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二〇二〇年六月城市道路及周边道路翻建设计第一章工程概况xx坡巷坐落在金牛岭片区,金牛岭片区位于中心组团的中部,xx坡巷位于金牛岭片区东南角,南面靠近xx汽车南站,西北面距金牛岭公园不足 1 公里,毗邻龙昆南路和南海大道,交通条件优越。
地理位置及设计道路路段如下:1、设计依据本课题依据《道路勘测设计》(第四版,许金良等编著,符锌砂、陈静云主审,人民交通出版社,2016。
)、《基础工程》(第四版,王晓谋主编,赵明华、李镜培主审,人民交通出版社)、《路基路面工程》(第五版,黄晓明,人民交通出版社,2017年8月。
)等课本所学知识内容以及《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 年版)、《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等国家标准与规范。
2、设计目的、意义目的:通过本次设计,完善城市道路设计所需知识、系统掌握道路工程设计流程及相应规范的使用;学会通过工程概况及其他道路技术指标完成道路选线、道路平纵横设计、道路基础、道路路面设计等工作。
通过上述各工作,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并为下一阶段的工作与学习做好理论知识铺垫。
意义:xx市棚户区改造项目作为xx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与该地区发展实情与目标规划相符的市政支路,对于有效减轻该地区干路交通压力、提升城市交通水平意义重大。
同时,结合我国市政道路发展及研究现况,尤其随着《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的正式发布,全国市政道路发展及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因此,建设符合国家发展愿景的市政道路,也成为当下各个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
3、当地路网规划、政府政策与规划文件xx市xx坡巷棚户区改造片区位于龙昆南路西侧、南海大道北侧,属于市规委会审议通过的《xx市金牛岭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范围。
根据《xx市xx 坡巷片区改造策划及规划修改》、《xx市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工作若干规定》等文件内容,该片区交通网络构成共计11条市政道路,分别为次干道1条,即xx路,连接南沙路和龙昆南路;支路10条,分别为:xx横路、昌盛路、xx一路、xx二路、xx三路、xx横路、xx一路、xx二路、xx三路、xx四路;路幅宽6~30米不等,路网总长6999米。
其中,xx一路长度555.768米、路幅宽18米。
主要施工内容包括道路、交通、排水、照明、绿化、综合管廊(xx路、xx一路)、缆线管廊(8条支路)等。
4、当地地形与地貌xx市地形略呈长心形,地势平缓。
全市除石山镇境内的马鞍岭(海拔222.8 米)、旧州镇境内的旧州岭(199.9 米)、甲子镇境内的日晒岭(171 米)、永兴镇境内的雷虎岭(168.3 米)等 38 个山丘较高外,绝大部分为海拔 100 米以下的台地和平原。
马鞍岭为全市最高点。
沿线路段地貌单元为海成二级阶地,场地地形较为平坦,各钻孔孔口标高13.14~13.99m(国家85高程),相对高差0.85m。
5、气象与水文xx市位于北纬19°57′~20°5′,东经110°10′~110°41′,属于热带海洋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主导风向在每年的5-7月份为南风和东南风,11月份与第二年的2月份多为东北风,干湿季节明显,冬春多雾多旱,夏秋多雷暴雨,常受台风影响,全年无霜无雪。
xx市的主要气象特征如下:a. 气温:年平均气温23.8℃,月平均气温1月份 17.2℃,7月份28.4℃;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8~39℃,最低气温2.8℃。
b. 雨量:年平均降雨量1610毫米,每年5月~10月为雨季,多台风,在这期间降雨量约占全年降雨量73.5~90%,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c. 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85%。
6、地质构造拟建场地位于xx市xx、坡巷片区,由《海南主要构造断裂分布概况图》可知,离拟建场地较近的构造为近东西向的光村~铺前大断裂。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明确本工程场地位于抗震设防烈度8 度区。
据调查了解,上述断裂距离本场地距离超过最小避让距离(200m)。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 年版)第4.1.7 条第 2 段规定,已避开主断裂带的影响。
7、砂石料场情况石料:xx市周边石质多为玄武岩,各项指标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材料储量丰富,料场分布比较均匀,开采运输方便,符合道路建设的要求,石料平均运距小于20Km。
砂料:在南渡江岸有优质河砂,属中粗砂,为良好的建筑材料,含泥量少,级配良好,各项指标均能满足工程的需要,且交通运输方便,运距近。
路堤填料:主要来源于路基的开山土石以及沿线的取土坑。
工程用水:沿线水系丰富,溪流、水井、自来水均能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四大建材:钢材、水泥、木材和沥青四大建材市场货源丰富,运输条件便利。
钢材来源于公路运输和水运,木材可在当地采购,水泥可从其他地方等地进行采购,运输方便。
第二章道路横断面设计1、道路等级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以下统一简称为规范)表3.2.1规定:城市支路设计速度可取值为“20km/h、30km/h、40km/h”,该拟建道路均为城市支路,取值为30km/h。
