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果加重犯未遂形态之辨析

结果加重犯未遂形态之辨析

结果加重犯未遂形态之辨析
结果加重犯,也称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但由于发生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为的加重结果,因而刑法规定加重刑罚的犯罪形态。

其特征有1、实施了基本犯罪行为。

基本犯罪行为是结果加重犯存在的前提,没有基本
犯罪行为就不会有结果加重犯。

2、产生了基本犯罪构成以外的重结果。

构成结果加重犯,以发生重结果为不可缺少的条件,并且重结果必须由基本犯罪行为所引起,即重结果与基本犯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否则不构成结果加重犯。

3、刑法就严重结果规定加重法定刑。

加重法定刑是相对于基本犯罪的法定刑而言的,即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高于基本犯罪的法定刑。

我国现行刑法总则中没有规定结果加重犯,而只是在刑法分则中出现对一些具体犯罪发
生重结果加重法定刑的规定,如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强奸致人重伤、死亡;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等等,均属于结果加重犯。

我国《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是犯罪未遂。


其特征包括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即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开始实施其意图实现的刑法
分则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行为。

2、犯罪末得逞即行为人着手实行行为后犯罪行为没有齐备其意图实现的具体犯罪构成的全要件。

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一、目前学术界关于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的学说存在着争议
在刑法理论上,对像伤害致死那样单一构成行为的结果加重犯类型不存在未遂没有任何争议,争议较大的主要是像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罪,强奸致人重伤、死亡罪等的复合构成行为的结果加重犯类型是否存在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因为在单一构成行为的结果加重犯类型中,其加重结果只能由行为人过失引起,不可能故意地引起,所以在单一构成行为的结果加重犯中,过失地引起加重结果,成立结果加重犯,没有出现加重结果,仅出现基本罪的结果,成立基本罪的结果犯,不成立结果加重犯,更不成立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在对复合行为的结果加重犯中,是否存在结果加重犯的未遂,有肯定说与否定说之分,而这两种学说又体现在基本犯罪未遂与加重结果未出现两方面中。

1、基本犯罪未遂时的情况
(1)肯定说。

肯定说认为,行为发生了重结果,但基本犯罪未遂时,构成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这种观点首先由德国学者李斯特提出,“基本犯如系未遂时,则包含着基本犯之结果
加重犯,当然亦系未遂”,此观点在德国已成通说。

在日本,平野龙一、小野清一郎、泷川
幸辰等也持这种观点。

我国有学者将加重结果视为“客观的处罚条件”,这是因为,“因基本
犯罪而出现加重结果,就增大了社会危害性,刑法便加重其刑事责任,但并未另立新罪。

因此,结果加重犯并未发生犯罪构成的变化,仍然依附于基本犯罪,而非独立犯罪。

这样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既遂未遂,必然也得依附于基本犯罪。

”‚
(2)否定说。

否定说认为,基本犯罪虽为未遂,但加重结果已经发生,应为既遂;基本犯罪的未遂对结果加重犯的既遂没有影响。

如日本学者福田平认为:“既然重结果已经发生,即使基本犯未遂,也符合结果加重犯的构成要件,成立结果加重犯的既遂。

”在我国,有学
者认为:“基本犯罪的未遂,不是结果加重犯未遂的标志,对结果加重犯的既遂没有影响”,…还有学者认为:“结果加重犯只有构成与否之分,无未遂既遂之分。

”…否定说是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

2、加重结果未发生时的情况
未发生加重结果能否构成结果加重犯的未遂是结果加重犯未遂问题中另一个争议很大的
问题。

如果行为人对加重结果的发生为过失,未发生加重结果不能构成结果加重犯未遂,此为大家所公认。

但是行为人对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的发生均为故意,未发生加重结果,是否能构成结果加重犯未遂,则众说纷纭,但也主要存在肯定说与否定说两种观点:(1)肯定说。

该说认为,当行为人对重结果持故意心态时,虽然未发生加重结果,应构成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日本学者牧野英一认为,在法律上对重结果的规定“既包括有犯意(指故意)又包括无故意的场合,其有犯意者得认定有加重犯未遂之成立。

”†藤重光也说:“结果加重犯……在特殊情况下,对加重结果包含了构成要件的故意时,当然可以承认未遂犯。

”我国有学者认为:“当行为人对加重结果持故意也仅成立结果加重犯时,如果加重结果没有发生,则应以结果加重犯未遂论处,否则会造成处罚的不公平,有损刑法的正义性。


(2)否定说。

该说认为,不论基本犯罪是否既遂,只要未发生加重结果,既不能成立结果加重犯,更谈不上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日本学者大冢仁认为,所谓故意的结果加重犯,在性质上是故意的结果犯的一种,当然应承认其有未遂。

