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毕业论文

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毕业论文

计量经济学实验报告姓名 xxxx 学院2011年10月消费与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摘要】首先,我综合了几种关于收入和消费的主要理论观点;进而建立了理论模型。

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 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

最后,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稳定繁荣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均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其主要表现在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

联系我国“九五”期间的情况看,政府为加快经济发展所使用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收效明显,各种金融资产的利率也多次下调,其结果使大量储蓄直接转化为投资,将后期消费转化为当期消费,大大激活了商品市场,使其流动性增强。

投资的增加促使了商品的多元化快速发展。

90 年代中期以来,短缺经济现象在我国基本消失,价格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开始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市场供不应求的商品已很少见,供过于求的商品不断增加,价格开始出现持续下降。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高,消费量大,商品化程度高,其消费对农村居民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在消费结构的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而研究分析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特征,对拓宽消费品市场渠道,确定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和正确引导居民消费方向,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在从计划向市场转型的过程中,人民的消费水平、结构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90 年代后期我国更是首次出现了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的状况,影响我国消费的因素就更成了一个热点问题。

针对这种现象,本文收集了我国“九五”期间首年和末年各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截面数据,并加以实证分析及比较对比分析,分析我国“九五”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理论陈述<一>.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消费与收入决定关系的有关理论假说 (一)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c ()f y =对于 APC=C(y)/y MPC=C '(y)有0()1,C y C '<<(1)即会随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但其增量小于收入增量。

(2)()(),()C y C y MPC APC f y '<<即 由(cy)/y APC C '=,可知2()()()()()C y C cy d APC C y y C y ydy yy'-'--==有()/0d APC dy <,即收入的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绝对收入假说下的消费函数通常采用线性形式,0C a by a =+>,01b <<,此时MPC=b APC=ab y+,函数c a by ≠+符合假说0<MPC<1和MPC<APC (二)杜森贝利相对收入假说1.由于消费的示范效应,消费支出不仅受消费者自身收入影响,而且受他人消费支出和收入影响。

2.由于消费的棘轮效应,消费支出不仅受消费者当前收入影响,而且受他过去收入和消费支出影响,尤其受具高峰时期收入和消费支出影响。

即20()C y a by b c =++ 120,01,0a b b ><<>0c 表示过去最高消费水平,对APC 有C/y=00(/),0y f y y f '<其中表示过去最高收入水平。

(三)弗里德曼持久性收入假说该假说把收入y 分解为持久性收入py 和暂时性收入ty ,把c 分解为持久性消费p c 和暂时性消费t c ,有=y ,p t p t y y c c c +=+ 假定:1.(y )=y y =t p E E 从而(-)02、1,p p c k y u =其中k=k(r w ),k 是由利息率r ,消费者非人力资本财富w 其他因素u 决定的,认为k 通常是相对稳定的常熟。

p 3y ,y cov c y cov y cov c y ct c =c c c c t t t t t t t t p p t t p p p c c y c 、与,与与不相关,即()=0,(c )=0,(,)=0,从而E ()=0,因此E()E (+)=E(),进而有E ()=kE(y)=k y 。

所以:消费函数2121c()0,101t p t y a b y b y a b b b =++>=<<<不清,在假设下,函数形式12p t c a b y b y =++成为费里德曼持久性收入假说消费函数的修正形成或弱形式。

〈二〉.有关消费结构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一)消费结构是消费者为满足不同方面的需要,用于不同方面的消费支出在总 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关系。

它是居民消费行为的重要内容。

消费结构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又反过来对生产力发展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研 究居民消费结构,对于正确引导消费,实现消费结构合理化,为产业结构调整提 供理论依据,以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西方经济学家对消费支出的分类,一般有以下3 种, (1) 按吃、穿、住、用划分;(2) 按消费对象基本属性划分,分为非耐用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劳务 (3) 按消费的社会功能分为生理消费和社会消费。

消费结构变化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其中志决定作用的是人均收入水平。

恩格尔定 律揭示了两者的关系,用恩格尔系数=100%⨯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作为衡量个人家庭消费结构,以至一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指标,也成为衡量富国、穷国的标准,一般也随着收入的增加,恩系趋于下降。

(二)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看,消费结构变化一般规律可概括为四个转化 (1)从自给性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向商品性消费结构转化。

(2)在商品性消费结构中,吃为主的消费结构向穿用为主的消费结构转化。

(3)由物质性消费为主向精神和劳务性消费为主的结构转化。

(4)由商品消费结构向产品性消费结构转化。

(三)消费结构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不同阶段性特点,是由生产力发展的 不同水平决定的。

