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话题作文类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个“头”字,含义万千。
头一天,头等,头一件……勇于创新,总不免“万事开头难”;面对失败,又何妨“从头再来”……。
请以“从‘头’说起”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写作指导】这是一个以独词字形式为话题的命题作文。
面对一个“头”字,不少同学会感到无处落笔。
写成记叙文?还是写成议论文?一时茫无头绪。
是啊,若是选择记叙文,那就得有一个非常适合表现“头”字的具体事例。
对照话题中给出的材料提示来看,能不能以某一次失败为起点,以表达“从头再来”的立意?这样思考是可以的,只不过所写的立意会给阅卷教师一种“意料之内”的感觉。
“呵呵,又是一个从头再来的故事啊!”因为这样的构思,无法逃避失败后东山再起的套路。
因此,要给阅卷教师以“出人意料”的构思效果,就必得独辟蹊径,排除这种常规思路。
如果换一种表达方式行不行呢?看看写成议论文效果怎么样。
要写成议论文。
首先就要选好一个“意”。
这个“意”也就决定了构思的思路走向。
前面不是说“从头再来”吗?那么我们不妨就这个立意基点来发散。
这时我们需要调动的就是对自己的思维变通训练的积累了。
假如我们平时注意采取一些发散性思考方式的训练,那么,我们这时候就完全可以采用“逆推”的方式来思考。
于是我们就产生了这样一些追问,从头再来容易实现吗?为什么许多人失败以后就一蹶不振了呢?为什么有的人屡屡从头再来,却屡屡失败呢?难道是什么冥冥因素在操纵着我们的行为吗?这样一发问,我们的思考天宇就开阔起来了。
以“为什么从头再来往往难以实现?”为例,我们就可以作一番分析和判断,找出个中原委,提出个一二三出来:①从头再来往往只是人们的一种愿望表达而已,与付诸行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从头再来往往只是旁观者对当事人的安慰词罢了;②从头再来不仅仅需要勇气和魄力,更需要一种深刻的反省与自我批判能力,不少人失败了以后,不是从自我找原因,而是怨天尤人,这样的心态,纵使有冲天的从头再来的豪气,也难以真正落实自己的宏愿;③人的思维具有很强的惯性定势,当他失败了以后,如果没有征服自我超越自我的坚强不屈的意志和毅力,往往只是把从头再来按照过去的老路再走一遍,这样一次次地重蹈覆辙,经受一次次的失败打击,他的信心也逐渐泯灭了。
从头再来最后也化成了泡影。
你这样调动平时的思维训练积累,分析出来的观点岂不比单纯地以失败了再从头来的记叙所带出的观点要新颖些?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郑国有一个人在一棵树下避暑,他随着阳光变化和树影移动,挪动自己的席子,以此来纳凉。
等到黄昏时,他又把席子挪到树下。
月亮出来了,他又按照月光和树影的移动,挪动席子来避免露水淋湿衣服。
结果露水照样淋湿了他的衣服,他仍然随着月下的树影移动自己的席子,衣服越来越湿……郑人用“纳凉”的办法“防露”历来被当作笑柄。
其实生活当中,与郑人思维方式相同的人并不少见,当然也有许多人的做法正好与之相反。
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哪些与“变”相关的人和事,你是怎样认识“变”的,请以“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变”是材料的基本内容,基本意思是“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
大千世界,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写作时可就人、事、物、理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写深写透,只要与“变”相关就“符合题意”。
要学会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世界(包括人、事、物、理各方面),在我们的生活中,“变”的结果可能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但它比起思想僵化,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总是一种进步。
“文章合为时而著”,写“变”这话题,要在思想上、意识上、精神上、风貌上表现出新时代气息,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求进步,求发展,求创新。
思维品质和生活经验不同的考生可以分别从以下三个角度来思考这一命题。
①生活型思路:写一个人的变化,可以写由“好”变“坏”,也可以写由“坏”变“好”,要揭示出这种变化的“根源”,给读者有益的启发;或者从一个小的视角写社会生活的变化,可以写物质生活,也可以写精神生活,要能够把握社会生活发展变化的正确方向,做到观点正确,思想健康。
②哲理型思路:客观环境变了,郑人的主观意识和行动却不能随之变化,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淋湿衣服”是必然的。
寓言本身的寓意在于提醒人们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推进事业的发展。
写作时从哲学的角度切入,文章会显得深刻,富有思想的张力。
③生活型思路大多是从纵向切入,如果换一种思路,从横向切入,从契诃夫的《变色龙》、蒋子龙的《看护》等小说中获得启发,描写某人或一些人面对领导与群众,或面对地位有变化的同一个人的前后态度的变化,针砭世相,解剖人生。
这种写法能避开常规,容易写出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
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野地的老虎自由自在,他们互相羡慕对方的自由或安逸,最后互换位置,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
一只因饥饿而死,一只因忧郁而死。
从笼子走出来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看不到,而感觉到别人的幸福很耀眼。
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请以“认识幸福”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体验、见闻、认识,也可以编故事、寓言等。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不少800字。
