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改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

新课改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

新课改理念下的开放式教学
《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真诚地与学生合作,共同创造一种新的课堂文化。

在开放学习空间里,教师按照学生的发展、兴趣、经验、认知以及不同的主题,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去实验、操作以及不断发现。

因此全方位的开放教育理念不拘泥任何教学形式,教师亦可由学生学习过程中了解并比较差异性,而引用不同的教学法。

一、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备课
备课,从来都是教师的事,一篇教材在手,找资料。

翻教参,写教案,把教材琢磨透了在教给学生。

教师就像觅食的老鹰,学生只要张嘴就行了。

长此以往,教师累,学生厌。

教师辛苦的劳动却剥夺了学生自己寻找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剥夺了他们自己思考、求证、体验的过程。

违背了新课程自主、探究的精神。

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参与老师的备课,请学生来帮助自己备课,搜集资料,提出想法。

如《但愿人长久》我就布置学生回去查找相关资料。

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找到苏轼的故事,描写月亮的诗歌,中秋的传说,有摘抄的,有打印的,有从网上下载的,还有软盘。

形形色色,简直可以举办一个中秋专集了。

我经过精心选择,引导学生读诗,品诗,又延伸迁移,学生们在诗的意境中畅游,和苏轼同感人有悲欢离合,知道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知道杜甫:“今日苻州月,闺中只独看”。

欣赏到“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美景。

教师因为放手而轻松,学生因为动手而兴奋,何乐不为呢?
2、和学生一起探究学习
韩愈说:“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今天,学生学得知识已不全依赖教师。

所以,教学中要善于和学生一起探究,不要怕丢面子。

在学《动物园的晚上》时,有学生问我猫是怎样睡觉的,我还真不知道,于是我叫他查找资料,请教家里养猫的同学,我也去找,我不能留给学生一个“?”。

后来他果然找到了,欢天喜地地告诉我,我就仍装做不知,看着学生好为我师的样子,我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

二、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几项措施
第一:精心选择开放的教学内容
1、活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学习的载体。

正如叶圣陶先生强调:语文教材只不过是例子,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这门工具,形成自己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开放式的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用教材内容,根据自己的教学所需,可适当地对教材进行删减增补工作。

新课程标准下的汉语拼音教学,每一课都配有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情境图”,提供学习字母的情境,用以指导学生观察,同时配有相应的“语境歌”,帮助识记。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侧重之分,不能把过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教学生看图说话或背诵儿歌中,而要将声母、韵母和拼读练习作为教学重点。

在指导学生看懂情境图的过程中相机学习语境歌,灵活运用生动形象的儿歌,切忌死记硬套,教师更应提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编语境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如在教学“ao、ou、iu”时,教师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按照儿歌一句一行地教,而是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教学,当学生说到小朋友在游泳时学“游泳健儿不怕冷”,谈到小朋友的穿着时教“身穿花棉袄”等,真正把学生放在首位,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如教学声母zh时,在学生在观察了表音表形图后,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编顺口溜“z加椅子zhzhzh;一只蜘蛛zhzhzh;蜘蛛网zhzhzh;一根树枝zhzhzh”等,学生跃跃欲试,创意纷出。

让学生灵活学习语境歌,教学中将情境图和语境歌融会贯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渗透教材,加强校内外沟通作为教材的语文课本虽然大部分都是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生动形象,但也有少数课文中人物的背景或生平事迹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孩子缺乏那个时代的体验,很难理解和接受课本内容。

因此,在开放式课堂教学中,教师选择教学内容不能停留在教材上,不能受课本知识的限制,而应不断补充拓展一些学生感兴趣和喜欢的内容,在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丰富学生知识,拓宽学生视野,真正实现教学内容的开放。

实践证明,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并将丰富的大社会的知识融入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自己是一体的,还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咏华山》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课文,采用了古诗教学的新课型——“文包诗”。

这篇课文将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集于一体。

在教学中,在学生充分感知华山语言美的基础上,我采用让学生根据对课文的理解组合画成一幅画,学生画的画,贴的贴,各展其能,当学生完成自己的创作后,教师展示一生的作品,然后让学生主动参与民主评议,“你觉得他画得怎样?”学生有的表扬学生画得很好,说“他把太阳画在小孩头上很好,因为华山离小孩很近。

”,有的提出了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觉得他把白云的位置画错了,要画在山的中间,因为山腰是在山的中间。


实践证明,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并将丰富的大社会的知识融入教学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自己是一体的,还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所没有的知识。

三、关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要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始。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有:
①预习的习惯。

学生进行预习,可以有三种层次:第一种是课前看一看(或翻一翻)课本;第二种是看课本解决生字词(语文、外语)、做做练习(数、理、化);第三种是查找资料作深入研究。

大多数学生可以达到前二个层次少数学生能达到第三个层次。

学生达到何种层次,与教师坚持要求、督促检查有关。

不同学科、不同章节应该有不同层次的预习要求。

②复习的习惯。

学生进行复习,可以分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先复习,后做作业;第二种是先做作业,有时间再复习;第三种是安排时间复习。

注意整理归纳,形成知识结构。

多数学生应达到第一种要求,随着学习深入,应对学生提出第二、三种要求。

教师布置假期作业,应要求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

使其系统化、结构化。

③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学生在阅读时,遇到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自己能查词典解决。

长期坚持,就能养成使用词典的习惯。

教师要有计划地布置使用工具书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到图书馆去查找资料,独立地解决疑难问题,条件具备时,让学生到电子阅览室利用互联网检索并下载文件。

总之,今天及未来的社会已经走向更为开放的社会,开放的社会,强调民主、自由、平等的原则,不赞同权威控制的做法,容许不同意见的表达,能让更多元化的措施存在,以提供给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

开放式教学具有良好的对接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行为能力,对提高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有积级的推进作用。

开放性教学是生物课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新课程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未来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