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千伏配电网的设计

10千伏配电网的设计

10千伏配电网的设计摘要: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要着力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上不断改进工作,改善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减少故障停电区域,加强停电检修管理,增强事故处理能力,从根本上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本文分析了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做好10千伏配电网的设计。

关键词:10千伏配电网规划建设Abstract: For improving 10 kv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supply reliability, we should focus 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from two levels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network structure, reduce the blackout fault areas, strengthen the power outage management of overhaul, enhance the accident treatment ability, improve fundamentally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supply reli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act of the main factors of reliability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how to make 10 kv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design.Key Words: 10 kv, electric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 construction随着电力体制的不断改革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配网供电可靠性管理在供电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供电可靠率指标是供电企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已成为供电企业对外承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企业达标创一流的必达指标。

提高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要着力从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上不断改进工作,改善配电系统网络结构,减少故障停电区域,加强停电检修管理,增强事故处理能力,从根本上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一、影响配电网可靠性的主要因素1、外界环境的影响环境方面、地理条件、自然现象和环境的防护水平等,自然现象影响中主要是雷害事故,其次是大风的影响。

统计表明:雷害导致的故障原因主要有针瓶、绝缘子、避雷器爆炸以及开关损坏等。

大风导致的故障原因主要为线路、开关因被吹倒的广告牌、树枝压住或被异物缠绕导致短路故障。

2、电网结构不合理配电网网架结构布局不合理,大多采用放射式的网状结构,供电半径大,供电面广,线路互带能力、可靠性差,造成设备故障与线路故障停电时,往往是一停一片,一停一线。

3、设备故障与线路故障配电设备的设计、性能、制造和安装的质量;设备的自动化程度;配电线路的传输容量及裕度;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动作的正确性等都会对配电网可靠性造成影响;除此之外,电力系统的各种电气设备,输配电线路,在运行中,都有可能发生不同类型的故障(例如用户电缆被挖伤、乱抛杂物造成线路故障、汽车撞杆、气球或彩旗挂线以及其它一些意外事故),从而影响系统运行与对用户的正常供电。

设备、设施技术标准不统一,配网运行设备厂家、品牌众多,无法保证对故障抢修的设备支持,且处理时间缺乏控制机制。

4、线路缺乏运行维护与管理电力企业现代化管理模式有待更新,电力线路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与个人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5、规划贯彻过程控制配电网的规划水平仍有欠缺,对满足配电网的适应性上做了一些努力,并逐年得到改善,但仍存在技术指标偏低的情况,另外对执行的过程控制要求过于粗放,导致规划的长期性得不到保证,规划实施的变更过于频繁和不能得到很好的实施。

6、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尚未健全倒负荷操作方案仍然处于临时制定的状况,增加了倒负荷操作时间,尤其是对故障状态下的倒负荷操作影响更大;网络和设备的情况仍然依靠人工实行台帐管理,缺少配网GIS、MIS等相关信息系统来管理网络和设备情况。

7、负荷及用户的分类从实用性角度来说,负荷越大的用户或供电可靠性要求越高的用户,恢复供电的目标时间要求越短,但长期以来对负荷及用户的他类没有比较规范和清晰的标准或没有严格执行要求标准,且缺乏很多基础数据,致使出现对较小负荷的投资标准过高,对较大负荷的投资标准又过低,对小概率时将投资过大,而对一些大概率事件又重视不足。

二、10 kV 配电网的设计城市的10 kV配电网规划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城市电力规划年限一般分为近期(5 年)、中期(10 年)、远期(20 年)3 个阶段。

10 kV配电网规划要做好2点,首先是要做好10 kV 配电网规划建设的基础工作,其次是要明确10 kV 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技术措施。

1、10 kV 配电网规划建设的基础工作负荷预测是10 kV 配电网规划建设的基础。

对规划供电区域进行负荷预测的目的就是提供负荷发展水平及发展状况,在确定各供电区、各规划年供用电量、供用电最大量和规划地区总的负荷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统计各规划年用电负荷构成10 kV配电网的规划发展步骤要以负荷发展状况为依据,统计各10 kV 馈线的负荷数据可以有效掌握负荷的发展情况,并能总结出此区域负荷的发展规律。

一般采用的负荷预测方法有单耗法、外推法、综合用电水平法、弹性系数法和负荷密度法等,在负荷预测过程中还应结合地理区域、功能分布、用电性质以及电压等级分层等各方面的因素。

在实践中,为了确保预测的准确性,应根据各规划区域用电性质和发展速度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负荷预测方法。

