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男权社会统治下的女性悲歌——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喧哗与骚动》的女性形象

男权社会统治下的女性悲歌——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喧哗与骚动》的女性形象

(二) 父权社会压力下的堕落 社会女性主义者关注的是女性的 历史、女性的受害者和被动的经历。 传统的女性角色是无用的,因为它是 由男权社会的男性创造的,并且有性 别偏见和歧视。妇女应该勇敢地突破 传统固定角色的桎梏,挑战建立在父 权法律基础上的社会规则和道德规 范,为自己的权利和社会地位而斗争。 与她的母亲不同,她充满了活 力,敢于反抗男人强加给女人的不合 理枷锁。在卡迪身上,我们看到新一 代的女性在为了自己的生活与旧规则 作斗争。一开始,卡迪是一个充满希 望的真正的女战士。她不愿意被动地 成为一个传统的受害者,她试图寻找 自己的身份和尊严。她总是一个国 王、一个巨人或一个将军。在她祖母 的葬礼上,只有她敢爬上那棵树,看 看她抽屉里的泥巴是怎么回事。福克 纳所描述的如此动人而生动的画面给 所有的读者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此 外,在新女性的觉醒的影响下,她声 称自己和她的兄弟一样享有平等受教 育的权利。 尽管她勇敢、努力地奋斗,但是 孤独的战士在强大的传统面前显得苍 白无力。最后,卡迪开始了她的自我 毁灭和堕落之旅。在卡迪的堕落过程 中,南方父权社会的力量起到了“有 效”的作用。她出生在一个极其传统
对女性主义者来说,家庭和社会
河 南 农 业 2018 年 第 11 期(下)
56 H E N A N N O N G Y E
学术探讨
XU E SHU TA N TA O
教育的平等机会是他们的基本目标之 一。因为教育是男女平等的一个重要 因素,它保证了女性的经济独立和能 够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和婚姻。在 《喧哗与骚动》 中,由于社会对男孩和 女孩的双重标准,卡迪失去了在外接 受教育和工作的权利。她是康普顿家 族唯一的女儿,卡迪不能像昆廷那样 幸运地进入哈佛。当她强烈的好奇心 无法得到满足,她的活力无法释放 时,她变得焦躁不安也就不足为怪 了。然而,当她在没有他人正确引导 的情况下去爱艾姆斯的时候,所有人 都开始责备她了。除此之外,由于缺 乏足够的教育,她无法在经济上独 立。在被丈夫抛弃、被母亲流放之 后,她的堕落是不可避免的。
一、女性主义和福克纳的女性人物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女性运动的 兴起,女性主义成为西方文学批评的 新力量。女性主义者关注的是所有女 性的边缘化,并认为我们的文化是男 权文化。女性主义批评人士普遍认 为,她们的目标是揭露父权社会以及 其产生的偏见,不断发现和重新评价 女性文学作品,并检查社会、文化、 文学、文学批评和性心理背景。我们 知道,女权主义批评的第一个目标是 重新审视男性作家的作品和暴露在以 男性为主导的文化中女性受到的束缚 和压制。因此,以这样的理论目标为 基础,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来分析 《喧 哗与骚动》。 如果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 个哈姆雷特。谈到福克纳对女性的态 度时,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厌恶 女性,同情女性或女性医生。抛开这 些差异,本文将结合南方文化和父权
在一定程度上,卡迪在故事中叙 事 的 缺 席 具 有 象 征 意 义 。《喧 哗 与 骚 动》 的 其 中 三 章 由 她 的 三 个 兄 弟 讲 述。主要是围绕着卡迪,以及她的性 觉醒、怀孕、婚姻、婚姻失败、无父 的婴儿和流亡对家庭的影响。一个从 来没有出现过并没有为自己说话的重 要人物,只是存在于她兄弟的记忆 中。她所体现的令人钦佩的品质和康 普顿的荣耀已经过去了,她就是过 去。更重要的是,她的缺席象征着南 方妇女的状态:没有本体,没有身 份,没有声音,被其他人定义、描述 和解释。我们可以说:她只是一个象 征,而不是一个身份。通过这种艺术 叙事,作者揭示了南方社会对女性的 普遍态度。父权社会的双重标准无处 不在。
社会解读福克纳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二、康普顿太太:受害者和他人
的迫害者 从女性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康普
顿夫人是最具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她 深受男权文化的影响,没有一点叛逆 的意识,一生都掌控不了自己的命 运,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她就 像一个影子,过着由古老的传统和规 则决定的生活。她的精神和人性的扭 曲便是最好的证明。她被男权主导的 社会和清教主义同化,成为了男权文 化的忠实信徒。作为一个由传统南方 观塑造的女人,她的温柔和自然的爱 被完全压抑了。一般来说,对于一个 正常的家庭,妻子和母亲应该是爱的 来源和象征。相反,她是一个冷酷、 虚伪、自私的女人,总是为她的丈夫 和孩子们感到惋惜和抱怨。
教学育术管探理讨
XU E SHU TA N TA O
男权社会统治下的女性悲歌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 《喧哗与骚动》 的女性形象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王巧丽
摘 要: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试分析 《喧哗与骚动》 中三个悲剧女性角色。以在传统的男性占主导的社会中女性的痛苦和遭遇为主 要关注点,对这部小说的详细解读,可以得知她们所生活的男权社会制度是女性悲剧的真正根源。
因此,这样一个无爱的家庭导致 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昆廷的自 杀,卡迪的堕落,杰森的贪婪,本吉 的悲惨遭遇,以及康普顿的虚无主义 和死亡。或多或少,康普顿太太都应 该对这个南方大家庭的衰落负责。
此外,作为一名受到父权文化制 度迫害的女人,她是没有能力去爱、 同情和正常生活的。更具有讽刺意味 的是,她并没有打算与不公平的命运 作斗争,而是忠诚地支持这样的传统 和习俗。在过去的几千年里,康普顿 夫人只是众多没有自己真实身份的受 害女性中的一员。
关键词:男权社会;女性主义;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威廉·福克纳是现代文学史上最 重要的美国作家之一。《喧哗与骚动》 是他的南方传奇之一,得名于莎士比 亚的 《麦克白》。它是福克纳小说中最 好的一部,在哲学、心理学、种族主 义以及文化等方面已经成为许多批评 家关注的焦点。它讲述了一个女人在 古老的南方清教徒和父权社会中堕落 的故事。本文将关注小说中的主人公 和其他几个女性角色,并从女性主义 的观点揭示出南方圣洁女性观和父权 社会所但仍然注定劫数难逃
(一) 在男权文化的双重标准下挣 扎和受害
在当时的父权社会中,一个根深 蒂固的观念占据了主导地位:女性天 生不如男性。因此,社会对男孩和女 孩的期望是不同的:女孩应该呆在家 里,男孩被鼓励出去做一些更重要的 事情。在这样一个想法的影响下,卡 迪被家庭和社会认为要成为一位淑 女。尽管她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渴望一 种新的美丽的生活,但是她的这种想 法不被人们接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