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设计师陈绍华访谈
法,其实他出钱买的是自己的创意。而广告公司就这样 被客户“强奸”,这是一种悲哀。 记:我知道申奥 标志的设计只象征性地给了你5000元
的稿费,像世界妇女大会邮票和猴票的设计稿酬是不是 要好点? 陈:世界妇女大会的邮票是1995年设计的, 当时国家邮票印制局的设计费是每
枚邮票500元,我设计了四枚一套,总共得了2000元稿酬。 现在邮票的设计稿酬一升再升,成了每枚2000元,比 1995年涨了4倍。我设计
其产品形象、市政形象、城建形象、人文形象、社团形 象等方方面面,使这个民族在二三十年之内迅速重新崛 起,甚至在某些方面赶超了欧美。韩国借1
988年奥运会时提出设计立国口号,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在许多领域里直逼日本。记:深圳建立“设计之都” 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氛围? 陈
:设计与创造是分不开的,人的最大价值就是具有创造 性,“设计之都”真正的意义在于,鼓励和确认人的个 性和创造性,把人的最大价值放到了最重要
纸扇上各施妙招。陈绍华说:“中国风”是一个不卑不 亢的主题,有中国人的自信和气魄在里面。包含中国传 统的哲学理念,有大象无形之气度,也符合
当今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模仿别人是设
计师最大禁忌,用陕西话说是‘吃二馍’。”陈绍华用 这句话作了一个小结。面对记者,他不
想谈自己过去的成绩,更愿意聊一聊设计对社会的价值 和意义,以及深圳建立“设计之都”的根本所在。 因为缺乏设计审美和品味,高学历的“土
儿、可持续发展的类型。 翻开中国短暂的平面设计
史,陈绍华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1984年,陈绍 华在第六届全国美展上凭着一幅《
绿,来自您的手》获招贴画金牌奖。 1995年,第四 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这是中国第一次主办世界 性的大会,身处深圳的陈绍华在最后
关头被推荐设计的四枚一组的邮票,方案出来,一路绿 灯,在一片叫好声中通过,陈绍华从此崭露头角。 2000年,全国征集申奥标志,陈绍华
强心剂,新猴票面市后,票价一路飘红,连翻几个跟头。
完!
品牌设计
的这枚猴票性质特殊,猴票几乎是所有生肖票中最受关 注的,而且是第三轮生肖票的打头炮,一定要一锤定音, 要成功。而且我国的邮市从1997年开
始一直处于低靡状态,邮政总局一直试图借助猴票来激 活邮市。基于这样的背景,所以破例,把这枚猴票的设 计费按现行价涨了五倍,1万元,创了中国
邮票史上设计费的最高纪录。结果猴票一经推入市场, 就产生了轰动效应,预期涨两三倍就不错了,结果涨了 八九倍。 记:在中国做设计师应该难
包子”比比皆是 记者:(以下简称“记”)深圳市
今年提出了“两城一都”的城市定位,要把深圳建成 “图书馆之城”、“钢琴之城”和“设计之
都”,把设计当成深圳的一张“名片”,将深圳打造成 为一个现代化的设计之都。这个消息对设计师来说应该 是一件好事。 陈绍华:(以下简称“
陈”)深圳提出建立“设计之都”,可以说我们二十年 的改革终于触及到了一个最本质的问题,就是审美品位 的现代化,同时也为深圳创造了一个未来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记:那么狭义上“大设计”又指哪些? 陈:
狭义上讲,设计这一概念是跨行业、跨门类的一个综合 性的特殊行业,如果说社会和企业比喻
为硬件的话,那么设计就是几乎涉及到所有行业的最重 要的软件之一。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更是不可或缺的。 它是提升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企业、
一个品牌、一个产品素质的重要成因,尤其是品牌和产 品,它能够赋于其不可估量的巨大附加值,为什么同一 种产品,有摆地摊叫卖的也有在豪华商店里
,不是单靠学历衡量。 记:你所指的“大设计”概 念是什么呢? 陈:这里也还分一个广义和狭义。广 义上讲,其实就是一个“人的现代化”
的问题,“人的现代化”的要素其中有两个重要内容, 即:审美素养和创造能力,或者说,在审美修养控制下 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最近,一个日本设
计师问我,你们“神五”送航天员上天,这么大的一个 成功举动,为什么不好好设计一下视觉系统。作为一个 中国设计师我确有无地自容之感。还有,我
再次一炮打响,设计出他迄今为止认为最满意的作品, 名动全国。设计原作被北京档案馆收藏,作为2008年申 奥001号文物。 2003年1
2月1日,全国首枚防治艾滋病题材的邮票发行,设计者 又是陈绍华。 今年猴票的成功设计,不仅让陈绍华
成为众中央到地方各媒体追捧的新闻人
物,而且也让他成了妇孺皆知的设计师。那张色彩鲜艳、 笑意盎然的笑面猴不仅赢得了百姓的喜爱,而且深受邮 迷的追捧,为一直低靡的邮市注入了一支
计师,没有算过要几年扬一次名,其实都是碰上的。为 什么我会成功?这与我自己对设计的定位和理解是分不 开的。不管是国家委托的也好,还是企业的
委托,我都统统当作客户对待。我一直希望设计的作品 能达到雅俗共赏,设计师不是艺术家,不能孤芳自赏, 也不能完全凭个人爱好,一定要有的放矢,
有目标消费群和受众对象。要结合一定的文化背景、考 虑大多数人的审美层面,结合国际文化走向和现代审美 情趣,综合全面考虑,寻找最佳路线。
? 陈:三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就是《设计立
