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十章 我国高等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第十章 我国高等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高等教育基本原则
●1、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原则。 ●2、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与效益原则。 ●3、扶持和帮助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原则。 ●4、公民受高等教育权利平等 。 ●5、保障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 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6、高等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 民主管理原则。 ●7、鼓励高等学校开展交流与协作原则。 (高等教育法第6——12条)
高等学校设立
1、基本要求: 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不得以营利为目的。 2、条件: 有组织机构和章程; 有合格的教师; 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 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3、程序: 申请和审批 4、批准主体: 教育部: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 校(包括职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经国务院授 权):实施专科教育的高等学校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或其他部门:其 他高等机构
高校教师权利与义务
(一)高校教师( 高等教育法第5章) 1、高校教师:在高等学校及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中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法 第2条) 2、其他高等教育者:高等教育管理人员、教辅 与技术人员。(教育法第35条)
(二)高校教师的权利:
1、一般公民的权利。 2、特有权利(教师法第7条) ①教育教学权。 ②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权。 ③管理学生与学业评定权。 ④获取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待遇权。 ⑤参与民主管理权。 ⑥参加进修和培训权。 ⑦其他特别权利(教师法第26、27、32条)
比较台湾的《大学法》关于大学内部管理的若干规定与大陆的 《高等教育法》关于大学内部管理的相关规定请思考大陆的大学内部管 理制度之利和弊。
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体制
1、体制: 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 为辅的多元化体制 2、渠道: 国家财政拨款;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 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投入;高等学校有关的销售与服 务收入;学费。 3、管理:自主使用。
高等教育学位制度
1、学科的划分 2、学位的种类(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 士学位)(高等教育法第22条) 3、不同学位标准 4、学位的申请、授予,学位授予单位及其 评定委员会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1、涵义:是对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 等教育国家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 考试相结合的高等 教育形式。 2、特征: 〔1〕以学历考试为主; 〔2〕属于国家教育考试; 〔3〕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
高校教师管理制度
(一)高校教师资格制度(高等教育法46条、教师法10、
11、12、13、14条) 1、条件:中国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 良好的思想道德;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能力;具备大本科 或研究生学历或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2、认定机构: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 由其委托的高校 3、认定程序:提出申请;受理;颁发证书 4、资格禁止取得和丧失: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判处有期 徒刑以上刑罚 5、资格撤消: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品行不良,侮辱学 生,影响恶劣。
法律 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规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省、自治区、直辖市 以及较大的市(省、 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 在地的市,经济特区 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 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常务委员会依据法定 权限,制定的规范性 文件。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 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自 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依据法定权限制定的使用 与本区域的规范性文件。
思考题: 1 、自考毕业证书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同类毕业证书是否具 有同等效力? 2、相关材料思考: 2004年发生过两起歧视自考生事件。一是重庆市招考公 务员限制自考生报考,引发了轰动一时的自考生维权行动。 2004年,深圳宝安区公务员招聘时,考取第一名的自考生 遭到社会有关人士的置疑:自考生怎么能参加公务员考试? 2005年 4月,北京大学法学院一教授对自考生考研颇有微 词,认为“大量自考生进入复试,而把北大自己的优秀生 拒之门外,是法学院的悲哀、北大的失败”。此言一出, 引发了一场广泛的社会争论。 你对我国现行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下的人才标准如何认识?