然而,结果加重犯还当仅限于过失的结果加重犯,或者说结果加重犯的概念并不包含故意的结果加重犯。

因此,故意的结果加重犯存在未遂的观点不成立。

我国也有学者认为,没有加重结果就缺少构成结果加重犯的一个条件,也就不能成立结果加重犯。

二、对结果加重犯是否有未遂学说的理论分析与评价
1、基本犯未遂时是否存在结果加重犯未遂
肯定说认为,虽然出现了加重结果,如果基本犯未遂时,应构成结果加重犯未遂。

其理论根据是,加重结果是客观的处罚条件,加重结果依附于结果加重犯的基本犯罪,系结果加重犯的刑罚被加重的根据,因此结果加重犯的犯罪构成要件取决于基本犯罪的客观要件,基本罪未遂,结果加重犯未遂;基本犯既遂,结果加重犯既遂。

个人认为,将加重结果理解为客观的处罚条件,实际上是结果责任在刑法中的表现,与近代刑事责任理论相冲突,导致这一认识的主要原因是未正确把握住结果加重犯的本质特征。

个人赞成否定说,认为基本犯未遂对结果加重犯没有影响,只要加重结果出现,结果加重犯就既遂,主要理由有:
第一,结果加重犯的立法的着重点在于其加重构成,重结果既然是结果加重犯的犯罪构成条件,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已经发生就应当认为是结果加重犯的既遂。

另外,根据结果加重犯的犯罪构成理论,结果加重犯客观方面的要件是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以及基本犯罪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的关系。

基本犯罪的结果根本就不是结果加重犯的构成要件要素,只要实施基本犯罪行为,引发了基本犯罪以外的重结果,即认为结果加重犯客观方面的三个构成要素皆齐备,即使基本犯的结果未发生,结果加重犯仍然成立并既遂。

第二,若主张基本犯罪未遂而加重结果发生的情况成立结果加重犯未遂,则在适用刑罚时未遂减轻的基础应当是基本犯之刑,而实际上肯定说主张此时的未遂,其刑罚减轻的基础是结果加重犯之刑,这就导致了认定未遂的根据与处罚的根据不相符合。

第三,结果加重犯是立法规定的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之所以作出如此规定,是因为结果加重犯中的基本犯罪行为具有引发加重结果发生的危险性。

即使基本犯罪的结果未发生,但基本犯罪行为所具有的引起重结果发生的危险性已经现实化,也就符合刑事立法对结果加重犯的本质规定。

从彻底贯彻危险性说的结果加重犯本质的立场出发,这种情况的结果加重犯不应存在未遂。

但是,承认基本犯罪未遂而加重结果发生时构成结果加重犯既遂,并不意味着对此时的结果加重犯与基本犯既遂而加重结果又发生时的结果加重犯的处罚相同,因为这两种结果加重犯的社会危害性毕竟是不同的,所以在量刑上应有所区别,应把基本犯罪是否既遂作为处罚结果加重犯的一个酌定量刑情节。

2、加重结果未出现时是否存在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否定说认为,不论基本犯罪是否既遂,只要未发生加重结果,就不成立结果加重犯,自然也
就不构成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其理由是从结果加重犯的犯罪构成上看,任何一个结果加重犯都包含基本犯罪、加重结果、加重法定刑三个要素,要成立结果加重犯,这三个要素皆缺一不可。

如果根本就没有加重结果的发生,那么势必缺少结果加重犯的一个构成要素,也就不能成立结果加重犯,更谈不上既遂与未遂问题。

个人认为,该观点对于对加重结果持过失态度的结果加重犯而言,是不容置疑的,但对加重结果持故意态度的结果加重犯就未必恰当。

对于故意犯而言,并非一定要出现了危害结果才加以处罚,如果使刑法所保护的法益处于危险状态,同样也要给予处罚。

犯罪构成分为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如果具备修正的犯罪构成条件,犯罪仍然成立,存在的只是既遂与未遂问题。

在对加重结果持故意态度的结果加重犯中,尽管没有发生加重结果,但其发生的危险性还是存在的,如采取故意杀人的手段实施抢劫行为,虽然被害人未死亡,但其生命权受到了威胁,从行为无价值角度去评价,应对行为人加以处罚。

因此,在对加重结果持故意的结果加重犯中,加重结果有出现的危险也应包含在结果加重犯的构成要件中。

综上所述,对于结果加重犯是否存在未遂,应从结果加重犯的构成要素入手去加以分析,当出现加重结果时,即使基本犯罪未遂,也构成结果加重犯既遂;当加重结果未出现时,要考虑行为人对加重结果所持的主观态度,若是故意,则成立结果加重犯的未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