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课 三大改造 ppt课件

第5课 三大改造 ppt课件


2020/10/28
15
改造的形式: 初级(统购统销、加工订货)
高级(公私合营)
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2020/10/28
16
晚白 如果你是上一 天 名工商业抱者, 敲 你愿不愿头意 锣 公私合营痛? 打
哭鼓
2020/10/28
17
相关链接 上海水泥厂
2020/10/28
18
一位资本家这样说:
• “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 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 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 个人人富裕、繁荣昌盛的社 会主义国家。”
1. 一五计划的时间、目的、基本任务?取得 的成就和历史意义? 2.第一届人大的时间、地点、通过的文件? 会后形成了什么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的时间?内 容?性质?
2020/10/28
1
第5课 三大改造
啥叫“三大改造”?
2020/10/28
2
精品资料
三大改造的含义:
什么是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即有代价地 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方式)
2020/10/28
14
相关链接
赎买政策
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 义改造的创举。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 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 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 产资料收归国有。(政策)
8
成果: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 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 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 合作社
2020/10/28
9
2.对手工业改造的背景、形式、性质、成果?
背景: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形式: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性质: 社会主义改造 成果: 到1956年底,90%以上的个
体手工业者参加了。
2020/10/28
10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2020/10/28
11
一二一 公私合营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 财产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 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 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 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 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
公有制不相吻合。
2020/10/28
(C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2020/10/28
24
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
生产合作社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 是 公私合营
2020/10/28
25
12
(1)时间:1954年起
(2)方式: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 表居于领导地位
(3)创举: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4)结果: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2020/10/28
13
相关链接
2020/10/28
19
1956年底,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
和2资020/1本0/28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历史意义?
时 间: 1956年
历史意义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
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指的是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性质:社会主义改造
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
社会主义公有制。
2020/10/28
4
阅读课文P23——26,思考问题,在文中做 好标注,写清提示词。限时10分钟左右。 1.对农业改造的原因、性质、形式、方法、
成果?
2.对手工业改造的形式、性质、成果?
2020/10/28
6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 针是“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原则是“自愿互助”方法是通 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三步走:
互助社——初级社——高级社
时间:1953—1956年
2020/10Biblioteka 287农民结队报名入社
2020/10/28
对入社的牲口合理议价
2020/10/28
▪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步阶段。
21
课堂小结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合作社 合作社
生产资料私有制
2020/10/28
公私合营
公有制 22
课堂小结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2020/10/28
23
反馈练习
•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性质、形式、政
策、成果?
4.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历史意义?
2020/10/28
5
1.对农业改造的原因、性质、原则、形式、 方法、成果?
原因: 土改后,分散经营难以解决水利问 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农产品满 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性质: 社会主义改造
原则: 自愿互利的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