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希腊神话的研究史略——理论与方法世纪希腊神话研究史略??理论与方法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生:王倩指导教师:叶舒宪教授通常认为,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是欧洲文明的两大源头,而希腊文化的源泉则是希腊神话。
在希腊人看来,神话对人类的知性存在做了一种诗性表述,因而成为他们真正的精神遗产。
对史学家而言,神话是希腊最早的“信史”,包含了历史的真实性内核;在哲学家看来,希腊神话是希腊哲学的开端,它表达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对自身存在及宇宙的认知;诗人们则将神话视为诗歌的诗性所在,它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远古口头叙事诗。
历史的真实,哲学的思辨,诗歌的想象,神话具备了所有这些特征,它因而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与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成为学者们研究欧洲文化与文明不可忽视的一个类别。
神话学在西方已有近两百年的发展历史,世纪的希腊神话研究出现了各种理论与方法。
作为中国第一部对西方学界希腊神话研究进行阐释的理论性论文,本论文写作有双重意图:其一,回顾西方神话学在过去一百年间所走过的学术道路,系统阐释神话学理论的发展、演变与趋向,探讨神话研究的一些核心问题;其二,为国内神话学界提供一种理论参照,改变国内神话理论与研究.滞后的状态,推动中国神话学长足发展。
贯穿全文的一个核心话题乃是:究竟什么是希腊神话该问题涉及的层面分别有:第一,希腊神话的起源,其中包括希腊神话的文化起源与文明起源, 希腊神话与其他民族神话之间的关系;第二,希腊神话的意义、结构与功能, 该层面的因素涵盖了希腊神话在希腊社会中的地位,希腊神话与希腊文化、宗教、政治之间的关系,希腊神话中的性别、身份等等;第三,希腊神话的传承。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此处的传承包括希腊神话的口头传承,希腊神话的书写,希腊神话与民间故事、史诗之间的关系,希腊神话的主题演变与叙述形式变迁,希腊神话的版本与异文等等。
‖在探讨过程中,笔者具体论述了这样一些问题:.卒申话与仪式。
具体涉及到的内容包括神话与仪式在宗教上的关联,以及在暴力层面的共谋:.神话与心理。
该问题的探讨包括神话与梦幻之间的关系,神话的心理治疗功效及神话的审功能;.神话与历史。
这个层面的阐释涵盖了如下一些话题:希腊神话与部落之间的关系,希腊神话的文明起源,神话与文化事件,神话与历史在话语表述层面的互动与共生。
.神话的结构与功能。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层面:神话结构与文化代码之间的关系,神话与文化系统互动的特征,神话与意识形态之间的暗合,等等。
.神话与图像。
这方面的探讨主要包括希腊瓶画上神话场景的探讨,神话与史前考古实物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希腊神话与古欧洲“大女神之间关联。
世纪的希腊神话研究出现了各种理论与方法,本文按照神话理论本身的发展与演变规律,梳理出种神话理论与方法,对其具体解读模式一一进行阐释≯围绕神话探讨的几个核心问题展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转向与“图像转向这种观点。
笔者认为,尽管过去一个世纪的神话研究异常繁荣, 但基本上是一种科学式的探讨,对神话的阐释乃是从既定学科出发的一种功利性行为,神话研究并非是探讨神话,而是将神话作为论证本学科合法性存在的工具。
这种学科分割式的研究不能够全面还原神话的本原意义,因此,必须破除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的神话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的神话探讨才能够破神话背后的意义。
在篇章结构上,本文共总分为导论、神话理论阐释与结语三部分,分别对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导论部分主要介绍希腊神话理论梳理的相关研究状况,具体涉及到国外与国内两个方面。
本论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具体包括第一章到第十章内容,笔者阐释的重点是第一章、第五章与第十章,也就是就是神话一仪式理论、结构主义神话学与女性主义神话学这三个方面。
第一章介绍神话一仪式理论,其中包括该理论的发展、演变和趋向,核心内容是阐释神话与仪式之间的关系:神话与仪式的起源、网川大学博十学位论文功能,神话与宗教、暴力之间的关系:第二章论述心理学派对希腊神话的解读,具体涉及到神话与梦幻、神话与性欲之间的关系,同时包括神话的心理救治功效与审美作用。
第三章为神话一历史主义理论,重点介绍该学派对神话与历史的探讨,尤其是希腊神话迈锡尼起源的探索,其间阐释了神话一历史主义对神话解读的一般模式。
第四章是比较神话学,核心内容是希腊神话与“东方”文明之间的关系,此话题还涉及到比较神话学从语言学到叙述主题阐释范式的转换。
第五章是笔者重点阐释对象之一,主要介绍结构主义神话学的研究范式,包括神话结构与文化系统之间的关系,神话代码与社会意识形态的关联,核心话题是神话的文化协调功能。
此外,笔者在该章章还剖析了结构主义阐释神话的一些不足之处,对神话结构的客观性问题进行了质疑。
第六章是后殖民主义,探讨问题是希腊神话的“东方文明起源,重点介绍《黑色雅典娜》一书对希腊神话的埃及与腓尼基文明源头的探讨,同时分析其作者马丁?伯纳尔对神话与历史的见解。
第七章是后结构主义,探讨神话与历史二者话语的共生,重点阐释法国学者克劳德?卡莱默从语义一叙述三层面对希腊殖民地锡兰尼神话的分析模式。
第八章介绍神话图像理论,这部分考察的核心是图像学理论对希腊瓶画与艺术品中神话场景的阐释模式,探讨图像理论对神话的阐释效力。
第九章是神话考古学,介绍神话学与考古学两门学科打通后对神话阐释的主要成就,尤其是神话与“女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十章阐释女神主义神话学对希腊神话的探讨,重点阐释对女性形象与女神形象的重构,以及该阐释模式给神话学带来的巨大变革。
论文第三部分为结语,是对第二部分的小结。
