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解读PPT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新教材解读PPT 人教版
寓言 《郑人买履》
从作品风格看:
高雅的精品佳作 《春》 有趣的通俗小品 《以虫治虫》
从作者看:
名家 《社戏》 教师 《往事依依》 学生 《十三岁的际遇》
26.01.2019 5
3、结构新
摒弃传统语文教材单一文选体例,构建全新的语文综合 实践体系。围绕“单元主题”,把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 合活动和专题等加以优化整合,以获取整体的语文教学效应。
基本结构:
六个单元:由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诵读欣赏整合而 成的专题单元组成。 三个活动:“我爱文学”、“走进图书馆”、“模拟科技新闻发 布会” 两个专题:“名著推荐与阅读”、“问题与讨 论” 三个附录:“应用文示例”、“名家书法赏析”、“字词表”
26.01.编写语等自然亲切、活泼生动。 (2)不编阅读引导、预习提示等“助读”内容。
(3)课文注释减少到最低量。
(4)范文安排有较大的弹性。
5、练习新
变单纯继承性学习为自主创造性学习;变机械训练为主动 求知;变封闭为开放;变教师单向传授为师生交流互动,联系 生活,沟通学科。
题型:
整体感知题 比较阅读题
26.01.2019
揣摩品味题 记忆积累题
语言运用题 多解创意题
7
1、整体感知题:注重让学生对作品有完整独特的理解和把握。
5、记忆积累题:着重引导学生打好语文基础,形成厚实的语感。
例:《往事依依》 好的文章往往通过一些精彩的语句来表达感情。你觉得 课文中哪些语句最精彩,最能打动你的心,最能引起你的联 想?把这些精彩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26.01.2019 10
6、装帧新 装帧讲究、纸张优良、配图精美,能激起学生阅读兴趣。
例:《繁星》 繁星是常见的,却引起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巴金写 了“从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你也一定观察过 上的繁星,你有哪些感受?比较一下,你的感受与巴金 的感 受有什么不同。
2、揣摩品味题:注重引导学生与文本作个性化的对话,从而提高 学生文学的感悟和欣赏能力。
例:《春》 为什么一连说了两个“盼望着”?两个“了”表达了一种 什么样的心情? 例:《伟人细胞》 读读下面几句话,说说含“连…… 也……”的句子对 于表现贾里伟人梦破灭的作用。
26.01.2019 11
(3)“诵读欣赏”课文的改动: 《亲近文学》单元内“古代诗词四首”改为“古代诗词 三首”。 《民俗风情》单元内,删去“古代诗词三首”。 《多彩四季》单元内, “古代诗词四首”改为“古代诗 词三首”。 《奇思妙想》单元内,“古诗四首” 改为“古诗二首”。 (4)“名著推荐与阅读”,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换成《汤姆·索亚历险记》。 (5) “探究· 练习” 的改动多达近四十处。如《为 你打开一扇门》、《冰心诗四首》、《皇帝的新装》 都换了三道题,《端午日》、《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 一个》都换了两道题,等等。 (6)“附录三”的改动:“字词表”纵向增加了“易 读错的字”、“易写错的字”两个栏目。 26.01.2019 12
2004版又作了精益求精的修改。 (1)彩色插页的改动:增加了“赛龙舟”、“宇 宙是无穷尽的”、“比萨斜塔”、“皇帝的新装”等 几幅彩色插图。删除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 剪梅”、“观沧海”等几幅插图。 (2)阅读课文的改动: 《为你打开一扇门》作了删节,删去后半部分八个自 然段,将原文五、六自然段移入“探究· 练习” 一,作 拓展阅读处理。 《冰心诗三首》,改为《冰心诗四首》,增加了一首 小诗《母亲》。 《叫三声夸克》,换成传统篇目《宇宙里有些什么》。
关注自然 如《春》 关注科学 如《斜塔上 的实验》 《济南的冬天》 《宇宙里有些什么》
26.01.2019 4
从选材范围看:
现代作品 外国作品 《本命年的回想》 《蔚蓝的王国》 散文 童话 《繁星》 《皇帝的新装》 古代作品 《三峡》
从体裁样式看:
诗歌 《冰心诗四首》 小说 《伟人细胞》 说明文 《梵天寺木塔》
开放:“根”在课本,又不局限于课本,拓宽到课外生活和 平 行学科。
26.01.2019 9
例:《伟人细胞》 阅读《石墨与金刚》,联系田晓菲和贾里的成长道 路,,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例:《十三岁的际遇》 作者说:“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 感到自豪。”有人认为作者这样说有些狂妄,有人认为这 是作者自信的表现,还有人认为这是作者入学之初的幼稚 无知,你怎么看?
26.01.2019
8
3、语言运用题:着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掌握和提高语文能力。
例:《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邀请你的家人或朋友办一个中秋赏月晚会。一边播放 《月光曲》、《二泉映月》等乐曲,一边诵读中秋咏月诗 词;如有兴趣也可自己做诗。
4、多解创意开放题:着重引导学生形成开放的视野和多向的思维。 多解:即不求答案统一: 创意:学生可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2、内容新
教材摒弃了传统教材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模式,加强了与 学生生活以及行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充分体现中华传 统优秀文化和人类进步文化的融合,注重人文精神和科技精神 的统一
全册六个单元:
亲近文学 金色年华 民俗风情 多彩四季 关注科学 奇思妙想
从主题看:
关注社会 如《端午日》 《社戏》 关注人生 如《十三岁的机遇》 《往事依依》
初中语文新课程培训
2004年8月27日
26.01.2019
1
洪编苏教版国标本
《语文》七年级(上)
解 读
苏州市城南中学 王小二
26.01.2019
2
一、新教材“新”在何处?
1、理念新
(2)尊重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体现民族语文的特点; (3)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注重丰富语文教材的人文 内涵,重视对学生精神领域的深刻影响,又注重科学而严格的听 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 (4)加强整合优化,将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 不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构建全方位开放的语文综合实践体系;
(1)以人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为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基础;
(5)确认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材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 语文的主动意识,有助于学生独立学习,在自我建构中获得能力;
(6)压缩课本体积,扩大教材容量,拓展语文学习资源,既 减轻学习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6.01.201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