国》,列举了一些我们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事例,如日本 在战后把设计作为国策之一,从政治、经
济、文化、国家建设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引入设计先导的 理念,强化设计教育,提倡创造学。在实施的过程中, 首先建立起强大的专业化的专家系统,设计
是由这个专家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由国家管理部门制 定完成。令人惊讶的是,日本战后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 展速度突飞猛进,其设计先导的国策辐射到
度、从战略的眼光给予更多的关注、支持和投入。另外, 应当给予那些真正具有学术造诣的、有国际眼光和前瞻 性的各类专家学者一定的话语权和重大决
策参与权甚至拍板权。如果能够做出一些实际可行的举 措,才具有真正的意义。 设计师不是艺术家,不能 孤芳自赏 记:你好像每隔几年就要
发力,1995年为世妇会设计邮票,2000年设计的申奥标 志,今年设计猴票,这三级跳,给你带来哪些不同的人 生感受? 陈:我作为一个设
价格高出十几甚至几十倍的卖?我想说的是,设计是我 们有待于开发的一个巨大的产业。我们发展经济,不能 把眼光仅仅停留在时髦的高科技领域,其实
更大的经济潜力在于那些诸多不起眼的传统制造业通过 优秀的设计和创造,去提升其品牌附加值。否则,我们 永远是一个廉价劳动力的大国,我们的产品
在国外永远是“狗肉上不了正席”。 “设计之都” 真正的意义在于:鼓励和确认人的个性和创造性 记: 你对“设计之都”有什么具体建言吗
设计人:陈绍华
记者打电话联络采访时,陈绍华刚
刚从北京返回深圳,参加完将在今年9月份召开的由全球
顶尖设计师团体AGI举办的年度
大会筹备会,这是中国设计界的一件大事。说起今年的 AGI大会主题,陈绍华说,主办单位清华大学原本提议 “视觉与和谐”,但他认为没有新意,韩
国在三年前的一次设计大会用过类似的主题,陈绍华主 张主题为:“中国风”。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届时,来自全球各地的设计大师们将在中国
们有很多国家一流的科学家发明的高科技产品,从外观 到品牌宣传品视觉上真是惨不忍睹。更离谱的是,许多 名画家不知道如何穿衣着装,自己出一本画
册,封面的字体居然是最缺乏汉字美感的“综艺体”, 搞美术的人不懂美,在国内是非常普遍的,但是我们熟 视无睹。因为缺乏现代意义上的设计审美和
品味,所谓高学历的“土包子”比比皆是。2001年我看 到一张报纸,其中有一个小豆腐块儿,可能很多人不会 注意,或者看了也不会去思考,内容是
的位置。纵观人类发展史,你会发现,凡是崇尚个性、 自由宽松、鼓励创造的民族、国家或朝代,定是兴旺发 达、繁荣强盛的;反之,肯定是落后、衰败
的。 记:你认为建立“设计之都”政府的职能是什 么? 陈:如果仅仅认为深圳有几个平面设计师,包 括音乐和其他文化门类的人才在国内外
上拿了几个奖,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因而把它当成一 个城市形象工程来抓,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我之所以 提“大设计”这个观念,是希望从理论的深
济增长点的先机,市委、市政府关注到设计这个领域的 价值,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对设计师来说,更是一 个鼓舞。我更注重的是从领导到每一个市民
真正认识到设计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以及设计对一个城 市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设计不只是指平面设计,平 面设计只是其中的一个门类,我想强调的是
一个“大设计”观。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层面,就会提 出提高全面素质的要求,但素质不仅是一般文化素质, 不是说一个城市拥有多少大学生或者研究生
记:设计本身都是命题作文,客户的要求非常明确, 这种局限性会影响个人水平发挥吗?你如何解决两者之 间的矛盾? 陈:所以我并不是什么客
户都接。我选择客户关键看他能否在一个层面对话,是 否对设计师的劳动尊重?这种尊重里当然包括价格。现 在存在“甲方现象”,我掏了钱就指手划脚
,完全体现我的意图,有的客户是带着自己的想法和创 意来的,他找设计师不是希望借助设计师的实力和创造 力,只把设计师当成一个匠人,完成他的想
查尔斯送威廉王子上学,学什么?美学史!可见要成为 欧洲贵族的要素是什么?不言而喻。 记:我们从小 就把美术和音乐的教育当作是附属课程,
没有打好根底。 陈:是!我们的教育中只把审美当
成可有可无的附属课程,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说到底, 提倡设计不是文化艺术上的事儿,是关
乎国民素质的大事,也是政府要抓的根本大事,如果想 让深圳在今后的三五十年内有发展的后劲,就应该从娃 娃抓起,这才是建立“设计之都”的最根本
在哪里? 陈:设计师的思维一定要创新,你先创作
了这种形式,别人模仿你就是抄袭,其实设计就跟申请 专利一样。在创作和表现方法上,你不去
占领,迟早有人占领。你得不断创造发明、强调深化、 才能占领高地。为什么中国的设计师难呢?别人比我们 早走了几十年,我们一直在追赶,追的过程
中很有可能无意踏上别人的脚印,这是免不了的。 陈绍华无疑是国内平面设计师中的领军人物,隔几年就 有一次大的爆发和亮相,属于那种很有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