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003构成要素
例如:钢材的坚硬、冷峻和稳固;塑料的光滑、圆润和 亮丽;玻璃的细腻、明澈和洁净;竹藤的轻巧、纯朴和雅 静等。 (2)材料质感的构成:颜色、光泽、肌理。 肌理:指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形态和纹理所传达的 审美体验。
肌理效果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材料表面高低起伏使 人产生或粗糙或光滑的感觉;一种是材料的表面通过加工 工艺进行表面处理后,产生纹样不同、色彩不一或疏密有 别的视觉效果。
(1)“形式依随功能” 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形式来自功能;
二、形式服从功能;
三、形式表现功能。
(2)功能表现包括对合理的人——机——环境 关系的体现。
“形式依随功能”的设计观点在 今天还适用吗?
3.5 经济要素 1、现代工业设计是一种经济行为。
现代设计是建立在机器大生产且生产力 水平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在这种机器大 生产、中产阶级崛起和设计大众化的历史背 景下产生的批量化生产,就是为了给尽可能 多的人提供尽可能丰富的物质财富。
3.13 现代设计对材料的不同理解,形成不同的设计风格
新材料发展的三个阶段: 1.对传统材料的模拟;
2.对传统材料的超越;
3.树立起自己独特的个性质感。
一、保留传统材料的本色,追求自然质朴的美;
设计风格:清新自然、“反璞归真”;
代表产品:原木家具;
二、新材料对传统材料的模拟。 人造革——真皮 仿真丝——真丝 晴纶绒线——羊毛绒线 玻璃——钻石 仿动物皮毛——真动物皮毛
法国 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 皮阿诺和罗杰斯 英国
( 1 )裸露结构表现法:反对繁琐的外在 装饰,突出表现产品材料和结构本身的美。 ( 2 )隐藏结构表现法:常用于信息技术 为主产品。由于产品内部结构的特殊性,主 结构则隐藏在内壳之中。
3.23 产品结构的特征
A.产品结构的层次性; B.产品结构的有序性; C.产品结构的稳定性。
在设计中,对轻、薄、小的产 品应该注意安定的艺术处理。 对重、厚、大的产品应该注意 轻巧的艺术处理。
节奏、韵律:在音乐舞蹈中节奏韵律表现为一定的节 拍、快慢和强弱。在设计中是以产品形体的厚薄、高 低、大小、色彩的浓淡以及材质的粗细等视觉感受来 表现的。 设计美的节奏韵律主要表现在:
1.重复律。对单个或不同要素作出有秩序、有规律的 重复变化。如建筑物的窗户、壁柱、水平线脚的变化。
1.不同材质的手机(塑料、金属、纸质)给人的审美感 受是什么?
2. 为什么说材料是设计构成要素的第一要素?
3.12 产品的不同质感产生不同的美感联想
(1)质感:是人们通过对产品的色泽、纹理、软硬、 轻重、糙滑、温润等性能状态进行把握的感觉,并由此产 生的一种对其所用材料的质的特征的直观把握和审美感受。
3.11 设计产品的材料、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1)产品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与材料的结构
状态密切相关。 一、材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包括:强度、硬
度、弹性、塑性等。
二、材料结合产品的结构特征,赋予产品的 外在形式以不同的审美功能。 (2)某种材料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起来,就 会具有某种功能;
思考并讨论:
3.33 产品的形式与内容
(1) 美的形式是美的内容外在的完善表现.
(2) 产品形式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3) 形式的发展与继承比内容更具有
继承性和稳定性。
3.4 功能美要素
产品功能是工业产品与使用者之间最基本 的一个关系。 3.41 产品的功能:具有一定材料、结构和 形式的产品与处于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中 的人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可以 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实现某种价值。 产品的功能分为:物质功能(实用功能) ; 精神功能(审美功能)。
(1)产品结构的层次性 层次性,指的是任何一种产品的结构都有若干不同的层次, 而每一个层次的结构又有它自身赖以组成的材料。 (2)产品结构的有序性 有序性,指的是任何产品的结构都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的统一。 (3)产品结构的稳定性 稳定性,指的是产品作为有序的整体,无论属于一种静态 结构或动态结构,它的各种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都能够保持一 种平衡的状态。
(3)平面构成:通过点、线、面、色彩的对比变化形成
平面结构,发挥其特殊作用。 特点:使产品最后具有完整的形式,来满足人们传达 信息和审美的要求。
蒙德里安的油画
红蓝椅 1918年 G.T.里特维尔德
3.22 结构的表现形式
任何产品结构的美都是具体的。 A. 裸露结构表现法; B. 隐藏结构表现法。
思考并讨论:两种不同材质的特点及优劣之处?
三、与前两种对立的设计风格:“舍弃质感,只重形式”。
设计思想:反设计的传统,反对现代设计和国 际主义风格,强调大众文化价值。 设计风格:摒弃材料的真实质感,色彩浓烈, 轮廓分明,充满活力。 代表产品:
孟菲斯小组的作品
3.2 结构要素
结构:是指物质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的方式。
讨 论:
产品结构的三种特征缺少一种行不行,为什么?
