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职,创新思路,为“新旧动能转换”
工程添砖加瓦
——“全面展开‘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我该怎么办”专题研讨发言提纲
山东省是全国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是全省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前列的重要战略部署,既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责任,更是重大挑战。
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攻方向是把握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推动新技术异军突起、新产业培育壮大、新业态层出叠现、新模式蓬勃涌现,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引领支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能。
主要目标是到2022年,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经济质量优势显著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年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力争达到30%。
我们要密切跟踪国际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加快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重点突破,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培育形成新动能主体力量。
坚持把深化改革、推动创新、扩大开放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动力,加强制度设计、系统谋划和协同推动,持续激发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学前教育的管理者。
我们应创新立
足本职工作,创新工作思路,适应新时代新趋势新要求,为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营造新旧动能转换的良好舆论环境
教师虽不在新旧动能转换第一线,但可以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我们首先通过学习,清楚何为新动能,何为旧动能,并要清楚新旧动能转换的意义、目标、措施。
然后通过党员会、教职工会议、家长会进行宣传,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新旧动能转换中来,持续激发全社会活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二、加大教师培养力度,让教师成为教育的明白人
理念的更新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不仅需要教师认识新理念,而且要通过诸如专业培训、跟踪培养、全面推进等措施,促进新理念的落实和内化。
在理念得以更新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师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引导和培训。
还要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测评,找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然后实施教育方法的培训。
我们要创新培训模式,采取建立名师工作室,以名师引导带动来影响教师,还可以采取同伴互助、集体教研等形式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逐渐改变旧的教育方法,实施新的教育方法。
让教师成为教育的明白人。
三、切实提高教育质量,为新旧动能转换培养人才
教师以培养优秀的人才为核心,我们必须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守住质量底线;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新旧动能转换培养优秀的人才,实现数量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