【写作指导】因追求生活方式和生活的处境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也各有千秋,写此类话题一定要立足自己的现实,用你自己的独特的思维去发现理解生活中的幸福,写出你心中的幸福。
可以写记叙文,记一件事,在事中感受幸福;可以写散文,写生活中平凡的幸福:是出门时妈妈的一声叮咛,是失败时老师期待的目光,是离家千万里亲人亲切的问候,是领奖台上的热泪,是晚归时家中柔和的灯光,是饥饿时爸爸温好的牛奶……还可以写经历过的人生幸福:儿童时,棒棒糖的甜,风筝的艳,花儿的香,母亲的被窝是幸福;少年时,七彩的幻想,知己交心,,欢歌笑语是幸福;青年时,雨中漫步,摇曳的生日烛光,劳累后的小憩是幸福……所有这一切都应该是真实的情感流露。
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许多人对“洋节日”十分排斥,将它与麦当劳快餐、迪斯尼动画和好莱坞电影并列,作为西方文化入侵的象征。
有人还把过“洋节”还是“土节”上升到民族大义的层面。
对这个问题你是怎样看的呢?请以“土节和洋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一、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洋节的流行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与交流的体现,必须尊重其代表的文化,但同时也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土节与洋节比起来缺乏一定的娱乐性,不够浪漫、新鲜、热闹,再是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足等都造成了土节备受冷落。
怎样让传统的文化传承下去?天津市社科院教授郝麦收指出,“洋”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
他指出,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
(传统的中国节日也应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我们可以用“现代化”的手段去发展、完善一些传统的东西,但不能用“现代化”的东西代替传统,否则,传统节日就不称其为“传统”了。
) 作家冯骥才强调,不应将洋节看成洪水猛兽,类似母亲节这样的外来节日可以弥补我国传统节日的不足。
二、洋节的“入侵”实际上并不是孤立的现象,一方面有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又有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
近代以来,对传统文化的革命式态度加上西方文明的冲击,让传到我们手中的文化支离破碎,甚至只剩下一些形式上的东西。
借用一直致力于抢救民间文化的作家冯骥才的话说,目前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传统文化的文脉已断,这才是最可怕的,这是导致传统节日深受冷落的根源所在。
三、洋节打败土节是文化自卑下的杞人忧天。
马林诺夫斯基在文化相对主义中提出,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价值,所谓文化上的优越和颓废往往是观察的角度和立场不同而已。
那种从新闻、广告、和商业行为中感知洋节大受青睐而土节备受冷落,进而断定洋文化打败了传统文化的结论,不过是一种文化自卑下的杞人忧天罢了。
二、新材料作文(范围作文)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珍珠蚌壳里的夜,有多长?不再思量,不再思量,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请根据这首诗包含的哲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话题材料是一篇富有哲理的小诗,试题要求根据这首诗蕴涵的哲理作文,这就比一般的话题增加了审题的难度。
考生必须首先弄清话题材料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立意。
珍珠在蚌壳里熬过了无数的黑夜,受过了无数的磨难,摆脱了无数的苦闷与忧伤,才换得了生命的闪光。
生命离不开磨难,只有经历了磨难,战胜磨难,才能赢得生命的辉煌。
参考题目:①成功与磨难②生命与挫折③让生命在磨难中闪光。
2.阅读下面划横线的句子,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科学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人生总结出这样的话:“做功不同,人生将会给出不同高度的抛物线。
”要求:品味这句话,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所给话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从所给名言我们可以概括为“做功不同,决定人生抛物线高度的迥异。
”核心词语为“做功”和“高度”,在立意时,只要搞清了二者的关系,就很容易得出恰当的立意。
(1)“做功”可以理解为“付出”“耕耘”等,“高度”可以理解为“收获”“精神境界”等。
顺着这种思路,就可以理解为“付出越多,收获越大”。
可以拟制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耘生命》《播种?丰收》等题目。
(2)相同的功,如果选择做功的角度不同,高度也会不一样。
这就会派生出我们在做一件事时首先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法。
倘若方法不对,付出越多,收获越小,付出和收获将不成正比,甚或产生南辕北辙的后果。
可以拟制出《耕耘一定就有收获吗?》《人生不止一个变量》《方向是个问题》等题目。
(3)做多少的功,怎样做功,完全由自己决定,把“做功”理解为“选择正确人生价值”等,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主,收获灿烂的人生。
可以拟制出《为自己的人生掌舵》《给人生找一个合理的高度》《创造人生的美感》等题目。
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虹看到弧形的石桥,向她说:“我的大地上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长久。
”石桥回答:“你那么美,你在人们的记忆中必然是永恒的。
”根据上面这段话,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虹和石桥都赞美生命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