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共路信令系统1.1No.7信令系统的基本结构MTP(消息传递部分)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TUP(电话用户部分)ISUP(ISDN用户部分)TCAP(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OMAP(操作维护应用部分)INAP(智能网应用部分)MAP(移动应用部分)图1.1-1 No.7功能模型图1.MTP部分又分为MTP1,MTP2,MTP3分别对应OSI七层协议中的第1,2,3层,MTP1为信令数据链路级,相当于OSI的L1物理层,主要是数据的双向传输通路,它包含数字传输通路及信令终端设备,数字传输通路采用64kb/s基本速率;MTP2为信令链路级,相当于L2链路功能级,这一级在ZXJ10的COMM板实现为两个直接连接的信令点之间进行可靠的信令消息传递而提供信令链路,主要功能为:信令单元定界与定位,差错检验及纠错、信令链路监视和流量控制;MTP3为信令网功能,它与扩展功能级SCCP合并为OSI第三层功能级,这一层主要功能是信令消息处理与信令网络管理。
由于MTP层寻址只限于节点间传递,只可实现无连接的消息传递,因此它不能提供面向连接业务和全局寻址,所以在MTP3上又增加了一层SCCP功能层,SCCP是对MTP的功能补充,可向MTP提供用于面向连接等功能。
另外,SCCP还可提供GT全局寻址功能,利用这一功能在消息源点或在STP点SCCP将GT译成DPC+SSN。
(DPC为目的地信令点编码,SSN为本地识别SCCP用户的子系统号码)2.TUP部分属于No.7第四级功能,主要实现PSTN有关电话呼叫建立和释放,同时又支持部分用户补充业务。
3.ISUP部分也属于No.7第四级功能,支持ISDN中的话音和非话音业务。
4.TCAP部分,这部分是位于业务层和SCCP之间的中间层,但属于OSI七层协议的第七层,TCAP用户目前包括了OMAP,MAP,INAP三大部分,TCAP具有应用层规约和功能,不具备4~6层的规约和功能。
因此TCAP所包括的业务都直接采用SCCP 支持功能。
1.2No.7信令的基本消息格式No.7信令方式采用不等长的单个信令单元消息传送各种消息,它主要由MTP处理控制消息的传递。
No.7信令单元规定的三种信令单元MSU、LSSU和FISU如图1.2-1、图1.2-2及图1.2-3所示。
图1.2-1 MSU消息信令单元(LI>2)1,2)图1.2-2 LSSU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I=图中MSU:消息信令单元(Message Signal Unit),用来运载高层(用户部分或信令网管理功能)产生的信令消息。
LSSU: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ink State Signal Unit),用来传递链路状态信息。
FISU:填充信令单元(Fillin Signal Unit),在无MSU和LSSU可发时,用以使链路维持同步工作状态。
BIB:后向指示语比特(Backward Indicating Bit)BSN:后向顺序号码(Backward Seqnence Number),范围:0—127FIB:前向指示语比特(Forward Sequence Bit)FSN:前向顺序号码(Forward Seqnence Number),范围:0—127CK:检验位(Check bits),差错检测,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方法。
F:标志码(Flag),信令单元的开始和结束标志,编码为01111110。
LI:长度指示语(Length Indication),信令单元净荷长度,即LI之后,CK之前的8位位组数目,编码范围0—63,当8位位组长度大于62时,取值63。
SF:状态字段(State Field),用于两端交换链路的状态信息;当采用一个八位位组时,其高5位比特为备用,低3位的编码为:0 0 0 失去定位(SIO)0 0 1 正常定位(SIN)0 1 0 紧急定位(SIE)0 1 1 业务中断(SIOS)1 0 0 处理机故障(SIPO)1 0 1 链路忙(SIB)SIO:业务信息八位位组,可分为业务表示语(SI,低4比特)和子业务字段(SSF,高4比特),SI的编码:0 0 0 0 信令网管理消息0 0 0 1 信令网测试和维护消息0 0 1 0 备用0 0 1 1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0 1 0 0 电话用户部分(TUP)0 1 0 1 ISDN用户部分(ISUP)0 1 1 0 数据用户部分(与呼叫和电路有关的消息,DUP)0 1 1 1 数据用户部分(性能登记和撤销消息,DUP)其它备用SSF的编码,低两位备用,置0,高位比特如下:0 0 国际网络0 1 国际备用1 0 国内网络1 1 国内备用(一般用于14位信令点编码)SIF:信令信息字段(Signal Field),运载高层发送的信号信息,可能有信令网管理消息和用户部分消息(如TUP、ISUP),最大长度272个八位位组。
以上除SIF、SIO字段外,其他均为MTP第二级处理。
1.3信令链路功能1.3.1信令单元定界信令单元的开始和结束由标志码标识,标志码的编码为01111110,结尾的标志码通常又是下一个信号单元的开始标志码。
