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具事故预防处理
打捞母锥
四、钻具的打捞
(三)打捞工具
3.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⑪用途:用于钻井、修井工程中从外部打捞钻铤、钻杆、油管以 及其它落鱼的专用打捞工具。它根据钻铤、钻杆、油管、接头、接箍 和其它井用管子的外径尺寸而设计的。当抓住落鱼而不能捞出时,捞 筒可退出落鱼,提回地面 。卡瓦打捞筒抓住落鱼后能进行高压泥浆 循环。还带有铣鞋能有效地修理鱼顶裂口飞边。便于落鱼顺利进入捞 筒,如果需要增大抓捞面积可连接加大引鞋,鱼顶偏倚井壁时可使用 壁钩,抓捞部位距鱼顶太远可增接加长短节; ⑫结构:由上接头、筒体、引鞋组成。内部装有抓捞卡瓦、盘根 和铣鞋或控制环。
车,检查打捞是否可靠。起钻要求平稳操作,禁止用钻盘卸扣。
四、钻具的打捞
(三)打捞工具 2.打捞母锥
⑪用途:是一种专门从油管、钻杆等管状落物外壁进
行造扣打捞的工具;
⑫结构:是长筒形整体结构,由接头与内锥面上有打
捞螺纹的本体构成,母锥采用高强度合金钢锻件制造,为 了便于造扣,打捞螺纹上开有切削槽。
四、钻具的打捞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三)钻具的管理办法
1.钻具应分类组合,成套使用,实行租用制度; 2.入井钻具要详细检查钢号、壁厚、公母接头水眼直径、 丈量长度,登记造册;
3.在井使用钻具要实行定期上下倒换制度;
4.执行错扣检查制度,每起一趟钻,错卸一个单根螺纹, 三趟钻即可错卸完;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三)钻具的管理办法
杂,处于受拉、压、扭等状态。旋转钻进时,下部钻具失稳产生
弯曲,由于受到井眼限制可产生多次弯曲,在扭转力和离心力的 作用下,整个钻柱呈一个近似螺旋形曲线进行复杂的旋转运动。
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钻具容易产生疲劳破坏。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疲劳破坏的原因 钻柱的受力分析
轴向力 弯曲力矩
离心力
扭转力矩
(四)事故破坏的原因
1.溜钻、顿钻造成钻具断落; 2.处理卡钻事故时,不恰当地大力活动,当应力超过其屈
服极限时,造成钻具断落;
3.事故倒扣; 4.过失倒扣。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思考题:
在狗腿度大的井眼内长时 间定点循环,为什么容易发生 断钻具事故? 把新旧钻杆连接在一起, 为什么会加快新钻杆的腐蚀?
无进尺或放空
四、钻具的打捞
(二)落鱼的情况分析
落鱼的情况分析 鱼头的尺寸 鱼顶的位置 落鱼在井下状态 鱼头是否规则
四、钻具的打捞
(二)落鱼的情况分析
1.钻头在井底,落鱼鱼头只是一个断口;
2.钻头虽在井底,但落鱼不是一个断面,钻具同时断成 了几截; 3.起下钻过程中遇阻遇卡时,提、压、扭转用力过大造 成钻具断落,或者由于钻具本身的缺陷断落,此时断落的钻
足够大的交变应力作用下,会在局部区域产生热能,使金 属结构的聚合力降低,形成微观裂纹,这些微裂纹又沿着 晶体平面滑动发展,逐渐连通成可见的裂纹。一般来说, 裂纹的方向与应力的方向垂直,故钻具疲劳破坏的断面是 沿圆周方向的。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疲劳破坏的原因
钻柱的运动状态十分复杂,精确计算其所受的力比较困难。 但通过受力分析,对钻柱设计和防止钻具损坏都是很有意义。 在起下钻时,钻柱处于受拉状态;而在钻进时其状态比较复
(二)腐蚀破坏的原因
钻具腐蚀的原因 氧气腐蚀 二氧化碳腐蚀 溶解盐类腐蚀 各种酸类腐蚀 硫化氢腐蚀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二)腐蚀破坏的原因
影响腐蚀的主要因素
温度
PH值
压力
材质的不均匀和应力差别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二)腐蚀破坏的原因
腐蚀的形式
均匀腐蚀
局部腐蚀 锈蚀和冲蚀 电化学腐蚀 腐蚀疲劳
具可能在原位置,也可能下行,什么地方有支撑点,它就留
在什么地方,很难确定鱼顶的位置;
四、钻具的打捞
(二)落鱼的情况分析 4.顿钻造成的事故更为复杂,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 顿钻,钻具从井口脱落以后,以加速度向下运行,顿入 井底造成严重破坏。
四、钻具的打捞
(二)落鱼的情况分析
四、钻具的打捞
(二)落鱼的情况分析
硫化氢应力破裂和氢脆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三)机械破坏的原因
1.钻具制造中形成的缺陷; 2.在搬运或使用过程中造成了外伤; 3.上扣不紧,不按规定扭矩上扣,接头台肩未靠紧,台肩面失去 密封作用; 4.钻进时加压过大,或发生连续别钻,或在遇阻遇卡时强扭,把 钻杆母螺纹胀大、胀裂,造成钻具脱落; 5.对各种连接螺纹特别是配合接头的连接螺纹长期使用而不定期 卸开检查和探伤,以致螺纹磨损造成钻具脱落;
四、钻具的打捞
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四、钻具的打捞
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A”形盘根:为橡胶短筒,内部有密封 唇,为落鱼外径与筒体内壁间密封作 用,与各种尺寸的螺旋卡瓦配套使用。
螺旋卡瓦:有不同尺寸适合不同尺寸 管具,内有多头左旋锯齿形螺牙,与 筒体和控制卡相配合抓捞管子。