表2.1.1 拟建道路设计速度及道路等级、交通等级表2、机动车道设计根据规范表5.3.2规定:设计车速≤60km/h时,混行车道最小宽度为3.50m,小客车专用车道最小宽度为3.25m。
分析拟建两条道路交通量组成情况:日常通行车辆有小客车、东风等小轿车及扬州亚星等中等客车,故车道参考混行车道设计。
xx一路机动车道设计总宽度为:4.0m×2;xx横路机动车道设计总宽度为:4.5m×2。
3、非机动车道设计根据规范5.3.3规定:与机动车道合并设置的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应小于2.5m,取2.5m。
拟建两条道路非机动车道设计总宽度均为2.5m×2。
4、路侧带设计4.1 设施带及绿化带:根据规范5.3.4.3规定:设施带宽度应满足照明、防护等要求,避免与其他建筑物造成干扰。
拟建两条道路设施带设置在路缘石边缘,设置照明装置、防护装置,与绿化带并列设置,总宽度均取为0.5m×2;4.2 人行道:按照规范表5.3.4规定,各级道路人行道取最小值为2.0m,一般值为3.0m。
结合拟建道路实际情况及附近人流量情况,xx一路设计人行道总宽度为2.0m×2、xx横路设计人行道总宽度为2.5m×2。
(路缘石高度取0.35m,土外高度0.15m)5、道路路幅设计根据规范5.2.3规定;城市主干路宜采用三幅或四幅路;次干路宜采用单幅路或两幅路;支路宜采用单幅路。
本次拟建道路均为支路,且结合实际情况,均采用单幅路。
道路名称道路等级道路宽度(m) 横断面形式xx一路城市支路18 单幅路xx横路城市支路20 单幅路表2.5.1 拟建道路路幅设计表6、路拱和横坡规定根据规范5.4.1规定:降雨量大地区道路横坡宜采用1.5%-2.0%。
结合xx 地区降雨量大及路面宽度较小等情况,拟建两条道路横坡均采用1.5%;此外根据规范5.4.2规定:单幅路应根据道路宽度采用单向横坡或双向横坡、人行道宜采用单向横坡。
拟建两条道路人行道采用单向横坡、机动车道及非机动车道采用双向横坡。
7、横断面综合布置图2-7-1 xx一路横断面设计图图2-7-2 xx横路横断面设计图8、道路主要技术指标表项目道路名称单位取值道路等级xx一路城市支路xx横路交通等级xx一路轻交通xx横路设计速度xx一路Km/h 30 xx横路路面设计标准轴载xx一路BZ-100 xx横路最小净机动车道xx一路m 4.5xx横路非机动车道xx一路m 2.5xx横路xx一路第三章 道路平面线形设计1. 方位角、转角计算1.1 xx 一路方位角、转角计算图3-1-1-1 xx 一路方位角示意图1.1.1路线方位角计算QD X =212254.650 QD Y =195824.616 AD X =2271.435212286.532212+=212278.9835AD Y =2867.122195857.31919+=195862.2205ZD X =212644.987 ZD Y`=196184.851 BD X =2139.212623108.212628+=212625.6235BD Y =2165.196188863.196170+=196179.514设方位角为α,根据方位角计算公式: 当y 2-y 1>0、x 2-x 1>0时:α=arctg )()1212x x y y --(,得:α1=arctg(212254.650-5212278.983195824.616-5195862.220)=arctg1.54538,所以:α1=57.0935°α2=arctg(2212625.623-212644.987196179.154-196184.851)=arctg0.2756所以:α2=15.40936°此外,根据QD、ZD坐标及α1、α2,利用数学知识解得:JD X= 212453.624607 JD Y =196132.1073781.1.2 路线转角计算图3-1-1-2-1 xx一路转角示意图根据转角定义:由前一导线转至本导线的角度为路线转角。
左转为负值、右转为正值。
设转角为β:则:β=α2-α1=15.40936°-57.0935°=-41.68414°==-41.684°得β=-41.684°,即:路线向左偏转41.684°1.2 xx横路方位角、转角计算1.2.1路线方位角计算图3-1-2-1-1 xx横路方位示意图已知QD X =212531.040 QD Y =195934.465点A:A X =212505.668 A Y =195950.446点B:B X =212520.063 B Y =195964.488得C:C X =2B +A X X =212512.8655 C Y =2B +A Y Y =195957.467 ZD X =212328.549 ZD Y =196327.979点D:D X =212335.004 D Y =196287.864点F:F X =212354.674 F Y =196292.766得E:E X =2F +D X X =212344.839 E Y =2F +D Y Y =196290.315 根据方位角计算公式:x 2-x 1<0时:α=180°+arctg)()1212x x y y --(, α1=180°+arctg )()1212x x y y --(=180°+arctg(212531.040-5212512.865465.195934-195957.467)=128.313° α2=180°+arctg)()1212x x y y --(=180°+arctg(212344.839-212328.549196290.315-196327.979)=113.389° 所以得:导线1的方位角为128.313°,导线2的方位角为293.389°此外,根据数学知识求得JD X =212472.448445 JD Y =196011.143071.2.2 路线转角计算设转角为β:则:β=α2-α1=113.389°-128.313°=-14.924°得β=-14.924°,即:路线向左偏转14.924°2.平曲线要素计算2.1 xx 一路平曲线要素计算根据表2-8-1得:圆曲线最小半径为70m 、最下长度为20m;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2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