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宁省港口体系时空演化分析及驱动机制研究_董晓菲

辽宁省港口体系时空演化分析及驱动机制研究_董晓菲


·28·
地域研究与开发
第 34 卷
锦州港位于渤海西北部,包括笔架山和龙栖湾 2 个 港区,1999 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6],已成为北
煤南运新通道。2012 年,拥有生产性泊位 23 个,其中万
t 级以上( 含万 t 级) 泊位 21 个,完成货物吞吐量 7 355
万 t,集装箱完成 86. 9 万标箱。
近年来,港口 -腹 地 的 空 间 作 用 规 律 成 为 港 口 空 间 研究的重点[20 - 23]。多数学者选择单一港口与腹地的经 济关系作为研究方向,中国港口群发展与区域经济关系
收稿日期: 2013 - 07 - 31; 修回日期: 2015 - 04 - 26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1CJL045 ) ; 中国博士 后科学基金项目( 2014M551117) 作者简介: 董晓菲( 1982 - ) ,女,黑龙江黑河市人,副教授,博士
平的综合指标。0 < r( t) ≤ 1,r( t) 越大说明港口和腹地
子系统间的关联程度越强。
1. 3 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辽宁统计年鉴》( 2001—2011) 、《中国
城市 统 计 年 鉴 》( 2001—2011) 、《中 国 港 口 年 鉴 》
( 2001—2013) 、《大连港总体规划》《营口港总体规划》
集装箱吞吐量 外贸货物吞吐量
人均 GDP 第二产业占 GDP 比重 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进出口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额 实际利用外资额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从业人员比重
GDP 增长率 城市化率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分
析港口与腹地的关联程度,公式为:
ξij ( t)
第3 期
董晓菲,等: 辽宁省港口体系时空演化分析及驱动机制研究
·29·
图 1 辽宁省港口体系演化过程 Fig. 1 Evolution stage of port system in Liaoning Province
表 2 2000,2005,2010 年辽宁港口货物吞吐量及比重变化 Tab. 2 The changes of cargo throughput in Liaoning Province in 2000,2005 and 2010
丹东港位于 辽 东 半 岛 东 部,鸭 绿 江 入 海 口 西 岸,是
距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最近的国际化港口。2012 年,拥
有生产性泊位 40 个,其中万 t 级以上( 含万 t 级) 泊位
21 个,完成货物吞吐量 9 606 万 t,集装箱 125 万标箱。
盘锦港位于辽河入海口,2012 年完成吞吐量 1 756
《营口港“十 二 五 ”港 口 发 展 规 划》《丹 东 港 总 体 规 划 》
《锦州港“十二五”港口发展规划》《葫芦岛港总体规划》
《盘锦港总体 规 划 》以 及 辽 宁 省 交 通 厅 综 合 规 划 处 获 得
的原始数据。
2 港口体系时空演化过程
2. 1 港口体系空间格局变化 基于自然 断 裂 法 以 及 港 口 数 据 获 取 的 可 行 性,以
2000,2005,2010 年为时间基点,以 1 000 万,5 000 万, 10 000万 t 为标准衡量港口规模,运用 Mapinfo 软件绘制 辽宁省港口体系空间布局图展示港口体系空间格局的 演化。2000 年辽宁省港口规模都在 10 000 万 t 以下,吞 吐量排在首位的大连港吞吐量为 9 084. 1 万 t,营口港、 锦州港虽超过 1 000 万 t,但吞吐量分别是大连港的 1 /4 和 1 /10,丹东 港、盘 锦 港 和 葫 芦 岛 港 吞 吐 量 总 和 仅 为 605. 6 万 t。2005 年大连港吞吐量超过 10 000 万 t,营口 港超过 5 000 万 t,与大连港的差距不断缩小,锦州港和 丹东港超过 1 000 万 t,葫芦岛港吞吐量增幅较大,达到 965 万 t。2010 年大连港率先成为 30 000 万 t 大港,营 口港吞吐量也达到 22 500 万 t,辽宁港口体系呈现出两 港“双足鼎立”的发展格局,锦州港和丹东港吞吐量也超 过 5 000 万 t( 图 1,表 2) 。 2. 2 港口体系吞吐量时空集中度变化
摘要: 运用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和灰色关联度计算了辽宁港口体系 2000—2010 年空间格局演化过程,并对驱
动港口体系时空演化的机制进行了探究。研究结果表明: 港口体系由大连港独大演化为大连港与营口港“双足鼎
立”的发展格局; 各类货物的集中度除煤炭、粮食略有上升以外,都呈下降趋势; 与腹地的关联度,大连港由东部向西
式为:
( ) ∑n
I=
i =1
Xi X
2

