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翟椿淇)
一.单项选择题
()1.寄主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发病的标志是_____。
A.建立寄生关系
B.病原物向寄主体内侵入
C.病原物与寄主接触
D.寄主出现症状
()2.下列现象中,属于植物病害的是______。
A.感染病毒的郁金香呈现鲜艳杂色花瓣。
B.感染黑粉菌的茭白茎基组织肥大。
C.豆科植物由于根瘤菌的侵入而出现根瘤。
D.蔬菜根部由于根结线虫的侵染而出现根结。
()3.主要依靠直接侵入的病原物是______。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植原体
()4.白粉病属于_______。
A.真菌病害B.细菌病害 C.病毒病害D.生理病害
()5.属于被动传播的是_____。
A.真菌菌丝体的生长。
B.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
C.游动孢子在水中的移动。
D.真菌通过雨水传播。
()6.下列现象中,属于病害的是______。
A.缺氮引起的植物叶片发黄B.冰雹砸损植物C.棉花黄萎病D.低温引起的冻害
()7.细菌性病害所特有的症状是______。
A.变色B.颗粒状物C.粉状物D.脓状物
()8.植物病原细菌侵染寄主最主要的条件是______。
A.高湿 B.高温 C.低温D.高温、高湿
()9.真菌的侵入途径一般是______。
A.直接侵入
B.自然孔口侵入
C.虫媒传播
D.伤口侵入
()10.在植物真菌的五个亚门中,具有无隔菌丝的是______。
A.接合菌亚门
B.子囊菌亚门
C.担子菌亚门
D.半知菌亚门
二判断题
()1.在真菌整个生活史中,有性生殖出现次数较多。
()2.在输导组织中扩展的病害潜育期较短,发病较快。
()3.常见的病症多属于真菌的菌丝体和繁殖体。
()4.通常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对寄主组织的直接破坏性较大。
()5.垂直抗性是由主效基因控制,抗性效能高,表现明显,但抗性持久。
()6.切片镜检,观察有无喷雾现象,是细菌性病害区别其他病害的最方便易行而又可靠的方法。
()7.真菌都是有害的,它能引起植物的传染性病害。
()8.湿度是主要影响病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9.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吸收营养和不断扩展蔓延的时期,也是寄主与病原物相互斗争的时期。
()10.多循环病害的特点是寄主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田间病害数量增长很快。
三.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
2.病理程序
3.症状
4.病状
5.病征
1.细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
2.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四
种表现。
3.真菌一般具有生长发育的()和繁衍后代的()。
4.菌丝的变态类型,常见的有()、()、()。
5.按照寄主植物与病原物之间有没有特异性的相互关系,可把植物的抗性分为()和()
两类。
五.简答题
1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3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答案
一.选择题
(D )1.寄主植物被病原物侵染后发病的标志是_____。
A.建立寄生关系B.病原物向寄主体内侵入C.病原物与寄主接触 D.寄主出现症状
(D )2.下列现象中,属于植物病害的是______。
A.感染病毒的郁金香呈现鲜艳杂色花瓣。
B.感染黑粉菌的茭白茎基组织肥大。
C.豆科植物由于根瘤菌的侵入而出现根瘤。
D.蔬菜根部由于根结线虫的侵染而出现根结。
(A )3.主要依靠直接侵入的病原物是______。
A.真菌B.细菌 C.病毒 D.植原体
(A )4.白粉病属于_______。
A.真菌病害B.细菌病害C.病毒病害D.生理病害
(D )5.属于被动传播的是_____。
A.真菌菌丝体的生长。
B.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
C.
游动孢子在水中的移动。
D.真菌通过雨水传播。
(C )6.下列现象中,属于病害的是______。
A.缺氮引起的植物叶片发黄B.冰雹砸损植物C.棉花黄萎病D.低温引起的冻害
(D )7.细菌性病害所特有的症状是______。
A.变色 B.颗粒状物 C.粉状物D.脓状物(A )8.植物病原细菌侵染寄主最主要的条件是______。
A.高湿 B.高温C.低温 D.高温、高湿
(A )9.真菌的侵入途径一般是______。
A.直接侵入 B.自然孔口侵入C.虫媒传播 D.伤口侵入
(A )10.在植物真菌的五个亚门中,具有无隔菌丝的是______。
A.接合菌亚门B.子囊菌亚门C.担子菌亚门D.半知菌亚门
(B )1.在真菌整个生活史中,有性生殖出现次数较多。
(A )2.在输导组织中扩展的病害潜育期较短,发病较快。
(A )3.常见的病症多属于真菌的菌丝体和繁殖体。
(B )4.通常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对寄主组织的直接破坏性较大。
(B )5.垂直抗性是由主效基因控制,抗性效能高,表现明显,但抗性持久。
(√ )6.切片镜检,观察有无喷雾现象,是细菌性病害区别其他病害的最方便易行而又可靠的方法。
(B )7.真菌都是有害的,它能引起植物的传染性病害。
(B )8.湿度是主要影响病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速度。
(A )9.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吸收营养和不断扩展蔓延的时期,也是寄主与病原物相互斗争的时期。
( A )10.多循环病害的特点是寄主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很大,田间病害数量增长很快。
三名词解释
1.植物病害: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遇到不良环境条件,或者遭受其他生物的侵染,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干扰和破坏,在生理和组织结构上发生一系列的反常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2.病理程序:植物染病后,先引起生理功能的改变,然后造成组织结构的改变,最后发病植物外观表现出病态。
这些病变均有一个逐渐加深、持续发展的过程,称为病理程序。
3.症状:植物发病后,其外表的不正常变化称为症状。
4.病状:植物本身表现的不正常状态称为病状。
5.病征:病部表现出病原物的特征称为病征。
四.填空题
1.细菌、病毒主要的繁殖方式分别为(裂殖)、(增殖)。
2.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免疫)、(抗病)、(耐病)、(感病)四种表现。
3.真菌一般具有生长发育的(营养体)和繁衍后代的(繁殖体)。
4.菌丝的变态类型,常见的有(菌核)、(菌索)、(子座)。
5.按照寄主植物与病原物之间有没有特异性的相互关系,可把植物的抗性分为(垂直抗性)和(水平抗性)两类。
五简答题
1植物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介体传染:病毒的自然传播多数依靠昆虫、菟丝子等介体,其中以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最为突出,象西葫芦病毒病、番茄蕨叶病、辣椒病毒病主要是靠蚜虫传播的。
(2)汁液接触传染:田间进行的许多农事活动都可以传染病毒病。
另外,叶片间的互相摩擦使病毒通过轻微的伤口传播。
(3)嫁接传染:许多果树病毒病主要是通过嫁接传染的。
苹果的病毒病几乎都是由嫁接传染的。
2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病害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对植物病害循环的分析主要涉及到三个问题:①初侵染和再次侵染;②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③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也就是说,侵染性病害的延续发生,在一个地区首先要有侵染的来源,病原生物必须经过一定的途径传播到寄主植物上,发病以后在病部还可以产生子实体等繁殖体,引起再次侵染。
病原物还要以一定的方式越冬和越夏,度过寄主的休眠期,才能引起下
一次发病。
研究病害循环是病害防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依据病害的循环特点制定的。
3.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侵染性病害的特征是病害有一个发生发展或传染的过程,病害在田间的分布往往是不均匀的,在病株的表面或者内部可以发现其病原生物的存在,有的侵染性病害在病部有明显的病征。
大多数的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线虫病害可以在病部表面看到病原物,少数要在组织内部才能看到。
有些真菌和细菌病害及所有的病毒病害在植物病部没有病征,但是有一些有明显的症状特点可以作为诊断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