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身瑜伽六段体式

健身瑜伽六段体式

第六级(18式)第 1 式莲花坐坐姿类1.做法(1)山式坐姿。

(2)屈右膝,右脚背置于左大腿根部,屈左膝,左脚背置于右大腿根部,脚跟抵住腹股沟,脚掌心向上,两膝尽量下沉贴地;双手结智慧手印置于两膝上,背部挺直,两肩后展下沉,下颔微收;目视前方。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保持自然呼吸。

3.功效促进骨盆区域血液循环,灵活下肢关节,安定情绪。

4.要点两膝触地,脊柱中立向上伸展,两肩平展。

第 2 式莲花坐伸臂式前屈类1.做法(1)莲花坐。

(2)双手体后十指交握,伸直手臂,延展脊柱;髋屈曲,腹部贴双脚,额头、鼻尖触地,手臂尽量向后、向上伸展。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吸气时延展脊柱,呼气时前屈展臂。

3.功效刺激腹部,缓解便秘,消化不良,灵活双腿及手臂关节,有助于改善哮喘症状。

4.要点坐骨不可离地,背部充分伸展,双手掌根相触,两臂伸直。

第 3 式瑜伽身印式前屈类1.做法(1)莲花坐。

(2)两臂充分内旋,于体后肩胛之间反合掌,指尖向上;髋屈曲,保持背部的平直,将额头、鼻尖依次放落于地面。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吸气时延展脊柱,呼气时前屈伸展。

3.功效伸展背部肌肉,按摩腹内器官,缓解便秘,灵活双腿及手臂关节。

4.要点坐骨贴地,背部充分伸展,双手掌贴合,两肩平展。

无法完成背后合十动作者,可用双手抓住对侧的肘关节替代。

第 4 式单腿捆绑前屈式前屈类1.做法(1)山式坐姿。

(2)屈右膝,脚跟贴近同侧坐骨,脚掌踩地;右臂经体侧向上伸展,经右膝内侧,手臂内旋,掌心向外置于腰部;左手向后抓握右手腕,胸腔上提,延展脊柱,髋屈曲,额头触左膝。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吸气时胸腔上提,呼气时髋屈曲。

3.功效伸展脊柱,缓解背部不适,按摩腹部,促进骨盆区域血液循环。

4.要点腹、胸、额贴向伸直腿前侧,一手在体后抓另一手腕,屈腿一侧的臀部下沉。

第 5 式双角式前屈类1.做法(1)山式站姿。

(2)两脚分开,略比肩宽,十指体后相扣,掌跟贴合,两臂伸直,伸展脊柱;髋屈曲,腹、胸贴向两腿前侧,头部置于两腿之间,两臂平行于地面。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吸气时脊柱伸展,呼气时髋屈曲。

3.功效增强腹部器官功能,促进消化,拉伸肩、胸、背部及腿后侧肌群。

4.要点背部平直,两臂平行于地面,上体贴向下肢,膝关节避免过伸。

第 6 式坐角式前屈类1.做法(1)山式坐姿。

(2)两腿向两侧打开,两手经体侧抬起至头部上方,掌心向前;躯干前屈,直至腹、胸、额及双臂贴地,两手水平打开,以三指抓握大脚趾,脚尖指向上方。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吸气时脊柱延伸,呼气时上体前屈。

3.功效灵活髋关节,拉伸腿部肌群,按摩腹部,促进骨盆区域血液循环。

4.要点头、颈、躯干在一平面内,两腿分开至极限,脚尖向上。

第 7 式半莲花背部伸展式前屈类1.做法(1)山式坐姿。

(2)屈右膝,髋外展,右脚背置于左大腿根部,右手绕过体后抓握右脚的大脚趾;左臂上举至头部上方,左手以三指抓握左脚的大脚趾;脊柱延展,胸腔上提,髋屈曲,腹、胸、额依次贴近左腿前侧。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吸气时脊柱延展,呼气时髋屈曲。

3.功效拉伸股后和背部肌群,提高肩、髋关节灵活度;增强内脏器官的消化等功能,促进脊柱血液循环。

4.要点屈膝腿外侧贴地,腹、胸、额依次贴向伸直腿,背部充分伸展,骨盆中正。

第 8 式弓式后展类1.做法(1)俯卧。

(2)两脚分开,与髋同宽,屈双膝,手抓脚踝,头、胸、双腿同时上提,充分伸展脊柱;目视前上方。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吸气时上提,呼气时后展。

3.功效伸展和强化脊柱,矫正驼背,按摩腹部。

4.要点两膝与肩同宽,胸腔充分打开,头部不可过度后仰。

第 9 式莲花鱼式后展类1.做法(1)双莲花坐姿。

(2)上体后倾,两肘依次落于体后撑地,胸腔上提,头部后仰至头顶触地,双手抓握双脚,保持肘内收撑地;也可将双手合掌延伸至头顶上方,指尖触地。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吸气时胸腔上提,呼气时还原。

3.功效加强大腿前侧肌群的拉伸,伸展腹部,促使血液循环,灵活膝、踝关节。

4.要点两膝触地,胸腔上提,手臂伸直,指尖触地。

患严重颈椎疾病者不宜练习此式。

第 10 式轮式后展类1.做法(1)仰卧。

(2)屈双膝,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膝关节、脚尖指向前方,脚掌踩地,脚跟靠近臀部,双手放于耳旁,指尖朝向双肩;胸腔上提,脊柱充分后展,臀部上抬,两臂伸直,身体呈半圆形。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吸气时胸腔上提,呼气时脊柱后展。

