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效合同的过错方赔偿损失范围不包括可期待利益《合同法》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而受到的损失。但对于赔偿损失的范围如何界定,《合同法》没有明确的规定。
律师实务中,一般认为,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当事人所应当承担的赔偿损失的责任是指对另一方当事人信赖利益损失的赔偿。信赖利益损失,是指缔约人信赖合同有效成立,但因法定事由的发生,致使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等而遭受的损失。缔约过失责任的目的就是补偿一方当事人因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而遭受的损失,从而使其利益恢复到合同签订之前的状态,故其损害赔偿的对象为信赖利益,信赖利益并不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及履行利益。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认为:合同无效后,若一方当事人对合同无效存在过错,且对方当事人因此遭受损失的,过错方应基于缔约过失行为向对方当事人承担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所赔偿的损失限于信赖利益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不包括在合同有效情形下通过履行可以获得的利益。认定损失赔偿数额时,应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判断各项损失应否全额赔偿;若受害人也存在过错的,受害人应根据自己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上述意见,信赖利益的赔偿大致包括以下项目: 1、善意缔约人为缔约支付的直接费用,具体又可以包括:订约费用其中包括邮电费用、至订约地或者察看标的物所支出的费用;
2、与此相关的,善意缔约人所遭受的财产利益的额外支出,包括
为准备履行合同而支付的费用,比如因相信合同成立而租赁房屋、雇工支付的费用等;
3、法定孳息和自然孳息的损失;
4、现有经营利益的损失,可以包括经营者的利润,也可以包括一般劳动者因此误工而导致的损失;
5、可期待的工资或者劳动收入的损失等。北京清算律师网有更多法律知识点。
作者北京市律师协会并购重组与不良资产处置委员会张学增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