁等[8]比较佐匹克隆和艾司唑仑对老年失眠患者的治疗作用,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佐匹克隆的不良反应少。

廖峻等9]研究表明,应用右佐匹克隆治疗后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明显低于艾司唑仑组,说明了其对慢性原发性失眠的改善优于艾司唑仑,但其未对具体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评价。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P< 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0.05),提示了相较于艾司唑仑,联合用药提高了疗效,且没有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王尚君,王济良,龙继发,等.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失眠症78例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内科杂志,2010,27(8):562-563.[2]吴佩炯,王伟松,韩水华,等.佐匹克隆与艾司唾仑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比较[J].浙江医学,2014 ⑷:336-337.[3]谭昌锐,邹立华,李惠,等.右旋佐匹克隆联合音乐疗法治疗失眠症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3,11(1): 301-302.[4]曹瑞想,张宁.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的变化要点[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⑷:后插1-后插2.[5]骆泽宇.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广西医学,2009,31(6):854-855.[6]谢忠礼,李杰.河南省普通人群睡眠障碍流行病学调査[J].中医学报,2010,25(1):131-132.[7]王敬兰.佐匹克隆与艾司睡仑治疗老年失眠症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8):1468-1469,[8]任菁,高永红,张英,等.佐匹克隆与艾司唑仑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7):56-58.[9]廖峻,张志民,吴婉玉,等.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5):671-672.收稿日期:2017-02-14(本文编辑:孙海儿)莫西沙星序贯治疗对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 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叶向阳,阮肇阳【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星序贯治疗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老年患者临床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90 例CAP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

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静臟注联合口服序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 纯莫西沙星静脉滴注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T^a M'CD?及00470380、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

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7GD8"均较对照紐著升高(均P<0.05),CD8笼对照组显著降低(P<0_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 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CAP老年患者临床效果更佳,可明显缩短 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肺炎,社区获得性;老年人;莫西沙星doi:10.3969/j.issn.1671-0800.2017.10.48【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0800(2017)10-1348-03作者单位:310005杭州,杭州市拱墅区大关上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叶向阳);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阮肇阳)通信作者:叶向阳,Email: yewukun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