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中国经济奇迹看中国特色政治

从中国经济奇迹看中国特色政治


• 我曾做过一个小小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很有意思,至 少70%的人出国以后变得更加爱国,不管他是否加入 了外国籍,所以千万不要担心这个问题,一出国,就 爱国,效果比书本教育还好!” • 现在还有很多关于美国的神话,实际上美国是一 个由三个世界组成的国家,如果你不幸地坠入美国第 三世界,恐怕命运和在非洲大陆差不了太多;如果你 能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进入到所谓的中产阶级,即第 二世界,你也可以问问自己,过去20年你的实际收入 有没有增长?如果你买了房子,房子有没有增值?你 对自己未来在美国退休的生活有没有信心?以我对美 国的了解,估计70%的人回答是否定的。我读过美国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的分析,他认为美 国男性的中等工资收入,还停留在25年前,即1989年 的水平。坦率地讲,很多当初离开中国的人,离开的 时候还算个中产,今天回来的话,可能已经是弱势群 体了,他们错过了中国崛起的大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围绕经济建设展开 的政治建设成就。
– 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日常生活政治化→日常生活正常化 – 政经高度一体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 服务型政府正逐步形成 – 国家领导人的职务终身制→退休制、任期制 – 指定接班制→高层民主推荐制 – 干部人治→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 – 取消民主党派与政治协商→政治协商制度 – 委任制→制度化的民主选拔制度 – 决策中的家长制→集体决策、科学决策逐步实现 – 一元化思想管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导的多元、宽
• •
• •
1995年,中国的GDP是7279亿美元,日本的GDP是52643亿美元,中国的GDP是日本 的13.8%,也就是说,中国的GDP是日本的一成多一点。 2000年,中国的GDP增加到11983亿美元,而日本由于发生通货紧缩,GDP下降到 46674亿美元,中国的GDP是日本的26%,也就是说,中国的GDP是日本GDP的四分 之一左右。 2005年,中国的GDP增加到22343亿美元,而日本的通货紧缩继续发展,GDP进一步 下降到45521亿美元,中国的GDP已经占到日本的49%,基本是日本的一半。 2010年,中国的GDP猛增到59847亿美元,而同年日本的GDP为54885亿美元,中国 的GDP历史上第一次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一年也堪称 “中国世界第二强国”元年,从这一年开始,很多中国人开始把“世界第二强国”这 一称号每天挂在嘴上。 2013年,中国的GDP达到了90386亿美元,而日本的GDP为59973亿美元,中国的 GDP已经超过日本达51%之多。 2014年,中国 103553亿,日本 47698 ,日本GDP相当于中国的46%。
二、中国政治为经济崛起做了什么?
• 邓小平说,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是否好, 关键看三条:第一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第二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 生活,第三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 保证了三十年的社会稳定发展,中国综 合国力空前提高,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正在向我们招手。
• 东欧其他国家的发展程度要高得多。在1989 年剧变之前,大部分东 欧国家已属于中等水平的工业化国家,其特点是农村人口一般都低于 30%,其中比较富裕的是东德、捷克、匈牙利,较穷的是斯洛伐克、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这些国家经过剧烈的市场化改革后,经济最终 都复苏了,并有了相当的发展,特别是已加入欧盟的8 个国家(爱沙 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 尼亚),但在2008 年开始的金融海啸中又遭重创。这8 个国家中, 我走了7 个,但也只是去了他们的首都,难以和中国作一个全面的比 较。应该说这些国家的首都还算繁华,人们的生活水平比20 年前提 高了不少,欧盟的各种财政援助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如果拿这些城 市和上海等中国沿海城市比较的话,或者和重庆这样的迅速发展的内 地城市相比的话,无论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商业的繁华程度、市民的 消费水平、新建筑的规模、式样和质量以及人的精神面貌,上海和重 庆都明显胜出。总体上,我觉得中国的发达地区和内地的一些大城市 已赶上甚至超过了东欧多数城市的水平,但整个中国要达到东欧今天 的水平还需更多的时日。


1990年台湾GDP为1700亿美元,大陆为3878 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43.8% 1993年台湾GDP为2226亿美元,大陆为6132 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36.3% 1995年台湾GDP为2650亿美元,大陆为7413 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35.7% 2000年台湾GDP为3212亿美元,大陆为10808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29.7% 2001年台湾GDP为2917亿美元,大陆为11592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25.2% 2002年台湾GDP为2948亿美元,大陆为12371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23.8% 2003年台湾GDP为2998亿美元,大陆为14099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21.3% 2004年台湾GDP为3223亿美元,大陆为19316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16.7% 2005年台湾GDP为3461亿美元,大陆为22257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15.6% 2006年台湾GDP为3660亿美元,大陆为26847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13.6% 2007年台湾GDP为3980亿美元,大陆为32508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12.2% 2008年台湾GDP为3929亿美元,大陆为43274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 9.1% 2009年台湾GDP为3789亿美元,大陆为49847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 7.6% 2010年台湾GDP为4305亿美元,大陆为60094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 7.2% 2011年台湾GDP为4669亿美元,大陆为73011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 6.4% 2012年台湾GDP为4740亿美元,大陆为83500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 5.6% 2013年台湾GDP为4893亿美元,大陆为93937亿美元,台湾相当于大陆的 5.2%