例如,现在大多数城市都会将工业转移至郊区,因此市郊的用电负荷性质主要为工业用电,其用电高峰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就很小;而城市中心则主要是商业办公区和居民区,其用电的高峰与气温变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应该针对负荷性质上的差异,因地制宜,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负荷预测方法,使得负荷预测尽量准确这既是10 kV配电网规划工作能顺利开展的保证,也能有效地促进10 kV 配电网的规划建设趋于合理。

2、10 kV 配电网规划建设的技术措施(1)网络构架建设一个优秀的10 kV 配电网网络构架应能做到在任何一个高/中压变电站全停时,能够转供其所带的全部负荷,确保不发生停电事故。

10 kV 配电网接线方式有10 kV 辐射网和10 kV 环网 2 种。

其中,10 kV 辐射网适用于供电区域内的用户专线,要注意控制10 kV辐射线路的最大供电负荷和供电半径(一般应小于5 km);10 kV 环网则适用于负荷密度较高的中心区,能够保证在需要时转供用电负荷在10 kV配电网规划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a)在10 kV配电网规划的初始,应该充分考虑供电可靠性的问题。

为提高10 k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应在相邻变电站或同一变电站之间推广10 kV环网接线,为防止电磁环网,正常运行时需开环运行10 kV配电网的建设过程应循序渐进,在建设初期,可先实现2个变电站之间部分10 kV馈线的联络;中远期则应实现1个变电站的所有10 kV馈线(除用户专线外)与其他周边变电站之间的联络。

同时,考虑到缩短主环路成环的建设周期,尽量减少主环路电缆迁移以节省投资,主环路的节点不宜过多。

且节点一般为开闭所、环网节点配电站或具有开闭所和配电站功能的中心电房。

(b)在按10 kV环网接线时,其线路正常运行时的最大载流量应控制在其安全电流的1/2 —3/4的范围内,如若超出这个范围就应该及时采取转负荷措施进行分流。

此外,对异常运行的线路,其载流量应按设备限额控制以确保设备安全。

(c)在进行10 kV配电网规划时,应在保证实现控制环网和线路正常运行电流的前提下,在每回10 kV 线路设置若干个分段开关(优先采用负荷开关),这么做是为了缩短在检修、线路施工以及发生事故时的停电范围。

经过技术经济比较,一般线路段数设置为3—4段为宜,每段用户宜控制在8—10户以内。

(2)配电台区的建设配电变压器宜遵循密布点原则,以便控制低压配电网供电半径。

380/220 V低压配电网应简单、安全、可靠,一般采用以配电变压器为中心的树状放射式结构,实行分区供电的原则。

同一电房内的 2 台配电变压器低压母线之间宜装设联络开关作为事故备用低压线路应有明确的供电范围,一般不跨街区供电;低压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线路电压损失不大于 4 的条件低压线路长度一般控制在200 —300 m。

(3)10 kV中性点的接地方式城市10 kV配电网中,10 kV架空网一般以中性点不接地方式运行;以电缆和架空电缆混合为主的电网在10 kV 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10 A时,为减少谐振过电压幅值和谐振过电压发生的概率,10 kV中性点可采用经消弧线圈的接地系统当10 kV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大于调谐消弧线圈的整定值时,应进行10 kV 中性点改造为经低电阻接地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综合考虑10 kV 配电网在单相接地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绝缘配合、通讯干扰、对人身安全的影响及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有效措施。

(4)导线截面的选择10 kV 配电网规划过程中应充分满足规划供电区域负荷的远期发展需求,主干线路的导线截面应按远期规划一次选定成型。

导线截面的选择,应以经济电流密度为主,并校验导线的电压降以及发热安全电流。

此外,导线在正常运行时宜处于经济电流下运行。

(5)雷电过电压保护10 kV 架空线路的负荷开关、变压器、柱上断路器、电容器等都应在电源侧装设避雷器,其接地线则应与被保护设备金属外壳连接后可靠接地。

变压器的避雷器接地电阻应小于 4 欧姆,柱上断路器等的避雷器接地电阻则应小于10欧姆。

在雷击灾害易发地区还应考虑增加其他的防雷措施。

参考文献:[1] 曾挺健. 精益化管理打造卓越可靠性[J].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1,(15)[2] 问伟. 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J]. 农电管理, 2011,(08) [3] 王志生. 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J]. 企业导报, 2011,(13) [4] 赵玉梅, 陈勇军. 电力企业营销策略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18) [5] 原建纲.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