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做一个有追求的历史老师课件128张】(共128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做一个有追求的历史老师课件128张】(共128张PPT)
温故知新的意义在于,过去的经验可以 告诉我们曾经有过的机会和选择,也可以提 示我们是否进行了足够努力,更可以帮助我 们思考怎样可以做得更好。 ——罗志田
教育的三个层次。 第—层次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世界 是什么样的,成为—个有知识的人 第二层次是应该使受教育者知道世 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会思考的 人 第三层次是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怎 样才能使世界更美好.成为勇于探索、 创造的人
觉醒---第11课 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
发现---第12课 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
人
解放---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智慧---第14课 理性之光 力量---第15课 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面对四大问题—— 人应该过怎样的世俗生活:文艺复兴 人应该过怎样的心灵生活:宗教改革
人应该过怎样的政治生活:启蒙运动 人应该过怎样的幸福生活:科学革命
我觉得,做一个在评比表上能合格的教师 不难,在同行的经常性评比中,评出一个 “优秀教师”也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做一 个让多数学生在心里觉得“合格”,并能 留在某些优秀学生的记忆深处、影响他们 良性成长的教师。要让学生觉得合格的标 准才是真标准,而且要让他们毕业后也觉 得你依然合格,依然值得牵挂,让他们为 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拥有你这样的教师感 到欣慰。
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
从今天起我们将开始西方文化之旅。这是 一段全新的旅程,与我们在中国文化园地 看到的风景大相径庭。我们旅行的起点是 2500年前,终点是100多年前。我们将从西 方文化的精神家园希腊出发,经过文艺复 兴的故乡意大利、宗教改革风暴的中心德 国,启蒙运动的圣地法国,最后到达近代 科学太阳升起的英国,沐浴人文精神的阳 光、科学理性的雨露。
完成四个解放—— 文艺复兴:把人从神权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宗教改革:把人从教权的控制中解放出来 启蒙运动:把人从王权的压迫中解放出来 科学革命:把人从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寻找价值 ——做一个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尴尬的调查 无锡:学生有秘密先告诉谁? 第一,朋友; 第二,兄弟姐妹; 第三,父母; 第四,老师。(3%) 上海:教师怎样看学生 一代胜过一代:8% 一代和一代差不多:22% 一代不如一代:70%
学生期待的历史课
什么是爱国,什么是公平、平等和自由。
高中的历史课,是对我思想的一种启蒙。也让 我渐渐走向,成为一个中国公民。 打开了我的视野与思维,围困着我们的应试 之墙,被您硬是凿开一个洞,让高墙之外丰富 多彩的世界能够出现在我们眼前。
澳大利亚: 历史学科是帮助人们寻求社会价值观 的学科,每个历史知识背后都存在一 个价值取向。 从本质上讲,历史能提供一种理解当 今世界价值观和制度的能力。
美国: 历史是过去的人民为了支持当时的信仰 而用当时的价值观写成的道德伦理故事。 学生将具备什么样的历史观去评价美国 的过去、认识美国的现在和预测美国的 未来。为一个真正多元的美国做好准备。
英国: 历史教师的任务:帮助学生思考过去 的事情是如何影响着现在,理解他们 生存于现代社会的个体身份和社会角 色。 历史不仅仅是关于过去的知识,它是 关于为什么我们是我们,以及接下来 是什么的解释性语言。
做一个有追求的 历史老师
陕西省西安中学
郭富斌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 发展。 ——钟启泉
一、寻找灵魂——做一个有价值观的老师 二、寻找价值——做一个受学生爱戴的老师 三、寻找激情——做一个有忧患意识的老师 四、寻找个性——做一个有骨气的老师 五、寻找品位——做一个有文化内涵的老师 六、寻找位置——做一个有世界眼光的老师 七、寻找智慧——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 八、寻找动力——做一个爱读书的老师
一、寻找灵魂
——做一个有价值观的老师
教科书减去了教师,便是一本白纸黑字的 死书,我深望采用此书的教师们,能理解我编 书的原旨,能给我以一点精神上的赞助。我尤 希望他们能帮助青年们,去发达他们的国际观 念,俾人类误解的机会可以减少,人类的谅解 和同情也可以日增一日。这个巨大的责任,历 史的著者不过尽百分之一,其余的九十九分都 在一般引导青年们的教师上。 ——陈衡哲《西洋史》
中国教育之转型
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服务、为人民服务。
历史教师对历史教育中的价值观 取向需要重要认识,要注意重视从文 明史观等视角来重新认识历史现象, 并形成新的价值观教育之取向。
剪头上辫易, 除心中辫难。
解放战争:
和平为什么没有实现?
徐中约:内战的主要原因在于“国民党 和共产党都相互不信任对方,因为各自是追求 不同目的的政党”。 斯塔夫里阿诺斯:无论那一方都不能克服 自己对另一方的恐惧和怀疑,马歇尔的调解失 败了。
康拉德· 希诺考尔:内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是“两党之间历史上的旧仇宿怨、双方观点认 识上的分歧以及各自对自己的视野的自信”。
国民党政权是如此将自己毁灭的 ?