(二)高校教师职务制度(高等教育法47条、
教师法16条、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 1、内涵:
根据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等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有明确职责、 任职条件和任期并需要具备专门的业务知识和相应的学术技术水 平才能担任的专业技术工作岗位。
2、特点:
①不存在脱离具体工作岗位而单独存在的教师职务; ②有数额限制; ③有明确的任期; ④任职条件可以在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之上,根据岗位要求不同, 制定不同标准; ⑤与使用紧密联系; ⑥与职务工资待遇挂钩,
(四)高校教师权利的保障 1、国家和学校的保障义务 ①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②提供必要的图书、资料和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③鼓励和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创造性工 作。 ④支持教师制止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2、教师待遇的保障(教师法第25、28、29、30条、 教育法第33条) ①工资待遇②住房待遇③医疗待遇④养老保险待遇
5、职务评审制度 ●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成立高校教师 职务评审委员会(下设若干学科评议组),负责本 地区高校教授、副教授及其以下教师职务的评审。 ●国务院有关部委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成立 高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负责所属高校某些专业 教师职务的评审。 ●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可成立高校教师职务评 审委员会,负责本校教师讲师、助教职务的评审。 ●具备条件的高校,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授予教 授、副教授评审权,可成立高校教师职务评审委员 会,评审本校教授、副教授职务。
1988年,国务院发布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 例》,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性质、任务、地位、机构及 实施办法等,以国家行政法规的形式作出了规定。该条例 总则第五条是这样写的,“高等自学考试的专科(基础科)、 本科等学历层次,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 应相一致。”关于高自考毕业证书获得者的使用与待遇, 第七章第三十二条说得非常明白,“非在职人员录用后, 与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相同;在职人员的工资待遇低 于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的,从获得毕业证书之日起, 按普通高等学校同类毕业生工资标准执行。” 199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 法》,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纳入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高自考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
高等教育学制
(一)类型:(高等教育法第15、16条) 学历教育(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 究生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二)实施机构: 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 (三)学业标准与基本修业年限 (三)入学条件
高等教育学业证书制度
(一)涵义:颁发给受高等教育者的表明其受教育 程度及其达到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凭证。 (二)类型: 学历证书和非学历证书。学历证书 分为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肆业证书。非学历证 书包括成人高等教育试行的《专业证书》以及培 训、学习计划完成后颁发的写实性学业证书。 (三)颁发主体:相应的高校与其他教育机构
教育政策法规的理论与 实践
第十章
我国高等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教育法的渊源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依据宪法和法 律,在其职权范围内制定和发布 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的规 范性文件。
宪法中关于教育的条款
部门规章:国务 院所属各部、各 委员会及具有行 政管理职能的直 属机构,依据法 定权限制定的规 范性文件。 政府规章:省、 自治区、直辖市 和较大的市的人 民政府,依据法 定的权限制定的 规范性文件。
●高等教育法是指调整各级各类高 等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各级高等教育”包括专科教育、 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各类高等教 育” :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 公办高等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普通高 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法规现状
●1、宪法 ●2、教育法 ●3、高等教育法 ●4、教师法 ●5、学位条例 ●6、教师资格条例 ●7、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 行条例
教育法的体系
高等教 育法、 学位条 例等 中华人民 共和国教 育法
义务教育法 等
教师法、教师 资格条例、教 师资格条例实 施办法等
基础教育法 高等教育法 教师法
正在计 划起草
教育基本法
民办教育法 终身学习法
民办教 育促进 法等
职业教育法
教育经费法
职业教育 法
散见于《教 育法》等其 他法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及相关法律 法规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
1、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校长职责:行政管理权、教学管理权、人 事管理权、财务管理权) 2、民办高校: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思考:高校的“学术资源行政化”问题。
●根据台湾的《大学法》规定: 1、台湾的大学的校长的遴选由校内的人士组成遴选委员会选出,副校 长由校长选出 。 2、台湾的大学的最高权力机构不是党委,也不是校长办公会议,而是 校务会议。校务会议为校务最高决策会议,议决校务重大事项,以校长、 副校长、教师代表、学术与行政主管、研究人员代表、职员代表、学生 代表及其它有关人员组成。校务会议由校长召开,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 经校务会议应出席人员五分之一以上请求召开临时校务会议时,校长应 于十五日内召开之。 3、台湾大学有申诉委员会,教师的利益受到损害或不服学校的决定时 可以上诉该委员会。 4、台湾的大学学生的利益有保障,最高权力机构校务会议中必须有学 生代表,而且设立有学生申诉委员会,以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
●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 ●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本行政 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事业,管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 才和国务院授权的的高等学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高等教育工作, 管理由国务院确定的主要为全国培养人才的高等 学校。 ●国务院其他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负 责有关的高等教育工作。 (高等教育法第13、14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