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完整版)世界艺术史2018003
(完整版)世界艺术史2018003
兰斯大教堂:盛期哥特式的和谐建筑
兰斯的外墙面被清清楚楚地分割成横的、竖的小区间。像这样一种方方整整、如窗格子一般的造型设计,在哥特 式建筑中有时被称为“和谐外墙面”。每个门洞都有一个圆花窗,安插在拱门饰围住的空间里,而不像其他建筑 物那样有三个门楣中心、上面布满了雕塑。
雕像由数个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家制作,他们的风格有微小差别。
*建筑的性质发生了改变,一部分建筑做宗教用,一部分有了世俗性质。
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方济各会的讲经堂
主连环拱很高,天窗相当小,给人以巍峨开阔之感,但没有法国哥特式那种垂直的特征。这是一种精心的设计, 意在造成低矮、宽阔的内部空间,尽量减少障碍物。
墙立面构成格子网,三层由“束腰线”分开。这样对纵线条的强调不仅让人看起来舒服, 而且把人的心灵引向天国,这就是成熟期哥特式风格的重要特征。
沙特尔的彩色玻璃也许是中世纪欧洲最出色的,而且至今毫无损毁。它有和谐的色调,以深蓝和亮红为基础。
沙特尔大教堂里有一件古怪的东西,即画在教堂中殿地面上的环形迷宫图,它的几何形状使人想起 西墙上的圆花窗。中世纪的参拜者可能会跪在迷宫图里摸索前进,作一次到耶路撒冷的象征性朝圣。
四、后期哥特式建筑和艺术
12至13世纪,欧洲人口中近三分之一是法国人,因此最高质量的艺术品在法国产生就理所当然。 到14世纪,由于战争和黑死病(一种致命的腺鼠疫,1348年在欧洲爆发),造成人口的转移和下降, 人们在欧洲大陆广泛分布,艺术家也就在许多国家活跃起来,为经历了深刻生活变化的人们创作。
世界艺术发展史
长春工业大学
三、盛期哥特式建筑和艺术
所谓盛期哥特式艺术,通常是指13世纪欧洲的艺术和建筑风格,用彩色玻 璃和雕塑装饰起来的法国大教堂就是它最辉煌的成就。同一时期,手抄本 画家也把他们的艺术推到了更加完美的境界。
石匠与哥特式建筑
中世纪教堂是由石工、木工、管子工和其他工匠建造的,他们全都在一个石匠师傅的指导下工作,石匠师傅相当 于今天的建筑师。
在雕塑中,对理想的追求及对自然的细微观察也组成一种平衡。这个世纪,哥特式教堂入口处的侧 柱像最有特色,它们变得活灵活现了,其人体构造越来越逼真,脸上的表情开始个性化,衣饰的情调与 式样也被处理得越来越富有想象力。
这个世纪也是彩色玻璃的世纪,是艳丽的手抄本插图的世纪。重彩基色的玻璃是盛期哥特式教堂整 体效果的有机部分,由于有光线的变化,光在石墙表面移动,教堂灰色的石墙就变得柔和并受到调节。 窗子上复杂的圣象画,给教堂的象征意义增加了更多色彩。书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手抄本成了奢侈的 时尚品,那上面少不了金箔和浓烈的色彩。插图上精美的线条 优雅的人物以及立体感的尝试等等,都使 这个时代成了漂亮书籍的高峰期。
与12和13世纪的式样相比,14和15世纪很少出现大型建筑物。尽管设计师和石匠师傅仍然忙着 为富人造房子,但人们的兴趣经常在较小的项目上,如群雕、手抄本、镶板画和挂毯等等。艺术家 和建筑师的个人成就也得到更多的承认,在12和13世纪,较早的哥特式艺术和建筑物虽说作者并不 是全都不知名,但用个人名字标注却是例外而不是通例。到了后期哥特式时期,现存的契约、薪金 册、行会花名册和其他文献表明:把艺术家的名字及其成果登记在案比早先几个世纪要重要得多。
“天城耶路撒冷”,托莱多《圣经》,第5页背面,约1226——1234年 主色调是深蓝和深红, 、金箔的运用。
“天城耶路撒冷”,三一学院《启示录》,第 25页背面,剑桥三一学院,约1242——1250年
瑙姆堡教堂内殿的人物像和哥特式自然主义
整个哥特式和以后的时期,艺术家总是让作品中人物穿着当时的服装,之所以如此,一个原因是多数艺术家不 知道过去的人穿什么,另一个原因是艺术家想把人物和事件表现得尽量生动,穿时尚服装,就使作品形象似乎生活 在艺术家自己的时代;就好像一个20世纪的艺术家,把基督画成穿高领毛衣和花格呢夹克的教师一样。
盛期哥特式建筑和艺术总结
13世纪的盛期哥特式风格是沉稳的,建筑方面尤其如此。沙特尔教堂简单的三层墙立面,为这个时 期许多石匠师傅提供了模仿的榜样。工程方面赢得了来之不易的专门知识,由此而征服了高度,建筑师 于是调整了建筑的比例,让建筑物看起来更高大。辐光式建筑大约在13世纪中期出现于法国,它因圆花 窗上的辐射状窗花格而得名。
对工作实行监管的一种方法是给工匠分发标记,本页图示的就是这样一些标记。每个石匠都有他自己的标记,把 它刻在所加工的每一块石头上,并根据石头上的标记得到报酬。多数标记由直线条组成,因为直线条比曲线条容易 雕凿。每个石匠在一个特定的分会工作期间始终使用自己的标记,有时儿子还继承父亲使用的标记。
沙特尔大教堂:哥特式建筑的百科全书
手抄本插图:“天城耶路撒冷”
12世纪时,艺术的主要中心在修道院,于是,人们对大开本《圣经》和神学评注书进行最慷慨的装饰。但是在13 世纪,当艺术创造中心越来越转移到俗人手中,而越来越多的贵族希望占有和使用书籍时,新款书籍就流行起来, 这些书有许多是小卷本,说明它们归私人使用。
其中经常出现的书籍包括圣经诗篇、为特定人祷告而设计的祈祷书、讲述动物真真假假故事的动物寓言书、圣徒 生平传记以及《启示录》——它包括《新约全书》“启示录”中的内容。
圣母领报和圣母访亲,兰斯大教堂,西外墙正面中央大门右手侧柱雕 像,1230——1250年雕刻
圣礼拜堂和辐光式建筑
13世纪下半叶,法国哥特式建筑的主要形式是“辐光式”,在法文中,这个词的意思是“辐射”,它源于该时期 巨大的圆花窗中辐条形的花格。当时,墙壁越来越薄了,只有很细的小圆柱间杂在建筑物发光的墙面中。渐渐地, 哥特式建筑变得像石筑的笼子,这种特征越来越明显。
索尔兹伯里大教堂:浑然一体
索尔兹伯里是早期英国风格的出色典范。强调水平构成。教堂的主体结构在1220——1260年间建造,由于教堂设 计者平地起房,不必考虑任何已有的建筑物——如同沙特尔的情况一样,它由此而表现得极其整齐划一。
马尔堡的圣伊丽莎白教堂:德国哥特式建筑
半圆形袖廊终端、侧廊与中殿一般高是许多德国早期罗马式教堂的特征。圣伊丽莎白与同时期法国哥特式教堂的 不同之处是不用扶壁拱,它不需要扶壁拱,因为其侧廊和中殿一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