中国共产党如何巩固 自己的执政之基?
是否可以将新中国建立后,台海两 岸为何未能迅速地实现和解作为探讨 的重点?
为什么有着深厚“和”文化基因的中 华民族在台海两岸的和解问题上至今未能取 得突破性进展?是哪些因素在阻碍和解的实 现?我们能消除这些因素吗?
是否可以国共内战为例,对“内战 没有赢家”这一观点进行探讨?
三、寻找激情 ——做一个有忧患意识的老师
忧患来自比较;忧患来自现实;
忧患来自不满;忧患来自期待
忧患来自理想;忧患来自世界
没有忧患意识的人是不清醒的人,没有忧 患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忧患意识 是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
教师不能泯灭自己对职业的生命激 情,就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具有高度 的责任感,而且还应当保持一种始终 如一的自我反思意识和深切的忧患意 识。
我们这次旅行,不是要用眼睛去看自然 的美景,而是走进了西方人的精神世界, 去感受他们精神成长和解放的历程。西方 人有两次精神的酣睡,第一次是沉睡于神 话世界之中,那是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与 自然分离不久,被希腊人唤醒;第二次是 沉睡在宗教的迷梦之中,一梦千年,先后 由意大利人、德意志人、法兰西人和英格 兰人才把它唤醒。
是否可以将这场内战为什么未能 避免作为探讨的重点?
就现在而言,国共两党并未结束战争状 态,台海两岸仍潜伏着种种可能导致危机甚 至引发战争的因素。如何避免台海两岸矛盾 的激化,是极有现实意义的。 就未来而言,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的行程上,如何避免兄弟阋于墙悲剧的重演 是至关重要的。
是否可以将国民党为什么迅速失败, 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力量为什么迅速 胜利作为探讨的重点?
许纪霖:战后重建“政治共同体”的尝试 失败,形成“大开打”“这一历史性的错误中, 蒋介石负有不可推卸的最大责任” 。
许倬云:“蒋介石本来有机会建立一个 现代中国,却……受自己集权专制的私心所害, 遂将1930年代的建国基础付之东流”,“于 是在政治、经济及军事诸项决策中十有九错, 终于走上败亡的命运。”
苏步青效应:
并非名师出高徒,而是高徒捧名师 教师的成功在于创造出值得自己崇 拜的学生。 ——陶行知
教师的快乐在那里? 我对许多学生都有一份感恩的情结,他们 对师长很客气,而我没有为他们多做点什 么,至少没有提供过特殊的帮助。我最大 的快乐一是来自阅读,二是来自与学生的 交往,能经常看到他们在进步,我的心血 与劳动能让绝大多数学生理解和认同。我 心目中的最高荣誉不是别的,而是来自多 数学生的认可,包括少数优秀学生的认同, 这就够了。 ——郭世佑
韩国 (1)在促进国民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追 求有个性发展的人; (2)在能够掌握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有所创造 的人; (3)能够育成各方面的修养,并能够自我设 计未来的人; (4)能够理解本国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创造 出新价值的人; (5)在民主市民意识的基础上,能够对社会 有贡献的人。
今天的历史教育应当向学生 传递怎样的历史价值观?
国民党为什么失败?
如何对待失败者?
反差一:世界上最需要和平的民族在
和平机遇最好的时代却与和平擦肩而 过。 反差二:空前强大的国民党政权在三 年时间里迅速败给了破衣烂衫,武器 落后的解放军。 反差三:凯歌高唱、红旗飘飘的胜利 场景与内战后遗留下来的民族内伤。
反思一:重庆谈判为什么没有能维护和平? 反思二:国民党政权为什么会迅速失败? 反思三:怎样对待失败者?
(陈舜臣 )
关于战争的性质,大陆史学界长期以 来存在着由自卫战争转变为人民解放战争 之说,或干脆称之为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1945年8月-1949年10月) 近些年来也有大陆学者开始以“内战” 一词来概括这场战争的性质。 台湾学者和外国学者,早就普遍地用 “内战”一词来阐述这一段历史。
关于国共内战的起因,自1946年全面 内战爆发开始,就是百家不一。 金冲及:蒋介石要发动全面内战来消 灭共产党的决心,其实早已定了。 魏宏运:是蒋介石坚持武力统一,以 军事手段解决共产党问题。 王桧林:坚持独裁内战是国民党蒋介 石集团的基本方针。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主讲教师:郭富斌
岳麓版历史必修三 第28课
一、全球竞争力:教育贡献几何
一组雄辩的数据—— 世界上十个最贫穷的国家却拥有全球1/3 到1/2的自然资源。 富裕国家80%的财富来自非自然资源。 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占全球研究开发投入 的86%,占全球技术转让和许可收入的98%。
人力资源的开发作用比自然资源更重要
跳出两党的视角,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 审视这场战争,当下的我们真的能很自信地 说中国共产党是这场战争的赢家吗?
国共内战这一内容的最重要价值取 向应当是有利于台海两岸中国人走向 统一,应当是有利于中华民族实现伟 大复兴。 在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取向问题上, 应容许历史教师囿守革命史观,但更 应倡导从文明史观等视角来引导学生 理解历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