低级阶段特点是以吃穿两项占绝大比重,中级发展阶段吃穿退 居次要地位,耐用消费品占主要地位;高级阶段上物质生活消费退居次要地位, 文化精神生活消费上升为主要内容。

(四).城镇居民消费模型的建立与估计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线性支出系统”或“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xtendedLinearExpenditureSystem 缩写为ELES)建立模型。

线性支出系统是英国经济学家斯通(R ·stone)于1954 年提出的,是用效用函数直接推导出的一种较为复杂的需求系统研究(也称消费结构研究)。

1973 年经济学家路迟(C ·Lluch)在线性支出系统基础上作了两点改进,又提出了扩展线性支出系统。

ELES 用模型表示为PiXi=PiX0i+α*i(Y-ΣPiX0i) i=1,2,…,n;0<α*i<1Σα*i<1式中:PiXi ——第i 种商品人均消费总支出额;PiX0i ——第i 种商品基本需 求量(最低限度消费量);Y ——人均可支配收入;ΣPiX0i ——人均基本需求总支 出; α*i ——第i 种商品的边际消费倾向;1-Σα*i ——边际储蓄倾向。

模型可解释为:给定居民的收入水平Y,他们首先购买各种基本消费品PiX0i 。

三、相关数据收集在进行实证分析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应是能够度量收入对消费倾向的影响的指标。

在收入指标和消费倾向的选择上,我所用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所设模型的样本容量为30 个左右,对于一元回归分析计算要求和目已经足够了。

表一.1999 年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生活费支出表二.1995 年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生活费支出四.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我建立了下述的一般模型:Yi= +β X+Ut (i=1,2,3,4)其中Yi ——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第i 种物品消费C——常数项β——代定参数X ——各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收入Ut ——随即扰动项。

五、模型的求解和检验我分别利用EVIEWS 软件,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及统计检验,并针对其中有自相关和异方差影响的方程,进行修正后再来估计参数。

各方程如下:Y1= 28.26117+0.341614X (0.229796) (16.93639)2R =0.908162 F=286.3414 DW=1.342728 Y2= 359.6067+0.02296X (4.524146)(1.688777)2R =0.08998 F=2.851967 DW=1.697139 Y3= 52.46606+0.032013X (1.118259)(4.240647)2R =0.382757 F=17.88309 DW=1.304749 Y4= 17.45969+0.0.034105X A(0.281288)(3.350183)2R =0.279032 F=11.22 DW=1.46219 〈一〉.经济意义的检验从经济意义上来说居民消费支出应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边际消费倾向MPC 应满足0〈 MPC 〈 1 ,根据OLS 回归所得:1β=0.341614,2β =0.022016, 3β=0.03263, 4β=0.034105,均大于0 小于1,所以模型的参数估计是符合经济理论的。

β是样本回归方程的斜率,它表示我国城镇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说明年人均iβ元用于消费支出,C 是样本回归方程的截距,它可支配收入每增加一元,将有i表示不变可支配收入影响的自发消费行为,其符号与大小均符合经济理论和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

〈二〉、统计推断的检验(一)收入对食品支出的影响2R=0.908162 说明总离差平方和的90.8163%被样本回归直线解释,仅有不足10% 未被解释,因此样本回归直线对样本的拟合优度是很高的。

t=16.93639 查表t0.05=2.045 t>t0.05 n-2=29,说明收入增加对食品支出影响显著(二)收入对衣着支出的影响2R=0.08998 模型整体拟合优度较差t=1.688777<t0.05 说明收入增加对衣着支出影响不显著(三)收入对医疗支出的影响2R=0.382757 模型整体拟合优度较差t=4.240647>t0.05 可支配收入对医疗指出有显著影响(四)收入对住房支出的影响2R=0.279032 模型整体拟合优度较差t=3.350183>t0.05 可支配收入对住房支出有显著影响〈三〉、计量经济的检验(一)多重共线性检验因为在我的模型中只涉及一个解释变量,所以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二).异方差性的检验运用Goldfeld-Quandt 检验,将的样本观测值按升序排列,的样本观测值按原来与的对应关系排列,略去中心约1/4 即8 个样本观测值,将剩下的22 个样本观测值分成容量相近的两个子样本,每个子样本观测值个数分别为12,10,将所得结果列表如下:查表知F(10,10)(0.05) =2.98,经比较,发现y1 与y2 存在异方差性,y3 ,y4 不存在异方差性用加权最小二乘法WLS 进行修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