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体格检查
– 瞳孔:形态、大小,两侧是否等大等圆。直径 3~4mm。﹤2mm瞳孔缩小;﹥5mm瞳孔扩大 。
• 光反射:(直接、间接) • 调节、辐辏反射:先向远处看,然后注视放在眼前
仅数厘米远的物体应出现眼球内聚,瞳孔缩小
2020/4/3
(三) 眼底
• 检查方法
– 不扩瞳情况下用眼底镜观察视神经乳头边缘,形态,色泽 ,动静脉比例,及视网膜的情况
– 一侧副神经或核受损时,该侧肩下垂,耸肩无力,且头 不能或无力转向对侧,见于副神经损伤和颈椎骨折等
– 一侧副神经核以上部位损伤时,仅有对侧肩下垂和耸肩 困难,而转头正常,见于脑外伤、脑肿瘤和脑血管疾病
2020/4/3
十、舌下神经
• 功能:支配舌肌运动 • 神经核:位于延髓并受对侧大脑皮质运动区支配 • 检查方法:
运动功能检查 (3)
• 肌张力检查
– 检查方法:病人在完全放松情况下握住病人的肢 体以不同速度和幅度来回活动,注意所感到的阻 力。
–异常表现:
• 肌张力高: – 折刀样:见于锥体束病变 – 铅管样:见于锥体外系病变 – 齿轮样:见于帕金森氏病
• 肌张力低
2020/4/3
运动功能检查 (4)
• 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
(1)痛觉:用大头针轻刺皮肤,每次轻重程度尽量一致 。
(2)触觉:用棉絮在皮肤上轻轻掠过。
(3)温度觉:冷水0-10℃,温水40-50℃交叉地接触病 人皮肤。
• 深感觉
–位置觉:检查者以5°左右的幅度,轻轻移动病人的手指和 足趾关节,请病人说出移动方向。
–振动觉:将128赫的音叉振动后置于骨隆起处,让病人说出 202振0/4/动3 的感觉和持续时间
• 临床意义
– 视神经乳头隆起、水肿、边缘模糊不清,静脉淤血和迂曲 ,并可见火焰状出血称为视乳头水肿,见于颅内肿瘤、脑 部蛛网膜粘连及颅内出血等使颅内压升高的疾病
– 如视乳头苍白,边缘清晰者,为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见于 球后视神经炎或肿瘤直接压迫视神经等
– 视网膜动脉变细反光增强为视网膜动脉硬化 – 视网膜出血见于高血压和出血性疾病
• (一)视力:
– 远视力:用标准视力挂表 – 近视力:用近视力表 – 数指及手动:当患者视力减退到不能准辨认视力 表上最
大字体时,可让病人在一定距离内辨认手指的数目,再次 之辨别手是否动 – 光感:当病人不能分出手动,请他分辨亮与暗,如无光感 则为完全失明。
2020/4/3
(二)视野:
• 检查方法
• 下肢:髂腰肌,股四头肌,股二头肌,胫前肌,腓肠 肌,伸、屈趾肌。
–六度分级法
• 0度:无肌肉收缩活动 • 1度:可看到或触到有肌肉收缩活动,但无关节活动 • 2度:所产生的动作不能胜过其肢体的重力 • 3度:可抵抗地心引力而活动 • 4度:稍能抵抗检查者的阻力 • 2020/4/3 5度:正常肌力
、感 觉、病理征、小脑体征。
2020/4/3
意识状态
• 清醒:对外界有正常的反应,对周围环境有良好的定向力, 对
事物有正确的判断力。
• 嗜睡:一种病理的睡眠状态,能被轻刺激或言语唤醒,醒后能
回答问题并能配合体检,但刺激停止后,又复入睡。
• 昏睡:需强刺激或高声呼唤才能唤醒,醒后能作简单、模糊的
回答刺激停止后又进入昏睡。
2020/4/3
八、舌咽及迷走神经
• 功能:舌咽神经司舌后1/3和咽部的一般感觉和味觉 ,并支配软腭和咽肌的运动;迷走神经司咽喉的感 觉和运动
• 神经核:位于延髓 • 检查方法:
– 运动:观察声音有否嘶哑,带鼻音,有无饮水咳呛,观 察悬雍垂及软腭的活动情况。
– 反射:咽反射 – 味觉:舌后1/3味觉为舌咽神经支配。
2020/4/3
记忆思维情感智能
• 精神状态:
– 有无感情淡漠,沉默欣快,兴奋躁动,情绪不稳,幻 觉、错觉,妄想,抑郁,焦虑.
