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储存管理
计算期保管费用金额 同期平均库存商品金额 计算期平均收发货吨数 同期平均收发货人员数 计算期保管损失金额 同期平均储存量 计算期收发货差错累计 笔数 同期收发货总笔数
每人每日收发商品吨数=
9
10
11
第二节 仓库储存规划管理
3.2.1 存储规划概述
一、分区分类规划 1.分区分类规划的方法 (1)按库存物品理化性质不同进行规划 (2)按库存物品的使用方向或按货主不同进行规划 (3)混合货位规划 2.分区分类规划的原则 ●存放在同一货区的物品必须具有互容性 ●保管条件不同的物品不应混存 ●作业手段不同的物品不应混存 12 ●灭火措施不同的物品决不能混存
分区分类作业
由于仓库的类型、规模、经营范围、 用途各不相同,各种仓储商品的性质、 养护方法也迥然不同,因而分区分类储 存的方法也有多种,需统筹兼顾,科学 规划。
13
仓储布置
仓位规划 仓储布置考虑因素: 七个易(验收、进仓、储存、工作、
发料、搬运、盘点)
空间之调配
14
空间之调配
自动控制 表单应用
货位管理与维护 定期检查 随机检查
检查改善
16
三、货位的存货方式 货位存货方式主要分为固定型和流动型两种。 1.固定型 利用信息系统事先将货架进行分类、编号,并 贴付货架代码,各货架内装置的物品事先加以确定 的货位存货方式。在固定型管理方式下,各货架内 装载的物品长期是一致的。 2.流动型 流动型指所有物品按顺序摆放在空的货架中, 不事先确定各类物品专用的货架。流动型管理方式 各货架内装载的物品是不断变化的。
5
二商品储存业务管理的原则 (二)储存业务的具体原则 ●仓库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和通风;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加强火源、电 源管理;做好防火、防盗、防汛、防虫 和防潮工作
6
二商品储存业务管理的原则
(二)储存业务的具体原则——五三五防 ●“三化”;仓库规范化、存放系列化、养护经 常化; ●“三保”:保质、保量、保安全; ●“三清”:材料清、规格清、数量清; ●“两齐”:库区整齐、工位整齐; ●“三一致”:账卡物一致; ●“五防”:防火、防盗、防汛、防虫和防变型 工作;
45
3.3.2仓 库 设 备
堆 垛 机
起 重 机
托 盘
叉 车
货 架
46
一、货
层架 托盘货架
架
重力式货架 驶入式货架
硬质直方体在1140mm×1140mm托盘上的堆码图谱 36
(2) 圆柱体物品
圆柱体在托盘上的堆码图谱
37
4.“五五化”堆垛。 “五五化” 堆垛就是以五为基本计算单位 , 堆 码成各种总数为五的倍数的货垛 , 以五或五的倍数在 固定区域内堆放 , 使货物 " 五五成行、 五五成方、 五五成包、五五成堆、五五成层 ", 堆放整齐, 上下 垂直 , 过目知数。便于货物的数量控制、清点盘存。
43
第三 节仓储设备的配置
3.3.1 概述
一、仓储设备的概念与分类 仓储设备是指仓储业务所需的所有技术装置与机具,即仓库 进行生产作业或辅助生产作业以及保证仓库及作业安全所必需的 各种机械设备的总称。 仓储设备的分类
功能要求 存货、取货 分拣、配货 验货、养护 防火、防盗 流通加工 控制、管理 配套设施 设备类型 货架、叉车、堆垛机械、起重运输机械等 分拣机、托盘、搬运车、传输机械等 检验仪器、工具、养护设施等 温度监视器、防火报警器、监视器、防盗报警设施等 所需的作业机械、工具等 计算机及辅助设备等 站台、轨道、道路、场地等
24
●通道倾斜式布局
出入口
出 入 口
出入口
出入口
25
3.库内非保管场所布置 (1)通道 库房内的通道,分为运输通道(主通道)、作业通道 (副通道)和检查通道。 (2)墙间距 墙间距一般宽度为0.5米左右,当兼作作业通道时, 其宽度需增加一倍。 (3)收发货区 收发货区面积的大小,则应根据一次收发批量的大小、 物品规格品种的多少、供货方和用户的数量、收发作业效 率的高低、仓库的设备情况、收发货的均衡性、发货方式 等情况确定。 (4)库内办公地点
44
二、仓储设备的特点 1.搬运要求较高,但对速度的考虑较低 2.运动线路较固定 3.专业化程度高 4.标准化程度高 5.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 6.节能性和经济性要求高 7.环保性要求 三、仓储设备的选择原则 1.仓储机械设备的型号应与仓库的作业量、出入库作业频率 相适应; 2.计量和搬运作业同时完成; 3.选用自动化程度高的机械设备; 4.注意仓储机械设备的经济性。
7
(三)仓库主要经济技术参数 1.日平均储存量和吞吐量
日平均储存量=
计算期储存量累计数 同期储存期数
2.单位面积储存量 单位面积储存量= 日平均储存量
实际面积
3.帐货相符率=
账货相符笔数 储存产品总笔数
8
