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一级干线机场,东北地区航空运输枢纽,全国八大区域航空枢纽之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桃仙乡距沈阳市中心20公里。
候机楼面积为7万多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605万人次。
它是东北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北方公司(原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深圳航空公司沈阳公司,春秋航空公司,中一航空等航空公司的基地机场,地理位置优越,为辽沈中部城市群2400万人口的共用机场。
以机场为中心,距沈阳市中心20公里,距抚顺、本溪、鞍山、铁岭、辽阳营口等城市均不超过100公里,并通过高速公路与各城市形成辐射连接。
中文名称:沈阳桃仙国际机
场
类别:4E级民用机场地点:沈阳市东陵区航线:114条四字码:ZYTX
候机楼面积:7万多平方米
年运送旅客:
750万人次(2009
年)
通航城市:81座
机场全称: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三字代码SHE
四字代码ZYTX
桃仙国际机场始建于1986年,目前机场拥有两座航站楼,总面积为8.3万平方米;拥有1条长度为3200米、宽度45米的飞机跑道和1条平行滑行道,近机位14个,远机位20个,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750万人次。
随着辽宁经济和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去年,桃仙国际机场年旅客运输量已达86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12.4万吨。
虽然机场近几年增开了多条国内外航线,但目前的航运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地区发展要求,停机坪和航站楼等运营设施早已饱和。
截至2010年7月末,桃仙国际机场共有航线114条,其中国内航线70余条,国际和地区航线40余条。
通航城市81座,其中国内城市50余座,国际和地区城市30余座。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目前每天有210多架次飞机起降,将来将容纳600多架次/日的飞机起降,形成了覆盖东北亚地区的航线网络。
候机楼面积为7万多平方米,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606万人次。
2009年桃仙机场旅客运输突破750万人次,同比增长10.2%。
货邮吞吐量11.2万吨,同比增长9.7%;航班架次6.7万架次,同比增长7.2%。
2009年12月31日21时20分,随着深圳航空ZH9628广州至沈阳航班的顺利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标志着桃仙机场圆满完成了2009年的安全运行和服务保障工作,实现了桃仙机场第20个航空空防安全年,运送旅客突破750万人次。
服务城市:沈阳、抚顺、本溪、鞍山、铁岭、辽阳。
2009年9月,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对T1航站楼进行封闭改造,工程总投资6500万元。
2010年07月05日T1航站楼正式投入运营,改造后的T1航站楼,增加4部登机廊桥和7个机位,并设计190米长的连廊与T2航站楼相通。
T1航站楼改造后,年吞吐能力预计可达180万人次至250万人次左右。
T1、T2两座航站楼同时使用,机场每年承载旅客能力将超千万人次。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准备建设新的航站楼,初步估算投资43亿元人民币,随后还将投资约20亿元启动第二条跑道建设。
目前,新航站楼建设的立项工作已经报送国家发改委审批。
如果顺利,新航站楼将于今年2009年10月底开工建设,2013年建成投付使用。
1、民航班车:由机场发往中华路117号马路湾民航售票处票价15元,40多分钟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