• 记忆力:
– 包括远事记忆、近事记忆、即刻记忆(树、钟、车)
• 定向力:
– 包括对时间定向、对地点定向、对人物定向
• 计算力:
– 可让病员做些简单的心算,如从100连续减7。(储存 )
• 判断力:
– 让病员区别一些词义、如矮子和小孩有什么不同,鸡 2020/4/和3 鸭的外形有什么不同等。
言语障碍
言语障碍有二种情况,一种是由构音困难造成,另一种 由于大脑半球特定部位受损而造成的。
1、构音障碍:常伴的神经症状如不自主运动,舌肌萎 缩,软腭活动障碍等。(苦、 吐、 浦)
2、失语:
• 运动性失语:能听懂但说不出,部位左额下回后部。 • 感觉性失语:能说但不能理解别人讲的话,部位左颞上回后
–运动:请病人咬牙,触摸双侧咀嚼肌,张口观察下颌有否 偏斜
–反射:
• 角膜反射、下颌反射
• 临床意义
– 在三叉神经有刺激性病变时,可在三个分支的出面骨孔即 眶上孔(眼支)、上颌孔(上颌支)和颏孔(下颌支)处 有压痛点,按压时常可诱发疼痛,又称触发点、诱发点。
– 三叉神经痛常见的病因有牙根脓肿、龋齿、鼻窦炎或下颌 关节病变、颅底损伤、肿瘤等
感觉功能检查
(2)
• 复合感觉:
–定位觉:用手指指出被触部位,正常不超过1cm。 –二点辨别觉:测出能区别出二点的最小距离。
–图案觉:用钝物在皮肤上画简单图形,请病人识 别。
–形体觉:凭着手抚摸一种物体,讲出该物体形状 、内容
2020/4/3
运动功能检查
(1
)
• 随意运动功能检查
– 定义:随意运动是指受意识支配的动作,由骨骼 肌收缩来完成
• 昏迷:
– 浅:对疼痛刺激尚有反应,眼球有浮动,角膜、瞳孔、吞咽 咳嗽反射存在。
– 中:重刺激有反应,腱反射消失,光反射迟钝。 – 深:对任何强烈刺激均无反应,眼球固定,反射消失,生命
中枢机能也减低。
2020/4/3
其他意识障碍
• 谵妄:意识水平下降,精神状态更不正常,不能 与周围环境建立正确的接触关系,定向力丧失, 有错觉幻觉,常躁动不安。
• 临床意义:
– 真性球麻痹见于脑干脑炎、多发性神经炎、脊髓麻痹见于两侧脑血管病变和脑炎等
九、副神经
• 功能:支配耸肩和转头动作的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 • 神经核:位于延髓和颈髓上段 • 检查方法:
– 转颈,耸肩检查胸销乳突肌和斜方肌肌力。
• 临床意义:
• 检查方法
– 眼睑:注意两侧眼裂是否对称,有否眼睑下垂,正常人上睑 边缘复盖角膜上部1-2毫米
– 眼球:观察有无前突或下陷 – 眼球活动或眼震:嘱头不动,眼球随检查者手指上下左右,
各方活动时有否眼球不自主有规律来回运动――眼震(眼震 可分为水平,旋转和垂直相)
2020/4/3
三、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1 )
2020/4/3
四、三叉神经
• 分布
– 第一支(眼支)的感受器 分布于下额部、上眼睑、
1
角膜和鼻部
– 第二支(上颌支)的感受
器分布于下眼睑、上颌、
2
颊部和上唇
3
– 第三支(下颌支)的感受
器分布于下唇及下颌部
2020/4/3
三、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1)
• 功能:支配眼外肌的运动,动眼神经还能支配提上睑 肌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
2020/4/3
七、听神经
• 功能:包括耳蜗神经(司听觉)和前庭神经(司平 衡)
• 感受器:位于内耳 中枢:位于大脑颞叶 • 检查方法:
– 林尼(Rinne)试验 – 韦伯(Weber)试验 – 前庭神经功能检查:病人直立,两足并拢,两手向前平
伸,观察病人睁眼、闭眼时能否站稳
• 临床意义:
– 传导性耳聋 – 神经性耳聋
2020/4/3
动眼、滑车、外展神经 (2 )
• 临床意义
• 动眼神经麻痹见于颅底肿瘤、结核性脑膜炎或脑出血合并脑疝
• 颅内高压时可出现双侧外展神经麻痹
• Horner综合征见于一侧脑干或颈交感神经节病变
上斜肌
上直肌
外直肌
下斜肌
2020/4/3
内直肌 下直肌
五、三叉神经
• 检查方法
– 感觉:检查面部两侧第Ⅰ、Ⅱ、Ⅲ支配区及面中间和周边 的痛温触觉。
– 中枢性瘫痪包括皮质型、内囊型、脑干型、脊髓 型四种,其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见下表:
肌张力 肌萎缩 反射 病理反射
2020/4/3
中枢性瘫痪 增强 无 增强或亢进 有
周围性瘫痪 减弱或消失
有 减弱或消失
无
运动功能检查 (5)
• 不随意运动检查 即不自主运动检查:随意肌不自 主地收缩所发生的一些无目的的异常动作。
2020/4/3
六、面神经
• 功能:主要支配面部表情肌和分管舌前2/3味 觉
• 检查方法:
– 运动:嘱病人做皱额,闭眼,露齿,鼓腮及吹口 哨动作。
– 味觉:检查舌前2/3的味觉。
• 临床意义:
– 面神经麻痹分中枢型和周围型,中枢型常见于脑 血管病变、肿瘤或炎症等;周围型可由寒冷刺激 ,耳部或脑膜感染、听神经纤维瘤等引起
– 检查法:分主动法和被动法
• 主动法是病人做主动运动,以观察其肌力和活动范围
• 被动法是医师给病人某肢体以适当阻力让其抵抗以测 定其肌力
• 为了了解各肌肉收缩时的强度,便于分析和观察疾病 ,常用六级分级法以记录肌力大小
2020/4/3
运动功能检查 (2)
• 肌力检查
– 检查部位
• 上肢:三角肌,肱二、三头肌,伸、屈腕肌,握力, 对指肌力。
– 让病人伸舌,观察伸出方向和有无舌肌畏缩
• 临床意义:
– 周围性舌下神经麻痹见于多发性神经炎和脊髓灰质炎 – 中枢性舌下神经麻痹见于脑外伤、脑肿瘤和脑血管疾患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