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组学ppt
电转印到膜上
图像分析
Western blot检测
选择目标蛋白斑点,胶内酶切
质谱分析(MALDI/TOF或ESI/MS/MS)
获得肽质量指纹谱或肽序列标签
数据库检索鉴定蛋白质
Western blot、 免疫组化验证 蛋白质并确定 其定位
根据氨基酸序 列合成寡核苷 酸探针,克隆 基因
蛋白质功能研究,包 括蛋白质生物活性、 抗体制备、蛋白质相 互作用等方面
7
3.2.3 蛋白质组研究技术
一、双向凝胶电泳技术 二、液相色谱技术 三、生物质谱技术与蛋白质鉴定 四、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技术
8
一、双向凝胶电泳技术 (一)2-DE的概念 two 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 2-DE是指第一向的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 pH gradient,IPG)等电聚焦电泳与第二向SDSPAGE组成的分离系统,也称双向聚丙烯酰胺凝 胶电泳,简称2-DE。等电聚焦电泳是基于蛋白质 等电点(pI)的差异进行分离,SDS-PAGE则是 根据蛋白质分子量(Mw)的不同进行分离。
22
(三)双向凝胶电泳图谱的计算机分析 • 细胞或组织样本经2-DE分离后,得到一张含有成
百上千个蛋白质斑点的凝胶电泳图谱。凝胶图谱 分析包括确定蛋白质斑点的位置、大小、染色深 浅、pI和分子量;图谱间的比较、差异蛋白质斑 点的确定;图谱质量的优化、数据的储存管理、 数据库分析等内容。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生 物信息学工具,能客观、有效地从电泳图谱中提 取到有价值的信息。
记等
19
(一)考马斯亮蓝染色
考马斯亮蓝染色是最常用的蛋白质染色 方法。考马斯亮蓝R-250化学名为三苯基甲 烷,R代表红蓝色。考马斯亮蓝R-250与蛋 白质的碱性基团可逆结合,染色线性范围 可达1~55μg,灵敏度为30~100ng蛋白质 。考马斯亮蓝染色的最大优点是染色重复 性好,操作简便,不影响后续的质谱鉴定 ,灵敏度比常用的氨基黑高100倍,但低于 银染色和荧光染色,不能满足对低丰度蛋 白质的检测要求,样品用量大。
3
3.1概述
蛋白质组(proteome):PROTEins + genOME,意思是 Proteins expressed by a genome(基因组表达的所有蛋 白质)
1994年由澳大利亚科学家Wilkins提出,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指的是不同细胞在不同时相表达不同的蛋白质
蛋白质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9
第一向等电聚焦
酸
pH梯度
碱
低 分 子 量 第 二 向
IPG胶条
SDS-PAGE
高 分 子 量
图7-2 双向凝胶电泳示意图
10
1、第一向电泳―IPG等电聚焦电泳
1)等电聚焦电泳的基本原理 等电聚焦(IEF)是60年代发 展起来的一种蛋白质分析分离手段,如图所示,在电场中 电泳基质形成一个从正极到负极不断增大的pH梯度,由 于蛋白质为两性电解质,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分子向正极移 动,带正电荷的蛋白质分子向负极移动,当蛋白质分子运 动到各自的pI处时,所带净电荷变为零,于是停止迁移而 留在该位置上。这种不同的蛋白质分别聚集在各自的pI处 ,形成一条狭窄稳定的区带而彼此分开的现象称为等电点 聚焦。
25
(五)双向凝胶电泳分离前的样品处理 1、分部提取法 用不同的蛋白质提取液分 部抽提细胞或组织裂解液,先用水溶液抽 提,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含大部分水溶性蛋 白;再用对膜蛋白具有中等溶解度的提取 液抽提沉淀,离心后上清液中含中等疏水 性的蛋白质,包括膜表面蛋白和膜相关蛋 白;最后用强溶解力的提取液抽提沉淀, 得到疏水性强的蛋白质。
荧光染料发出的荧光来检测蛋白质。用于 蛋白质染色的荧光染料很多,有的共价结 合于蛋白质上,有的和蛋白质形成非共价 结 合 。 目 前 商 品 化 的 荧 光 染 料有 SYPRO Ruby, 其染色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达1 ~10ng,染色线性范围宽,对糖蛋白、脂 蛋白染色效果好,不影响后续的质谱鉴定 ,是一种较理想的蛋白质染色方法,但价 格较昂贵。
对应于基因组的所有蛋白质构成的整体,不是局限于一个 或几个蛋白质
同一基因组在不同细胞、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各不相同 在空间和时间上动态变化着的整体
整体性、动态性和系统性
4
3.1.3 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指应用各种技术手段来研究蛋白 质组的一门新兴科学,其目的是从整体的角度分析细胞内动 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份、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 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揭示蛋白质功能与细胞生命活动 规律。