现在我们国内还有8000多万贫困人口,我们2011年提高了扶贫标准,但这种标准只 计算货币化的收入,并不计算农民事实上拥有的土地和房产。我去过贵州贫困地区 农民家里,发现农民的温饱问题已解决,只是缺钱。其实,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发展 中国家去考察,他们所谓的贫困不只是没有钱,更多的是吃不饱,饿肚子,没有土 地,没有房产,印度就是这样的情况。依我之见,中国贫困地区的多数农民兄弟, 如果到印度或者埃及,大概可以算是中产阶级了。 其次是转型经济国家,主要指前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成绩应该说也超过了所 有转型经济国家的总和。举例来说,1991年苏联解体时,当时俄罗斯的经济规模比 中国还大。今天俄罗斯的经济规模大约是中国的五分之一。中国今天仅外汇储备一 项,总额已近四万亿美元,这比包括俄罗斯、中欧东欧、中亚五国在内的其他转型 经济国家GDP总和还要大,而这只是外汇储备一项,不算其他的。 再次是西方发达国家。我自己在西方长期生活过,在欧洲生活了20多年,走访 了所有的西方国家,连冰岛都去过了,我可以做一个客观的比较。我们现在已经形 成了一个发达板块,我称之为“准发达国家板块”,这个板块的人口和美国相当, 三亿多人。这个板块里,硬件水平已经超越了多数西方国家,特别是超越美国,无 论是机场、码头、港口、火车站甚至是商业设施都超过了。软件的核心指标包括婴 儿死亡率、人均寿命、社会治安等都比美国要好。当然,我们也有不如人的地方, 需要向别人学习的地方,但总体上我们可以平视我们的对手,平视是为了防止被忽 悠。
松的思想氛围
政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 稳定的环境 • 科学的决策 • 高效的执行
稳定的环境
这个“坏皇帝”的问题是怎么解决 的?
• 我想是通过我们的制度创新。第一,我们的最高领导人,不是世袭的, 是靠政绩靠自己干出来的。第二,我们有非常严格的任期制,最高领 导人也是两任。第三,现在是集体领导,集体领导意味着当中任何一 个领导人,如果他的观点明显地偏离大家共识的话,那是要被拉回来 的。第四,最关键的是我们有一个很强的历史传承,就是选贤任能。 现在中国最高的精英决策团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资历基本上 是两任省部级的履历,中国一个省的规模相当于四到五个欧洲国家, 治理好是不容易的。我们这个制度可能也有缺陷,但有一点是肯定的, 不大可能选出像美国小布什总统这样低能的领导,也不会选出像日本 菅直人首相这样的低能领导,所以这是一整套体制。我现在倒是担心 另外一个问题,不是中国“坏皇帝”的问题,而是美国的“小布什” 问题。美国这种体制再这样发展下去,我真是担心美国下一届的选举, 选出的人可能还不如小布什。美国是个超级大国,其政策影响到全世 界,所以这个问责制会成为很大的问题。所以我倒是想请您解释一下 如何解决美国的“小布什”问题——八年时间在现代的社会是不得了 的,小布什八年治国无方,美国国运直线下降,再来一个八年美国也 赔不起。


• • • • •
谈中国崛起,有国际比较才有说服力,而国际比较中最有意义的大概就是中 国和印度的比较,因为中印两国都是人口大国,起点比较相近。中国有13 亿 人口,印度是12 亿人口。新中国成立于1949 年,印度独立于1947 年。当时 两个国家都很穷,但印度情况比中国略好一些,因为中国连续经历了数十年 的动荡战乱,印度则相对稳定。两个国家过去几十年走了不同的政治道路, 半个多世纪过去,中印两国差别巨大。从世界银行等机构公布的2010 年的统 计数字看,印度和中国的差别大致可以概括为2、4、6、10、20 和不可比。 2 就是中国的粮食产量是印度的2 倍,尽管中国的可耕地少于印度。中国的网 民数量是印度的2.5 倍。 4 就是中国的经济规模、外贸总额、原油产量、发电量等大约是印度的4 倍。 6 就是中国的外汇储备、钢产量、电视机数量等大约是印度的6 倍,而艾滋病 人数低印度6 倍。 10 就是中国吸引外资额大约是印度的10 倍,中国的人均寿命也高印度10 岁。 20 就是中国吸引的境外游客的数量约为印度的20 倍。 不可比就是两国在高铁、高速公路、奥运会奖牌总数、妇女地位、贫民窟状 况等方面,两个国家无法比,中国的情况比印度不知好多少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