在链路负荷较重时,允许只发送标志码来维持链路同步,而不用发送FISU。
为避免在信令单元内部信息传输时出现相同的编码(伪标志码),采用0比特插入的方法,在发送端,如果检测到非标志码内容已经连续发送了5个1,就在其后插入一个0;在接收端,如果检测到非标志码内容已经连续接收了5个1,就去除后面的一个0。
1.3.2信令单元定位在正常情况下,信令单元的长度有一定的限制且为8比特组的整数倍,另外在删0之前不应出现大于6个连1;如果不符合以上情形,就认为信令单元失去定位,要舍弃收到的信令单元,并由信令单元差错率监视过程进行统计。
如果收到指示m+7个八位位组或7个连1的信息,则进入八位位组计数方式;其中m+7个八位位组是指信令单元超过了长度限制,信令单元最多只能有m+6个八位位组,m是SIF 字段允许的最大长度,最多可达272个八位位组,6是FIB、FSN、BIB、BSN、LI、CK、SIO部分的八位位组长度;由信令单元定界部分的描述可知,信令单元内删0前不应该出现7个连1。
进入八位位组计数方式后,每收到16个八位位组,就向信令单元差错率监视过程(SUERM)和定位差错率监视过程(AERM)发送消息,表示收到错误的信令单元。
另外还要进行比特计数,比特计数是在删0以后进行,统计开始标志码和结束标志码之间的比特数,比特数应是8的整数倍N,且满足:5≤N≤m+6,5是标志码之间最少应具有的八位位组数(如FISU消息);如果比特数不正常,应舍弃收到的所有比特,并判别是否处于八位位组计数方式,如未处于八位位组计数方式,则向SUERM和AERM发送消息,表示收到错误的信令单元;如处于八位位组计数方式,进入八位位组计数流程。
1.3.3差错检测由于传输信道存在干扰会使信令消息发生差错,对于差错的检测NO.7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方法。
循环冗余校验码的原理是将要发送的信号比特序列经过一些操作后除以一生成多项式,得到的余数取反就是校验位;在接收端所收到的信号比特(包括校验位)经过相似的操作后除以同一生成多项式,在无差错的情况下,所得余数应为0001110100001111,否则认为接收信令单元错误,舍弃该单元。
生成多项式为X16+X12+X5+1,具体的计算方法不再赘述。
1.3.4差错校正NO.7信令系统提供两种差错校正方法:基本方法和预防循环重发方法(PCR);一般陆路传输时延小于15ms,采用基本方法,卫星传输等时延大于15ms,采用PCR方法。
差错校正功能由FSN、FIB、BSN、BIB等4个标志完成。
1、基本方法:一种非互控肯定、否定证实的重发纠错方法,非互控指信令单元可连续发送,不需等待上一个单元的肯定证实,FSN指示正在发送的信令单元序号;肯定证实指示已正确接收的信令单元序号,也可以表示该序号之前的多个单元被正确接收,已被肯定证实的单元被从缓冲区中清除,被肯定证实的信令单元序号由BSN标识;发送FISU时所有部分与上一单元保持一致;否定证实是指该BSN所标识的序号之后的单元没有正确接收(不包括该序号)需要重发,此时将BIB反转,对端收到该信息后根据要求顺序重发单元并将FIB反转。
注意:未被肯定证实的信令单元最多127个,即至少有一个FSN序号未被分配。
在初始化时:FIB=1、BIB=1、FSN=127、BSN=127。
举例:以下情况将确认有链路故障并通知第三级:1、收到3个连续的信令单元中检测出2个BSN错误。
2、收到3个连续的信令单元中检测出2个FIB错误。
3、证实定时器(T7)超时:在重发缓冲器仍有未被未被证实的信令单元,但在T7时间内未收到新的证实。
T7定时为0.5--2秒,建议值2秒。
信令单元发送优先级:1、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2、未得到证实和收到否定证实的信令单元。
3、新的信令单元。
4、填充信号。
5、标志码。
2、PCR方法:一种非互控前向纠错方法,只采用肯定证实,FIB、BIB不再配合使用;每个单元被顺序发出同时在缓冲区暂存,序号由FSN标识,由接收的BSN来肯定证实哪些单元被准确接收,已被肯定证实的单元从缓冲区中清除,没有收到肯定证实的单元在无新的MSU单元发送时将自动依次重发,重发过程中如有新单元发送请求,优先发送新单元。
为使PCR更完善,还采用强制重发过程,设置两个门限值来判断链路负荷情况:N1:缓冲区中未被证实的消息单元数。
建议值:127。
N2:缓冲区中准备重发的单元的八位位组数。
如果两个参数有一个达到门限,则停止新单元的发送,优先发送重发单元,直到两个参数均低于门限,则进入正常过程。
举例:以下情况将确认有链路故障并通知第三级:1、到3个连续的信令单元中检测出2个BSN错误。
2、证实定时器超时。
PCR方法时T7应不小于0.8秒。
信令单元发送优先级:1、链路状态信令单元。
2、启动强制重发过程后存储在重发缓冲器中的准备重发的信令单元。
3、新的信令单元。
4、还未证实的信令单元。
5、填充信号。
6、标志码。
1.3.5初始定位信令链路首次启用或故障后恢复将进行初始定位,过程包括:空闲、未定位、已定位、验收。
根据验收周期的不同,分为正常定位和紧急定位,定位方式的选择由MTP第三级确定。
初始定位过程如下:其中:SIOS:业务中断;用于指示信令链路不能发送和接收任何链路信号。
SIO:失去定位;用于启动信令链路并通知对端本端已准备好接收任何链路信号。
SIN:正常定位;用于指示已接收对端发来的SIO且已启动本信令终端,通知对端启动正常验收过程。
SIE:紧急定位;用于指示已接收对端发来的SIO且已启动本信令终端,通知对端启动紧急验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