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益生产方式之《标准作业》PPT课件

精益生产方式之《标准作业》PPT课件

标准手持的计算基本原则——顺流0,逆流1;手动0,自动1
一 档 齿 坯 精车
10 9
插齿
8
标准手持
一 档
~~~~
成 剃齿 品
~
7
6
1
2
二 精车 档 齿 坯
3
插齿
~~~~ ~
4
5
剃齿 二


14

①.工序能力表
作用:是用来核算生产线瓶颈工序在哪里,另外可以看出拖后退的是设备 还是手动作业。
说明: a) 工序能力是核算生产线各道工序加工过程中,考虑到手动作业时间、
标准作业表 用图表示每个作业者的作业范围,应填入标准作业的三要素及检查品 质和注意安全等记号。(原则是一个流作业)。
9
1.标准作业概要
标 准 作业
定义
目的
前提条件
以人的动作为中 心,把工序集中 起来,以没有
① 明确产品的制造方法 它市制造方法和管理的根本,
① 应以人的动作 为中心。
MUDA的操作
在考虑品质、数量、成本、安
设备的加工时间、更换刀具的时间,单班所能加工的最大数量。 b) 加工能力是与人的因素、设备的能力、刀具的换刀频次等因素相关联
的,教材中没有考虑换夹具时间,原因可能是由于日本生产线混线生 产的现象不多,基本上是专线生产。
加工能力=
1班的运转时间(定时) 完成时间/件+交换刀具时间/件
15
①.工序能力表
=3分40秒
12
②.作业顺序 作业者能够效率最好的生产合格品的生产操作顺序 这里需要区别“工序顺序”和 “作业顺序”。 工序顺序是工艺文件上规定的加工先后顺序。 作业顺序是作业者的生产操作顺序。 实际生产中作业顺序与工序顺序往往不相同的。
13
③.标准手持
标准手持的计算 入料口、成品货店上的库存不算标准手持。 标准手持包括生产线内设备上正在加工的零件数量和工序间 滑道规定保持的零件个数
标准作业
( 标 准 工 时 )
T.T
作 业 顺 序
标 准 手 持 量
标准作业三要素
11
①.标准工时(T.T) 生产一件产品应该使用的时间值。 1班的运转时间(定时) T.T= 1班的必需生产量
T.T的计算例
发动机生产线的例子
条件: ☆ 月产 5000台
☆ 定时运转 8H×2班
(480分-休息时间20分)×2班 5000台÷20工作日
完成
70
硬度
A
B
(检验作业)
调节工作的比例
改善 省人化 6
简言之:通过有效率的劳动提高生产效率
标准作业的根本目的 目的一:使用必要的、最小数量的作业人员进行生产——省人化; 目的二:实现与适时生产有关的各工序的同步化——JIT之同期化; 目的三:把在制品的“标准手持量”限制在必要的最小数量——标准手
持;
标准作业的直接目的 目的一:明确安全的、低成本的生产优良产品所必须的制造方法。 目的二:将标准作业作为改善的工具使用。
7
标准作业 以人的动作为中心,把工序集中起来,以没有MUDA的操作顺序有效 的进行生产的方法。
标准工时(T.T) 生产一件产品应该使用的时间值。
1班的运转时间(定时) T.T=
4-1)手工作业时间:测定操作人员在机械或工序是进行的手工作业(人的作业)的时
间,不含步行时间。
4-2)自动加工时间:测定记录从按下机械的开关开始,机械加工工件,到回到位置停止
5
B型 ·C型的概略说明
B型 传送带作业
公司内没有
(秒)
要素作业 积成表
A
T.T
A组装 B组装
根据内容作成 组装作业的纸片
C组装 A组装 30秒 纸片的
D组装
宽度表示秒
B
用于工作分配(分割)
C型 ANDON作业 呼叫后工作
(分) 470
480分
定时内(8H)
一天工作量 负荷表
260
抽样
140 50
8
工序能力: 各工序在加工零件时的生产能力。即各工序(设备)进行生产时,考 虑到手动作业时间、设备的加工时间、更换刀具的时间,单班所能加 工的最大数量。
加工能力=
1班的运转时间(定时) 完成时间/件+交换刀具时间/件
标准作业组合图:明确各工序的手工作业时间及步行时间,用于考察 T.T内一个作业者能够承担的工序的范围是多大。
1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2


1. 标准作业的产生背景 2. 标准作业的推行目的 3. 标准作业的相关名词 4. 标准作业的三要素 5. 标准作业的三件套 6. 标准作业的制定程序 7. 标准作业改善的实施方法
3
精益生产方式 的
两大支柱
JUST IN TIME
基本原则
1.工序的流畅化 2.以需要数决定T.T 3.后工序领取
自働化
1.在工序内造就品质 2.省人化
实施的工具、方针
物-----同期化 人-----多能工化 设备--按工序顺序配置
标准作业
KANBAN方式
出现异常停机 显示异常 将人和机械的工作分开
工序能力表的制作步聚
(1)记录加工工序的编号及作业顺序。
(2)记录加工的零部件的工序的名称(1.当没有标明设备能力,同一工序中有2台以上的机械
时,要记录每台机械所发生的变化 2.1台机械一次生产2个,3个,但是,为了缩短机械周期
时间,应尽量改善为加工1 个)。
(3)机械型号:记录机械型号。
(4)基本时间:
4Leabharlann 关于标准作业大家经常说“标准作业”,然而大家了解不, 去 标准作业其实有3 种 ,各自有各自不同的使用内容
A型 巡回作业 B型 传送带作业
用于加工、组装处 用传送带的组装处
标准作业票 要素作业积成表
C型 ANDON作业 全自动生产线、搬运、检验 1天工作量负荷表
A型是一般意义上的标准作业!!
类型不同,调查、改善、标准化方面也会不同
顺序有效的进行 生产的方法,由:
全的基础上,制定工作的方法。 ② 应是反复作业。
T.T
② 改善的工具
作业顺序
a) 没有标准(没有正常、异常的
标准手持 三要素组成。
区分)的地方就没有改善。 b) 发现MUDA 。
遵守标准作业可以保证品质也决定数量、成本
10
2.标准作业三要素
用最小限度的作业人员和在制品进行的 所有工序之间的同步生产
1班的必需生产量
循环时间(C.T) 作业者一个人进行标准作业时,毫不困难的、最快的、一个循环的实 际作业时间(包括步行时间),但不包括空手等待时间。
标准中间在库(标准手持)
按照标准作业规定的作业顺序进行操作时,为了能够反以相同的循序、
动作操作生产而在工序内持有的最少限度的待加工品。(入料口和成
品货店的在库不属于标准手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