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复习思考题7 浅基础设计一、单选题1、根据地基损坏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可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 2 )等级。
(1)二个;(2)三个;(3)四个;(4)五个2、扩展基础不包括( 1 )。
(1)柱下条形基础;(2)柱下独立基础;(3)墙下条形基础;(4)无筋扩展基础3、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类和生物活动的影响,基础顶面至少应低于设计地面( 1 )。
(1)0.1m ;(2)0.2m ;(3)0.3m ;(4)0.5m4、除岩石地基外,基础的埋深一般不宜小于( 2 )。
(1)0.4m ;(2)0.5m ;(3)1.0m ;(4)1.5m5、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可由( 2 )确定。
(1)室内压缩试验(2)原位载荷试验;(3)土的颗粒分析试验;(4)相对密度试验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推荐的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理论公式是以( 2 )为基础的。
(1)临塑荷载cr p ;(2)临界荷载4/1p ;(3)临界荷载3/1p ;(4)极限荷载u p7、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 1 )。
(1)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2)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3)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4)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8、在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计算时,埋深d 通常取( 3 )。
(1)室外地面至基底;(2)基底至下卧层顶面;(3)室外地面至下卧层顶面;(4)室外地面至下卧层底面9、当基础宽度大于3m 或埋置深度大于( 2 )时,从载荷试验或其他原位测试、规范表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进行修正。
(1)0.3m ;(2)0.5m ;(3)1.0m ;(4)1.5m10、由( 1 )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无须进行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
(1)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以理论公式计算;(2)地基载荷试验;(3)规范承载力表格11、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 2 )。
(1)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2)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3)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4)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12、( 3 )应验算其稳定性。
(1)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物;(3)经常承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13、对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 1 )。
(1)仅需作深度修正;(2)仅需作宽度修正;(3)需作宽度和深度修正;(4)仅当基础宽度大于3m时才需作宽度修正14、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若要显著减小柱下扩展基础的沉降量,较可行的措施是( 4 )。
(1)增大基础底面积;(2)减小基础底面积;(3)增大基础埋深;(4)减小基础埋深15、进行基础截面设计时,必须满足台阶宽高比要求的是( 4 )。
(1)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2)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3)柱下条形基础;(4)无筋扩展基础16、对于框架结构,地基变形一般由(2 )控制。
(1)沉降量(2)沉降差(3)倾斜(4)局部倾斜17、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地基变形一般由(4 )控制。
(1)沉降量(2)沉降差(3)倾斜(4)局部倾斜18、对于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地基变形一般由(3 )控制。
(1)沉降量(2)沉降差(3)倾斜(4)局部倾斜19、当地基压缩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基础底面尺寸宜( 4 )。
(1)按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确定,这样也就满足了持力层承载力的要求;(2)按软弱下卧层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后适当加大;(3)按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确定后适当加大;(4)按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选择后,再对软弱下卧层进行承载力验算,必要时还要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20、下列措施中,(4 )不属于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1)建筑物的体型应力求简单;(2)相邻建筑物之间应有一定距离;(3)设置沉降缝;(4)设置伸缩缝。