笔者归纳了世纪希腊神话研究的一些核心问题,比如神话的起源,神话的意义与功能,等等,并对其“文化转向与“图像转向’’做了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中破学科范式的期待。
’本论文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神话理论的引进与梳理。
西方神话学的发展已有近两百年历史,世纪的神话理论出现了多元并进的特征,但国内神话学界目前的整体水平却比较滞后,基本停留在国外世纪年代的理论水平上。
本论文的完成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为中国神话学界引入了国外新理论与方法,在提升中国神话研四大学博十学位论文究的视野与水准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最终促进国内神话研究与国际神话学潮流的对话与接轨。
第二,神话学学理的建构。
国外神话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一样享有同等地位。
但中国神话学界尚没有达到这种水准,神话研究往往被划入民俗学或文学研究领域之内,神话通常隶属于宗教或文学范畴。
本论文对国外神话理论的阐释将对中国神话学这门学科的独立性建构,有着直接的理论贡献。
第三,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的补充。
文学人类学是一门新生学科,不论是学理建构还是阐释模式,均处于不断建构与完善状态。
作为一名文学人类学专业的研究生,笔者希望本论文能对文学人类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毕竟,中国文学人类学刚刚起步,需要每一个研究者为之奋斗。
关键词:希腊神话神话一仪式理论结构主义神话学比较神话学神话考古四川大学博上学位论文:..: :,,., , . ,; ,. ,, ., , , ’“.:矗, ,,;.: :. ,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 , ,,;., : ,,,,..,:.; ,. ,.;. , ,., ,... , , ;. ., ,.. ,, ,, .,.:,. ,.四川大学博:学位论文,, , .., .; ,,, :,,.’.., . , ,.,.., . .,,.. .,.,伪,’.:..,.....,...,.. ,.:川大学博:学位论文目录导论一、选题目的?二、研究综述?三、研究对象及方法?第一章神话一仪式理论?第一节简?艾伦?赫丽生与神话一仪式理论第二节勒内?基拉德的暴力与神话理论第三节沃尔特?伯克特的生物神话学思想?三第二章心理分析理论第一节概论?第二节神话、梦幻与童年第三节结构一心理学与俄狄浦斯神话第四节神话的本质与功能第五节小结第三章神话一历史主义?第一节概论第二节希腊神话的迈锡尼起源?第三节神话与历史结构第四节小结?第四章比较神话学第一节比较神话学诞生的社会语境第二节比较神话学的近代转向第三节“新比较神话学’’崛起??四川大学博十学位论文第四节希腊神话与“东方神话第五节小结第五章结构主义神话学第一节概论第二节约瑟芬?方廷罗斯的神话思想?第三节柯克的神话研究范式第四节米歇尔?狄廷神话分析模式第五节让一皮埃尔?韦尔南的神话分析方法第六节小结?第六章后殖民主义第一节概论第二节马丁?伯纳尔与《黑色雅典娜》第七章后结构主义第一节概论?第二节克劳德?卡莱默与锡兰尼叙述第八章神话图像理论第一节概论?第二节希腊与“东方”第三节图像与文本?第四节从丰产到色情第五节小结?第九章神话考古学第一节神话英雄与祖先崇拜第二节马丽加?金芭塔斯与神话考古?四川大学博。
:学位论文第十章女性主义神话学第一节概论第二节神话与女性经验?第三节重构英雄范畴第四节女神形象再阐释?第五节史前女神与女神文明第六节小结结吾第一节神话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二节神话研究的转向?第三节问题与期待参考文献?附录:重要神话学者简传记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声明后记?:??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导论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是希伯来文化与希腊文化,对于希腊人而言,他们的遗产不是民主,而是神话。
换句话说,希腊神话是希腊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希学传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希腊神话一词实际上是与希腊文明的历史以及某些特征联系在一起的词汇,它催生了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与思维模式,它是西方语源、象征和隐喻,以及宁宙观的基本参考和架构。
希腊神话中神明们与那些非理性的神话故事一直活在那些艺术家与作家们的笔下,甚至在世纪,人类改造自然世界之前,他们依然可以从希腊神话中汲取一些伟大的力量。
对希腊神话研究理论的梳理与总结同样构成了“希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对世纪希腊神话理论的再阐释是“两希”文化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唯有对过去一个世纪走过的研究道路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总结,我们才有可能在未来对“两希’’文化的关照中取得更为深刻的认知。
一、选题目的文学人类学从人类学视角出发,采用客位考察与主位阐释相结合方法来解读文学及文学现象,而神话则是文学人类学关注重要对象之一,它构成了文学人类学史前文学研究的核心。
作为一名文学人类学专业研究者,笔者希望通过对世纪希腊神话研究理论的再阐释,为文学人类学对神话的考察提供理论的借鉴。
毕竟,中国文学人类学学科建设刚刚起步,需要每一个研究者为之奋斗。
笔者试图通过对世纪希腊神话研究理论与方法的梳理,为“希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上反思,进一步推进“希学”发展,同时为中国神话学界乃至于整个文学人类学界对神话的研究,在理论上提供一种参照,最终促进中国本土神话研究的发展。
因此,本论文写作希望达到双重目的:其一,对世纪西方希腊神话理论与方法做比较全面的阐释与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