( 1)
式中: X 为辽宁港口总吞吐量; Xi 为第 i 个港口的吞吐
量; Xi /X 为第 i 个港口的吞吐量占总吞吐量的比重; n 为
港口群内的港口数 。
1. 2. 2 港口-腹地灰色关联特性测度指标。为了测度
港口体系与腹地的经济关系,结合港口群和腹地 2 个区
北部转移,营口港由临近区域向沈大交通线扩散,锦州港由分散向集中演变,丹东港逐步覆盖整个中、东部地区; 自
然及区位条件、腹地经济发展需求、基础设施配套以及外部环境及政策导向驱动了辽宁港口体系时空演化。
关 键 词: 港口体系; 时空演化; 驱动机制; 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3-2363( 2015) 03-0027-07
0 引言
港口体 系 是 港 口 地 理 学 研 究 的 核 心[1]。 国 外 学 者 将港口体系划 分 为 5 个 层 次 进 行 研 究,即 港 口 内 部 体 系、港口- 腹地 体 系、港 口 之 间 体 系、港 口 区 域 体 系 和 整 体港口体系[2]。关于港口空间体系演化的研究由 20 世 纪 50 年代的前集装箱时期关注陆向腹地扩展[3 -5]、海向 腹地因素的引入[6 -7]到 70 年代的后集装箱时期开始对 混合腹地进行研究[8],再到技术创新带来港口体系的集 中化与分散化[9 -10]。可见,国外港口体系的研究比较深 入,在腹地竞 争 机 制、港 口 体 系 演 化 模 式 等 方 面 都 取 得 了重要的成果[11]。中国港口体系的研究大体经历了 3 个阶段: 20 世纪 80 年代为第一阶段,主要研究港口布局 问题,指出港址选 择 综 合 考 虑 地 理 位 置 及 区 域 经 济 基 础、自 然 环 境 条 件、城 市 体 系 中 的 地 位 和 城 市 依 托 度[12 ; -13] 第二阶段为 20 世纪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关注 港口地域组合和港口群的空间结构和功能优化研究,陈 航认为港口相互竞争导致港口地域组合的形成,曹有挥 针对江苏长江沿岸港口群提出加强港口群内等级层次 并与上海港合理分工[14 ; - 16] 第三阶段为 21 世纪初至今, 为应对全球化的新形势,中国学者开展集装箱枢纽港及 运输网络研究[17 - 18],韩增林提出集装箱枢纽港指数和中 转站发展指数的概念,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研究枢纽港优 化布局[19]。
域系统构建指标体系( 表 1) 。
表 1 港口体系-腹地指标体系 Tab. 1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port system-hinterland
指标体系 港口指标体系
腹地指标体系
变量
X1 X2 X3
X4 X5 X6 X7 X8 X9 X10 X11 X12 X13
指标内容 港口货物吞吐量
营口港地处 辽 东 半 岛 中 部,辽 东 湾 西 岸,辖 营 口 港 区、鲅鱼圈港区、仙人岛港区、盘锦港区等。是沈阳经济 区最近的出海口。营口港在 1864—1936 年间曾经一直 处于东北第一大港的地位,随着大连港开埠、南满铁路 的修建以及辽河的淤积,营口港逐渐被大连港取代[24]。 2012 年,拥有生产性泊位 78 个,其中 20 万 t 级泊位 1 个,30 万 t 级泊位 2 个,完成货物吞吐量 3. 01 亿 t,集装 箱吞吐量达到 485. 1 万标箱。
后,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研究,( E-mail) gabbledxf@ 163. com。
的微观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辽宁港口群为研究对 象,运用赫芬 达 尔 -赫 希 曼 指 数 和 灰 色 关 联 度 等 定 量 方 法探究 2000—2010 年辽宁省港口群与腹地的空间演变 规律,并尝试 剖 析 促 进 港 口 群 与 腹 地 发 展 的 驱 动 机 制。 将港口空间体系演化与港口-腹地经济关系有机结合来 考量时空演 变 过 程,尝 试 归 纳 港 口 群 空 间 与 港 口 -腹 地 两大港口地理学研究重点的系统特征,并依托定量的研 究方法丰富港口区位论关于港口与经济区域作用的理 论,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与沈阳经济区两大国家级战略区 域联动发展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域、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 1 研究区概况 辽宁南靠渤海和北黄海海域,海岸线长而曲折,大
陆岸线为 2 178 km,岛屿岸线为 624 km[24],共有大连 港、营口港、锦州港、丹东港、葫芦岛港和盘锦港 6 个 港口,基本形成了以大连港和营口港为主的发展格局。
大连港始建于 1898 年,地处辽东半岛南端的大连 湾内,是中国 主 要 集 装 箱 海 铁 联 运 和 海 上 中 转 港 口,东 北地区最重要的综合性外贸口岸。2003 年国家提出振 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战 略部署以后发展迅速[25]。截至 2012 年,拥有生产性泊 位 206 个,其中万 t 级以上( 含万 t 级) 泊位 93 个,港口 货物吞吐量 3. 74 亿 t,集装箱吞吐量 806. 4 万标箱。
第 34 卷 第 3 期 2015 年 6 月
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