3.功效伸展身体前侧,灵活脊柱,促进血液循环4.要点两脚、两手分开均与肩同宽,脚尖与膝关节均指向正前方,手与脚之间距离尽量缩短,脊柱均衡后展。

患严重腰椎疾病者不宜练习此式。

第 11 式加强扭脊式扭转类1.做法(1)山式坐姿。

(2)屈左膝,左脚置于右膝外侧,脚尖与右膝成一直线,脚掌踩实地面;屈右膝,右脚置于左臀外侧;右手臂经外侧向上延伸,身体向左侧扭转,右腋窝抵住左膝外侧,右手穿过膝窝下方经体后抓握左手腕,背部充分伸展、扭转;转头,目视后方。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吸气时伸展,呼气时扭转。

3.功效加强脊柱的伸展,提高脊柱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按摩腹部。

4.要点一手在背后抓另一手腕,下颌、双肩在同一平面内,脊柱充分伸展;扭转时应保持骨盆稳定,臀部压实地面。

第 12 式莲花肩倒立式倒置类1.做法(1)仰卧。

(2)双臂下压,腹部用力抬起双腿,臀部、背部抬离地面,同时屈肘、与肩同宽,双手掌推送腰背部,使躯干、双腿成一直线与地面垂直;完成全莲花,下颌微收抵住锁骨;目视肚脐方向。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吸气时准备,呼气时双腿向上。

3.功效改善血液循环,加强颈、肩部力量,放松背部肌群,灵活膝、踝关节,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4.要点肘内收撑地、与肩同宽,躯干与双腿在同一平面并垂直于地面,下颌贴向锁骨。

患颈椎病、椎间盘突出和高血压者不宜练习此式。

第 13 式身腿结合式倒置类1.做法(1)仰卧。

(2)两臂下压,腹部用力抬起双腿,臀部、背部抬离地面,两腿越过头顶,脚尖回勾点地;屈双肘、内收撑地,双手推送上背部保持背部直立;屈双膝置于两耳旁,膝关节、小腿、脚背贴于地面。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吸气时背部延展,呼气时屈膝落地。

3.功效加强颈、肩部力量,按摩腹部,放松背部肌群,改善血液循环。

4.要点两肘分开与肩同宽,两膝贴耳,膝关节、小腿、脚背贴地,大小腿成直角。

患颈椎病、椎间盘突和高血压者不宜练习此式。

第 14 式站立抓趾平衡式平衡类1.做法(1)山式站姿。

(2)右膝上提,右手从内侧以三指抓握右脚的大脚趾,左手扶髋保持平衡;伸直右腿,右臂平行于地面向右侧打开,身体保持在同一平面,右髋下沉,两肩后展,两臂成一直线伸直;目视前方。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吸气时上提,呼气时外展。

3.功效提升平衡能力,加强背部、髋部与腿部的肌肉力量。

4.要点肢体在同一平面内,两臂成一直线平行于地面,骨盆中正。

第 15 式侧板单腿伸展式平衡类1.做法(1)金刚坐姿。

(2)身体前倾,两手置于肩下方,两臂、大腿垂直于地面,双腿依次向后伸直,脚尖点地,身体成一直线;右手移向两手之间,右臂支撑,身体转向侧,双脚并拢;右脚外侧支撑于地面,屈左膝,髋外展,左手三指抓握左脚的大脚趾,向上伸直左腿;目视上方。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2.呼吸吸气时伸直上方腿,呼气时回落。

3.功效强化手臂、双肩、背部与腿部的肌肉力量,加强身体平衡能力与协调性。

4.要点身体在同一平面,头、脊柱与支撑腿成一直线。

第 16 式趾尖式平衡类1.做法(1)山式站姿。

(2)屈左膝,左脚背放在右大腿根部,屈右膝下蹲,双手撑地;提踵,前脚掌支撑身体,右脚跟抵住会阴,左膝下沉使左大腿与地面平行,双手胸前合掌;目视前方。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保持自然呼吸。

3.功效增强平衡力和注意力,加强脚趾与脚踝的稳定性,提升专注力。

4.要点臀部落于脚跟上,支撑腿的膝关节指向正前方,脊柱中立并向上延展。

第 17 式秋千式平衡类1.做法(1)全莲花坐姿。

(2)双手置于身体两侧下压,手臂支撑,臀部抬离地面;目视前方。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吸气时准备,呼气时抬起3.功效加强双臂、肩部、腰腹肌群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4.要点双腿与地面平行,尽量抬升,两臂伸直,背部充分伸展。

第 18 式拉弓式其他类1.做法(1)山式坐姿。

(2)上身前倾,双手三指分别抓握双脚的大脚趾,右手拉动右腿上抬、屈膝,右手将右脚拉置右耳侧,左臂、左腿保持伸直;目视前方。

(3)保持几组呼吸,然后还原。

2.呼吸吸气时上提一侧腿,呼气时将脚拉至靠近耳侧。

3.功效消除大腿赘肉,强化脊柱神经,缓解背部疼痛。

4.要点沉双肩,一侧脚贴近耳侧,身体不可大幅度转向侧。

腿部肌腱受伤者应避免做此体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