3.24 结构与技术进步
不同时代的产品结构是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 水平的信息载体和审美情趣的综合体现。 传统家具:构筑型结构;立柱+横木=框架构造
现代家具:拆装式结构、充气式结构;重功能, 简化形体,高效低耗,严格精确。
3.3 形式要素
3.31 形式美和美的形式
2.渐变律。对单个元素进行疏密、厚薄、方向、大小、 形状的组合和编排,以构成放射性的变化。 3.起伏律。根据规律性的增加或递减,体重的轻重或 视认性的强弱,形成能用数的比例计算出来的层次感。
4.回旋律。依据回旋的曲率与曲势呈规律运动的涡状 变化,形成富有运动感的律动表现。
对比、调和: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有既对比调和的 相互关系。当一件产品的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 之间相互合适时,自然和谐的美感就能成立。 在产品形态设计中对比调和主要表现为:
(1) 物质功能:满足人物质需求的功能。(直接
的)是消费者的主要目的。如买电冰箱的目的是
冷藏食物。
消费者购买产品,主要是购买其实用功能。 产品给予使用者直接的物理、生理作用的所
有功能,均属于实用功能。
应特别强调指出:在赋予工业产品实用功能
时,必须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环境。倡导
“绿色设计”。
(2)精神功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的功能。
1.形状:如大小、多少、轻重、粗细、长短、厚薄、 水平垂直、集中扩散等。 2.色彩:如明暗、黑白、鲜浊、丽朴、冷暖等。 3.材质:如凹凸、软硬、滑糙、素花等。 4.空间位置:如前后、左右、上下、高低、快慢等。
(4)产品美的形式:指产品整体造型给消费 者的审美感受。
(5)产品形式美:专指产品按一定规律组 合起来的色彩、线条、形体等形式因素本身, 所具有的那种被高换结构:
结构作用:提出“人性化设计”的概念。
成 果:形式追随情感,强调对人的需要的关注。
3.22 结构的三种表现方式
( 1)塑造:把材料用铸造、锻压、切削、注塑、雕 刻等机械方法进行加工。
特点:富有整体感和材料本身的质感,呈现出动感 和生命力,容易形成较为丰满圆润、起伏微妙的曲线 造型效果,给人以感性的形象地审美感觉。 ( 2)构筑:在塑造的基础上,把诸多散落的材料、 零件、部件组装成产品。 特点:可以打破材料性能上的某些局限;严格遵循 力学的逻辑规律,多采用垂直方向的叠加和在水平方 向的展开的对称结构形式,形成更为复杂的结构,容 易形成规律感和秩序感,在造型上也更富于变化,给 人以理性的逻辑的审美感受。
费者的需求。如大型商场中的游艺室、酒吧间、代
管婴儿室等一系列辅助设施的出现,就是为了尽可
能的满足人们购物时的多方面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产生的设计具有其独特性。这主要表 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设计师和生产厂家都必须寻求特定的目标消 费群为诉求对象。 第二、设计带有强烈的超前性、预测性,因而和其 他任何经济活动一样,都带有一定的风险性。 第三、设计活动具有日益职业化、专门化的特点。 2、 现代设计师要考虑经济核算问题。 经济原则就是现代设计师要考虑经济核算问题, 考虑原材料费用、生产成本、产品价格、运输、贮藏、 展示、推销等费用的便宜合理。 在一般情况下,力求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适用、优 质、美观的设计。
(1) 美的形式:美的形式是 相对于美的内容而言的,它是美 的统一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不能脱离美的内容而独立存在。 (2) 形式美:从美的形式中 产生而又高于美的形式。 (3) 形式美法则:对称、均 衡;节奏、韵律;对比、调和。
对称:指两个以上的单元形状,在一定秩序下向中 心点、轴线或轴面构成的引射现象。如左右对称、 上下对称等。 均衡:指平衡。一是稳定平衡,将物体的基座加大, 或重心下移,以提高物体的稳定程度。二是不稳定 平衡,在重心下面的一点支撑物体,稍受外力作用 即刻倾倒,呈不稳定平衡状态。三是中立平衡,即 不论物体如何移动都能保持稳定的状态。
相龙烽
齐齐哈尔大学
第三章 设计美的构成要素
3.1 材料要素 3.2 结构要素
3.4 功能要素 3.5 经济要素
3.3 形式要素
3.6 科技要素
3.1 材料要素 工业产品的造型材料主要指产品外观造型和结构所采用 的材料。 它主要包括:金属材料、工程塑料、工业陶瓷和复合 材料等四大类。 金属材料:光泽度好、易于加工;给人坚硬、富丽的感觉。 工程塑料:质轻、有弹性和柔度;给人亲切、柔和的感觉。 工业陶瓷:抗蠕变能力强,导热比金属小,是较好的绝热 材料。 复合材料:将一些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在一起,相互取长 补短,体现最新科技的材质美。
产品结构:就是组成产品的各种材料之间相互 关系、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 3.21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不同结构作用和结构方式
(1)最早的原始传动结构:开始制造工具,建筑 房屋,制作陶器等。
结构作用:提出“空间”的概念。 成 果:稳定感、秩序感。
(2)手工时代的机械能转换结构:利用杠杆、 转轴、滑轮、齿轮等机械装置,改变各种动力, 制成车、纺车、风车、水车、绞盘等。 结构作用:提出“形式与内容”的概念。 成 果:认真研究产品的材料结构、形式与功 能之间的关系,工业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由此 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