4.收发货差错率 收发货差错率= 5.平均保管损失 平均保管损失= 6.平均保管费用 平均保管费用= 7.每人工作量
40
堆码与苫垫作业 1.货垛安排
(1)货垛“五距”的规范要求。货垛 的“五距”指:垛距、墙距、柱距、顶 距和灯距。 (2)货垛可堆层数、占地面积的确定。 (3)货垛底层排列。 (4)货垛的基本形式。箱形商品的堆 垛通常有以下四种基本形式: 重叠式;砖砌式;纵横交错式;中心留 空通风式。
41
苫垫作业技术 垫垛就是在商品堆垛前,根据货垛 的形状、底面积大小、商品保管养护的 需要、负载重量等要求,预先铺好垫垛 物的作业。
仓储管理
主讲:fly-pig
1
第三章 仓库出入库管理
一、仓储管理的内容
第一节 仓储管理内容及原则
仓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验收
入库; (2)商品保管; (3)商品发放; (4)商品盘
点; (5)呆废商品处理; (6)退货处理; (7)帐务 处理; (8)安全维护; (9)资料保管。
重叠式堆码
32
(2)纵横交错式
纵横交错式
(3)仰伏相间式 对上下两面有大小差别或凹凸的物品,如槽钢、钢轨等, 将物品仰放一层,在反一面伏放一层,仰伏相向相扣。
仰伏相间式
33
(4)压缝式
压缝式
压缝式
34
(5)通风式
通风式堆码
(6)栽柱式
栽柱式堆码
35
⑦衬垫式 码垛时,隔层或隔几层铺放衬垫物,衬垫物平整 牢靠后,再往上码。 3. 托盘上存放物品 (1) 硬质直方体物品
17
3.2.2 仓库货区布局
一、仓库货区布局的基本要求 1.适应仓储作业过程的要求,有利于仓储业 务的顺利进行。 (1)单一的物流方向 (2)应尽量减少储存物资在库内的搬运距离, 避免任何迂回运输。 (3)最少的装卸环节 (4)最大程度地利用空间
18
3.2.2 仓库货区布局
一、仓库货区布局的基本要求 2.有利于提高仓库的经济效益 (1)货区布局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因 地制宜 (2)平面布置与竖向布置相适应 (3)货区布局能充分和合理地利用我国目前普 遍使用的门式、桥式起重机等固定设备 3.有利于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有效利用 适当的储存单位 储存方法 先进先出 (FIFO) 通道 辅助区域 仓位编号 堆放原则 储存原则 作业核查表
15
储存目标 储存策略 储存形式
确 定 存 储 条 件 空间评估 规划设计 规 划 储 存 空 间 设备选型 成本评估
二、货位管理 货位管理的基本步骤如图所示:
确定位置和作业方式 分区编码 分类编码 地址确认 进行货位编号 电脑分配 人工调整 确定货位分配方式
“五五化”示意图
38
3.2.4
垫垛和苫盖
一、垫垛 垫垛是指在物品码垛前,在预定的货位地面位置,使用衬 垫材料进行铺垫。常见的衬垫物有:枕木、废钢轨、货架板、 木板、钢板等。 1.垫垛的目的 ●使地面平整 ●使堆垛物品与地面隔开,防止地面潮气和积水浸湿物品 ●通过强度较大的衬垫物使重物的压力分散,避免损害地坪 ●使地面杂物、尘土与物品隔开 ●形成垛底通风层,有利于货垛通风排湿 ●使物品的泄漏物留存在衬垫之内,防止流动扩散,以便于收 集和处理 39
26
3.2.3 物品堆码
一、堆码的基本原则 1.分类存放 ●不同类别的物品分类存放,甚至需要分区分库存放; ●不同规格、不同批次的物品也要分位、分堆存放; ●残损物品要与原货分开; ●对于需要分拣的物品,在分拣之后,应分位存放,以 免混串。 此外,分类存放还包括不同流向物品、不同经营方式物 品的分类分存。 2.选择适当的搬运活性 3.面向通道,不围不堵
2.垫垛的基本要求 ●所使用的衬垫物与拟存物品不会发生不良影响,并具有足够的抗 压强度; ●地面要平整坚实、衬垫物要摆放平整,并保持同一方向; ●衬垫物间距适当,直接接触物品的衬垫面积与货垛底面积相同, 衬垫物不伸出货垛外; ●要有足够的高度,露天堆场要达到0.3-0.5m,库房内0.2m即可。 3.垫垛物数量的确定 Qm n l w q Q自 式中:n——衬垫物数量; Qm——物品重量; l——衬垫物长度; w——衬垫物宽度; q——仓库地坪承载能力; Q自———衬垫物自重。
4
二商品储存业务管理的原则 (二)储存业务的具体原则
●仓管员应依物料特征、体积、数量、分库、 分区、分类存放; ●仓管人员应绘制仓库平面图,表明各类商品 存放位置,并贴于明显处; ●各类商品应堆放整齐,标示清楚; ●每月应核对账料,遇账实不符,应及时追查 原因,经公司负责人核准后方可调整; ●仓库应设置相应的消防设备和报警装置;
30
四、货垛设计 设计的内容包括垛基、垛型、货垛参数、 堆码方式、货垛苫盖、货垛加固等。 1.垛基 将整垛货物的重量均匀地传递给地坪;保 证良好的防潮和通风;保证垛基上存放的物 品不发生变形。 2.垛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