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贫白钨矿选矿试验研究

超贫白钨矿选矿试验研究

Ser i a l N o .497Septe m be r .2010
现 代 矿 业
M ORDEN M IN I NG
总第497期
2010年9月第9期
杜淑华,在读博士,工程师,230001安徽省合肥市。

超贫白钨矿选矿试验研究
杜淑华
(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
摘 要:某超贫斑岩型白钨矿储量大,WO 3含量仅为0.1%左右,采用预先脱硫,常温粗选白钨
矿,白钨粗精经三次空白精选脱除脉石矿物,然后加入水玻璃在高温、高浓度、高搅拌强度下解析 稀释后三次精选,最终可获得钨精矿品位60.31%、回收率83.91%的选矿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此选矿工艺可有效处理该大型超贫斑岩型白钨矿。

关键词:白钨矿;常温粗选;加温精选
中图分类号:TD95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 6082(2010)09 0078 03
某白钨矿属超贫斑岩型白钨矿床,其中含有微
量的钼矿物,开发这种极贫矿物资源要立足于多种元素综合回收,这既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矿山的需要,同时也有利于提升矿山的经济效益。

1 矿石性质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钨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
(%)W O 3M o
Cu
S P
Pb
Zn
0.130.00830.009
1.770.0540.00530.013
CaO C aF 2Fe S i O 2A l 2O 3A s 2.50
0.64
2.37
67.44
9.58
3.65
表2 原矿钨物相分析结果
(%)
钨相钨华白钨矿黑钨矿合计含量0.00880.0960.0260.13分布率
6.73
73.39
19.88
100.00
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白钨矿是矿石中最主要的回收对象,次为黑钨矿、辉钼矿、黄铁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种类多、含量高,主要有石英、绢云母、
钾长石等。

白钨矿的构造主要有浸染型、细脉型和团块状构造,其中以细粒浸染状构造为主。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试验采用先浮硫化矿,再浮白钨矿的原则流程。

为了加强浮选过程中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的选择性浮选,采用碳酸钠作调整剂,水玻璃作抑制剂,731氧化石蜡皂作捕收剂。

试验发现,脉石矿物种类多、含量高是影响白钨矿富集的主要因素,因此在粗选作业阶段对脉石矿物进行有效抑制是重要的,这样
可获得较高品位的浮选粗精矿,粗精矿经过三次空
白精选脱除脉石矿物,使进入解析作业的粗精矿WO 3品位得以提高,是得到高质量的钨精矿的关键所在。

另外,在精选作业中对脉石矿物再进行抑制,
也是一项提高精矿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1,4~7]。

2.1 磨矿细度的影响
磨矿细度试验流程如图1所示,结果见图2。

从图2可知,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钨粗精矿品位逐渐降低。

但是,提高磨矿细度,有利于白钨矿与脉石矿物解离,明显提高钨回收率。

基于该作业为钨的粗选作业,以提高钨回收率为主,综合考虑,试
78
验确定适宜的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0%。

2.2 白钨常温粗选条件试验2.2.1 Na 2CO 3用量试验
N a 2CO 3既可创造易于白钨矿上浮的碱性环境,又可调整矿浆粘度、分散矿泥,还能沉淀矿浆中Ca 2+
、M g 2+
和各种重金属离子,克服水中这些离子
对浮选的不良影响,从而改变白钨矿表面活性[2,3]。

N a 2C O 3用量试验流程如图1,试验结果见图3。

图3 碳酸钠用量试验结果
由图3可知,Na 2CO 3对脉石矿物有抑制作用,随着Na 2CO 3用量增加,钨粗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逐渐增高,当碳酸钠用量为1600g /t 时钨精矿品位和
回收率指标同步达到最大值。

因此确定钨粗选N a 2C O 3用量为1600g /t 。

2.2.2 水玻璃用量试验
水玻璃是浮选白钨时最常用的分散剂和脉石抑制剂,水玻璃用量小,脉石矿物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粗精矿含钨量偏低;水玻璃用量大,则白钨矿受到抑制,钨回收率也上不去[4]。

水玻璃用量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4。

图4 水玻璃用量试验结果
由图4可知,水玻璃用量增加到1000g /t 之前,钨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均快速上升;水玻璃用量超过1000g /t 之后,随着其用量的增加,钨品位略有上升,但回收率却快速下降,综合考虑水玻璃用量选择1000g /t 。