21、柔性基础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基底反力分布呈( 1 )(1)均匀分布(2)中间大,两端小(3)中间小,两端大22、排架结构属于( 1 )(1)柔性结构;(2)敏感性结构;(3)刚性结构23、框架结构属于( 2 )(1)柔性结构;(2)敏感性结构;(3)刚性结构24、在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作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2 )(1)基础;(2)地基;(3)地基与基础;(4)上部结构25、下列说法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3 )(1)原有建筑物受邻近新建重型或高层建筑物影响;(2)相邻建筑物的合理施工顺序是:先重后轻,先深后浅;(3)设置圈梁的最佳位置在房屋中部;(4)在软土地基上开挖基坑,要注意尽可能不扰动土的原状结构26、多层砌体承重结构设置圈梁时,若仅设置两道,则应( 4 )(1)在基础面附近和底层窗顶或楼板下面各设置一道;(2)在房屋中适当楼层窗顶或楼板下面各设置一道;(3)在顶层和其下一层窗顶或楼板下面各设置一道;(4)在基础顶面附近和顶层门窗顶处各设置一道。
27、计算挡土墙土压力时,荷载效应(4 )。
(1)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2)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3)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4)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28、计算基础内力时,荷载效应( 3 )。
(1)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2)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3)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4)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29、对设有地下室的筏形基础,在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埋深修正时,埋深应(1 )(1)自室外地面算起;(2)自室内地面算起;(3)取室内外的平均埋深;(4)当室外有填土时,从老天然地面算起30、对设有地下室的独立基础,在对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埋深修正时,埋深应(2 )(1)自室外地面算起;(2)自室内地面算起;(3)取室内外的平均埋深;(4)当室外有填土时,从老天然地面算起二、判断题1、无筋扩展基础的截面尺寸除了通过限制材料强度等级和台阶宽高比的要求来确定外,尚须进行内力分析和截面强度计算。
( F )2、所有设计等级的建筑物都应按地基承载力计算基础底面积,并进行变形计算。
( F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与地基沉降允许值无关。
( F )4、当基础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措施是加大基础底面积。
( F )5、在确定基础底面尺寸时,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则还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 T )6、建筑物的长高比越大,其整体刚度越大( F )。
7、在软弱地基上修建建筑物的合力施工顺序是先轻后重,先小后大,先低后高。
( F )8、按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无需再作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
( T )9、在计算柱下条形基础内力的简化算法中,倒梁法假定上部结构是绝对刚性的,静定分析法假定上部结构是绝对柔性的。
( T )三、简答题1、地基基础设计应满足哪些原则?(1)在防止地基土体剪切破坏和丧失稳定性方面,应有足够的安全度。
(2)控制地基的特征变形量不超过规范允许值,(3)满足基础结构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
2、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哪些?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建筑物的用途类型及荷载大小性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地基土和融陷及是否需要补偿等,应综合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建筑物的用途类型及荷载大小性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相邻建筑物基础埋深、地基土冻胀和融陷及是否需要补偿等,应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加确定。
考虑以上因素后加以确定。
3、试述地基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
4、无筋扩展基础和扩展基础78的高度是根据什么条件确定的?5、如何确定地基承载力?6、何谓软弱下卧层?简述软弱下卧层验算的要点。
7、简述减轻不均匀沉降的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主要有哪些?四、计算题1、某柱下独立基础埋深m d 8.1=,所受轴心荷载kN F k 2400=,地基持力层为粘性土,3/18m kN =γ,kPa f ak 150=,3.0=b η,6.1=d η,试确定该基础的底面边长。
2、某框架结构中柱传至方形独立基础顶面的荷载标准值kN F k 700=,基础埋深m d 1=。
地面下为厚度3m 的粘土层,3/19m kN =γ,kPa f ak 183=,6.1=d η。
其下为淤泥质土,kPa f ak 55=,0.1=d η。
持力层压力扩散角︒=22θ。
试确定柱下方形基础的底面边长。
3、某承重砖墙厚240mm ,传至条形基础顶面处的轴心荷载m kN F k /150=。
该处土层自地表起依次分布如下:第一层为粉质粘土,厚度2.2m ,3/17m kN =γ,91.0=e ,kPa f ak 130=,MPa E s 1.81=;第二层为淤泥质土,厚度1.6m ,kPa f ak 65=,MPa E s 6.22=;第三层为中密中砂。
地下水位在淤泥质土顶面处。
建筑物对基础埋深没有特殊要求,且不考虑土的冻胀问题。
(1)试确定基础的底面宽度(须进行软弱下卧层验算);(2)设计基础截面并配筋(可近似取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为标准组合值的1.35倍)。
4、某框架柱传给基础的荷载标准值为kN F k 1000=,m .kN M k 290=(沿基础长边方向作用),基础埋深1.5m ,基底尺寸为m m 32⨯。
地基土318m /kN =γ,kPa f a 200=。
试验算基础底面尺寸是否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