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Bub1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bub1蛋白表达以及临床意义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卵巢良性肿瘤、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卵巢癌患者个30例,另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取所有研究对象卵巢组织,展开bub1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
结果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卵巢癌患者的卵巢组织中bub1蛋白阳性表达率较健康者和卵巢良性肿瘤者高(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 2 方法
1. 2. 1 研究方法取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卵巢组织,对其采取免疫组化sabc法展开bub1蛋白表达水平检测,并对比分析个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同时对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卵巢癌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 2. 2 检测方法研究中所用试剂为:鼠抗人bubl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复合物法检测试剂盒,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试剂盒。
取上述研究对象的卵巢标本,经4%的甲醛进行固定,石蜡包埋后切片,厚度为4 μm。
检测结果判定标准:每张切片计数500个细胞,阳性细胞所占比例≤25%者记1分,比例在26%~50%之间者记2分,比例≥5l%者记3分。
每张切片随机观察5个视野,不着色者记0分,淡黄色者记1分,棕黄色者记2分,棕褐色者记3分。
将上述两项评分进行相加,最
终结果为0分者记为阴性, l-2分者视为弱阳性, 3-4分者视为中等阳性, 5-6分者视为强阳性。
1. 3 统计学方法研究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针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不同组别患者bub1蛋白表达阳性率经统计得知,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组织中bub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6.67%(23/30),卵巢癌患者的卵巢组织中bub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
3.33%(28/30),卵巢良性肿瘤者组织中bub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6.67%(2/30),健康者bub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3.33%(7/30)。
显然卵巢交界性浆液性瘤、卵巢癌患者的卵巢组织中bub1蛋白阳性表达率较健康者和卵巢良性肿瘤者高(p<0.05)。
2. 2 卵巢癌组不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者bub1蛋白表达阳性率经统计得知,卵巢癌患者中,临床分期在ⅲ-ⅳ期bub1蛋白阳性表达率较ⅰ-ⅱ期者高(p<0.05),病理分级为g3级者较其他两级患者高(p<0.05),发生淋巴转移者较非淋巴结转移者高(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有研究证实, bubl基因突变表现出显著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和异倍体传代,其能够利用该特性对肿瘤的发生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曾有文献报道,在结肠癌以及胃癌组织中bubl mrna表达水平较
邻近的正常组织发生显著升高[3]。
近几年临床上对于bubl基因的研究相对较少,仅在胃癌、乳腺癌、急性脊髓细胞白血病以及结直肠癌疾病中有所分析。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在bubl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较良性肿瘤和健康者中发生显著升高,且卵巢癌不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检测结果也存在明显差异,随着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增加, bubl蛋白表达率增加。
这一结果表明, bub1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恶性程度和病情发展有关。
综上所述,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bub1蛋白表现出高表达,随着卵巢癌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增加,其表达率也不断升高,bubl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会对疾病的发生和病情的发展产生显著影响,这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参考文献
[1] 刘雪梅.人组织激肽释放酶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8,16(14):354.
[2] 顾双.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激肽释放酶7及14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山东大学学报, 2008,46(14):200.
[3] 李刚强.乳腺癌组织中bubl和p53的表达与意义.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14(15):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