3、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 • 1996年基因公司发明了一种称为激光捕获
显微切割(LCM)的新技术,即在显微镜 下从组织切片中分离、纯化单一类型细胞 群或单个细胞的技术。它成功地解决了组 织中的细胞异质性问题,是分子病理学和肿 瘤基因组学研究的一项革命性技术
28
二、生物质谱技术与蛋白质鉴定 (一)质谱的基本原理
charge
16
双向电泳的流程
样品制备 第一向等电聚焦 第二向SDS-PAGE 凝胶上蛋白的检测 蛋白的软件的检测
17
(二)凝胶上蛋白质的检测 ➢蛋白质样品经2-DE分离后,凝胶上的蛋白
质斑点须用一定的方法使其显现出来,让 仪器或人眼检测到。
18
染色方法
• 考马斯亮蓝染色 • 银染(不含戊二醛) • 荧光染色(Cy3, Cy5),放射性同位素标
蛋白质组学包括: 细胞器蛋白质组学:通过纯化细胞器或用质谱仪鉴定蛋白质
复合物组成来确定蛋白质在亚细胞结构中的位置。 表达蛋白组学:把细胞、组织中的所有蛋白质建立成定量表
达图谱或扫描EST图。
5
样品处理
蛋 白 蛋白质分离 质 组 学 研 究 蛋白质鉴定 流 程 图
蛋白质样品
电泳前蛋白质样品的处理
双向电泳分离
31
10 0
相 80
对
强
度 (
60
%
)
40
20
0
基峰 分子离子峰
20
40
60
80
质荷比(m/z)
图7-6 质谱棒图
10 0
32
(二)生物质谱
完整的现代质谱仪由进样系统、离子源、质量分析器、离子检测 器、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五部分组成,此外还有一个保持质谱仪高真 空度的真空系统。离子源和质量分析器是质谱仪最重要的两个部件, 也是不同质谱仪的主要差别所在。电喷雾质谱(ESI)和基质辅助激 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为离子源的质谱技术已广泛应用 于生物大分子研究,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分析工具,因此
20
(二)银染色 原理 在酸性硝酸银溶液中蛋白质与银离 子发生作用,然后在碱性pH条件下,银离 子被甲醛还原成银颗粒沉淀在蛋白质上而 呈显棕黑色。银染色灵敏度很高,是考马 斯亮蓝染色法的100倍,但操作繁琐,重复 性不如考马斯亮蓝染色,对糖蛋白、钙结 合蛋白的染色效果差。
21
(三) 荧光染料染色 荧光染料染色法是利用结合于蛋白质的
6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
1、蛋白质组表达模式(组成)的研究 ➢ 蛋白质组成分鉴定、数据库构建、新型蛋白质
的发现、同源蛋白质比较、蛋白质加工和修饰 分析。 2、蛋白质组功能模式(作用)的研究 ➢ 基因产物识别、基因功能鉴定、基因调控机制 分析。 ➢ 重要生命活动的分子机制(如细胞周期、分化 与发育、环境反应与调节等)。 ➢ 医药靶分子的寻找和分析(包括新药靶分子、 肿瘤分子标记、人体病理介导分子等)。
• 质谱分析法(MS)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将样品分 子电离成离子,然后通过测定这些离子的质荷比 (m/z)和强度来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一种分析方法 。质谱分析法的过程为:将样品气化并电离成带 电离子,然后通过一定方法将不同m/z的离子分开 ,并测定其强度,绘出质谱图,对质谱图进行分 析可得到关于样品分子结构和定量方面的信息。
29
F= Bzv
1 m v2
2
mv2 F’= Rm
B
Rm
离子检测器
U
离子源 S
质谱方程 : m
zHale Waihona Puke =B 2 Rm 2 2U
图7-5 质谱仪的原理
30
• 有机分子受到电子轰击后,会断裂形成不 同的多种离子,以离子的质荷比m/z为横座 标,离子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质谱 图称为标准质谱图,也叫棒图。
34
• 蛋白质组学研究需要有高通量的蛋白质鉴 定方法,MS技术能快速、准确地获得多种 蛋白质属性参数,结合生物信息学工具, 可迅速进行蛋白质的鉴定。因此,MS已成 为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有力工具 。下面介绍两种应用MS技术进行蛋白质鉴 定的方法。
35
1、肽质量指纹图谱法
基本过程为:蛋白质混合物样品经过2-DE分离后 ,从胶上切下需要鉴定的蛋白质斑点,用胰蛋白 酶进行水解,胰蛋白酶在特定位点切割蛋白质, 形成长短不一的多肽混合物,用MALDI-TOF质谱 仪对多肽混合物进行质量分析,得到肽片段质谱 图,一个质谱峰代表一种肽片段离子。由于各种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不同,胰酶水解后产生的肽片 段数目及质量均不相同,具有特征性,因此将得 到 的 肽 片 段 质 谱 图 称 为 PMF 。 下 图 为 卵 白 蛋 白 PMF:
11
-
pH
10
9
pI=8.0蛋白质
8
7
6
5
pI=4.0蛋白质
4
3
2
+
等电聚焦的“聚焦效应”
12
第一向:等电聚焦
+
pH 3
pH 7.5
+
pH 3
pH 7.5
–
pH 10
–
pH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