2.2.3 捕收剂731用量试验
目前我国白钨矿浮选用捕收剂大都以731氧化石蜡皂为主。

731用量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5。

由图5可知,731用量增加到500g /t 之前,钨精矿的品位和回收率均快速上升;731用量超过500g /
t 之后,随着其用量的增加,钨品位快速下降,回收率缓慢下降,综合考虑731用量选择500g /t。

图5 捕收剂731用量试验结果
2.3 钨粗精矿精选试验
白钨常温粗选精矿中的含钙脉石矿物的可浮性与白钨矿比较接近,分离难度很大,因此白钨粗精矿
精选就很关键。

对钨粗精矿进行常温精选和加温精选的试验表明,加温精选适合处理该超贫白钨矿。

添加水玻璃后,在高温、高浓度、强搅拌下,白钨矿的浮游特性大大优于含钙脉石矿物,此时再将矿浆稀
释后进行精选可以取得很好的浮钨指标[5]。

根据试验,矿浆温度控制在90 ,保温搅拌1h 效果较好。

在此条件下,按图6流程进行了解析水玻璃用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加温解析水玻璃用量为4000g /,t 此时可使钨精矿品位达到63%以上。

图6 加温浮选水玻璃用量试验流程
2.4 工艺流程试验
试验采用一粗两扫两精流程预先脱硫,脱硫尾
矿经一粗两扫六次精选流程进行白钨矿加温开路试验。

由于该矿原矿品位较低,在进入解析作业前三次空白精选脱除脉石矿物提高钨粗精矿品位,然后加入水玻璃在高温、高浓度、强搅拌下解析稀释三次精选。

在开路流程试验基础上,进行了加温闭路流程试验。

由于前三次空白精选的中矿合并返回至钨粗选作业、其他中矿逐级返回会造成钨粗选作业矿浆发粘难以控制,且药剂集中投放产生 跑槽!现象,致使粗选作业不稳定,指标不理想。

最终选择了中矿逐级返回方案。

为确保进入解析作业的粗精矿品位,减少因中矿返回对其影响,将第三次精选中矿和
79
杜淑华:超贫白钨矿选矿试验研究 2010年9月第9期
解析下来的中矿合并越级返回至第二次精选作业,
闭路流程见图7,闭路试验结果见表3。

图7 闭路试验流程
表3 闭路流程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产率钨品位钨回收率硫精矿 3.430.0571.70钨精矿0.1660.3183.91尾矿96.410.01714.25原矿
100.00
0.115
100.00
试验过程及结果表明,该流程泡沫稳定易于控制,获得了钨精矿品位60.31%,回收率83.91%的理想指标。

3 结 论
(1)该含钼钨矿有用金属矿物含量较低,钼含量为0.01%以下,WO 3含量仅为0.1%左右,但钼钨均有回收价值,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并不复杂,仅仅是钨的精选次数较多。

(2)采用 优先浮硫钼 白钨常温粗选 粗精矿加温精选!的工艺流程,对含WO 3为0.115%的原矿,可获得了白钨精矿含WO 360.31%、回收率83.91%的选矿技术指标。

参 考 文 献:
[1] 梁友伟.贵州某地白钨矿选矿试验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
2010(2):3~6.
[2] 谢 光,吴威松.选矿手册(第八卷第二分册)[M ].北京冶金
工业出版社,1990.
[3] 张树宏.某含钼白钨矿选矿试验研究[J].中国钨业,2007(3):
10~14.
[4] 王国生,管则皋,韩兆元.湖南某白钨矿选矿试验研究[J].矿
产综合利用,2008(3):9~12.
[5] 高玉德,江庆梅,冯其明,等.某白钨矿选矿试验研究[J].金属
矿山,2008(8):52~55.
[6] 赵 磊,邓海波,李仕亮.白钨矿浮选研究进展[J].现代矿业,
2009(9):15~17,26.
[7] 邓丽红,周晓彤.从原次生细泥中回收黑白钨矿的选矿工艺研
究[J].金属矿山2008(11):148~151.
(收稿日期2010 08 12)
80
总第497期 现代矿业 2010年9月第9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