控制卡:由控制卡套和卡键焊接而成, 供螺旋卡瓦通用,其作用在于螺旋卡 瓦在筒内只能上下运动而不能转动。
四、钻具的打捞
3.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⑫打捞落鱼
②捞筒下到距鱼顶0.3~0.5m开泵循环,冲洗鱼顶周围的沉积物; ③停止循环,慢慢旋转下放捞筒,将落鱼引入捞筒。若发生蹩
下,尽可能还原事故的本来面貌,并迅速准
确的作出决策,加快事故处理过程,减少经 济损失。
钻具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一、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二、钻具事故的预防措施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四、钻具的打捞 五、钻具事故案例分析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一)疲劳破坏的原因
疲劳破坏是钢材破坏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形式。金属在
四、钻具的打捞
1.打捞公锥
⑫使用方法
⑤下钻到鱼顶深度以上1~2米时开泵冲洗,然后以小排量循环并 下探鱼顶。根据下放深度、泵压和悬重的变化判断公锥是否进入鱼顶,
泵压增高、悬重下降说明公锥已进入鱼顶;
⑥造扣时,落鱼尺寸不同,造扣压力也不同,落鱼尺寸大,造扣 钻压也大;
⑦打捞起钻前,应提起钻具、然后下放到距离井底2~3米处猛刹
渤海钻探工程公司集中培训课件-钻井工程
钻具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张海滨
钻具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引 言
钻具事故是钻井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事故之一, 严重影响钻井速度并增加成本,如果处理措施不 慎,还会带来次生事故,造成事故套事故的局面, 那就更难处理。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地对待这个
问题。
引
言
井下事故的处理要遵循安全、快捷、科 学、经济的处理原则,在事故处理中牢记 “安全第一”的思想,在科学的分析的前提
5.在腐蚀性的作业环境中,使用有内涂层的钻杆,并要 定期检查内涂层剥蚀情况; 6.各种连接接头必须定期卸开检查,如有问题应及时予 以更换;
7.要经常观察,检查钻具本体;
8.钻具卸入场地存放时,应清洗钻具内外表面及螺纹; 并在螺纹及台肩上涂上防腐油,并戴好螺纹保护器(护丝)。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思考题:
四、钻具的打捞
打捞公锥
四、钻具的打捞
(三)打捞工具
1.打捞公锥 ⑫使用方法
①根据落鱼水眼尺寸选择公锥规格,检查打捞部位螺纹是否完好
无损; ② 测量各部位的尺寸绘出草图,计算鱼顶深度和打捞方入; ③ 用相当于落鱼硬度金属敲击打捞部位螺纹的方法检验打捞螺 纹的硬度和韧性; ④ 公锥下井时一般应配接震击器和安全接头:
电测的方法寻找鱼顶位置是比较可靠的,但是
由于钻具的自重伸长和电缆的自重伸长不一样,再 加上各自丈量的误差,电测的鱼顶深度和用钻具计 算的鱼顶深度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四、钻具的打捞
思考题:
钻具断落后会有哪些现象?
在探鱼和打捞过程中,如何 保护好鱼头?
四、钻具的打捞
打捞工具 (三)打捞工具
打捞工具: 公锥、母锥、卡 瓦打捞筒、打捞 矛等
钻柱振动 动载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二)腐蚀破坏的原因
钻具在恶劣的环境中储存或工作, 都会产生腐蚀,这是钻具提前损坏的普 遍原因。由于腐蚀使管壁变薄,表面产 生凹痕,甚至使钢材变质,降低了钢材
的 使用价值和使用寿命。 由粗略统计
资料可知,钻具损坏的40%和钻杆损坏的 80%是由腐蚀引起的。
一 、钻具事故发生的原因
6.上扣时,公、母接头必须对中,当有摇摆和阻卡现象 时,不能快速旋扣;
7.上扣时,必须用双钳按标准扭矩紧扣,不能松也不能
过紧; 8.鼠洞接单根时也必须用双钳紧扣; 9.钻铤的提升短节也必须用大钳紧扣; 10.卸扣时大钩弹簧要承受一定的拉力,俗称悬浮卸扣;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二)钻具在日常使用中的维护
四、钻具的打捞
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内密封圈 篮式卡瓦: 为圆筒状, 形似花篮。
铣鞋
O型密 封圈
四、钻具的打捞
3.可退式卡瓦打捞筒 ⑪操作方法 筒体内无论是装螺旋卡瓦或 篮式卡瓦,打捞作业 过程中打捞和释放落鱼退出捞筒的操作是相同的。 ⑫打捞落鱼 ①将打捞筒连接在捞柱上,大钳不得夹卡在筒体 上,以免损坏筒体,紧扣扭矩与捞柱相等;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要想减少钻具事故, 就必须正确储存和使用 钻具,并做好日常工作 中的维护与管理工作。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一)钻具的储存方式
1.要储存在管架台上; 2.架存不许超过三层;
3.钻具应按钢级、壁厚、质级分类;
4.对长期存放的钻具,要定期检查; 5.公、母螺纹及台肩要清洗干净; 6.凡是检查出的有问题的钻具,要与完好钻具分别存放。
三、钻具的维护与管理
(二)钻具在日常使用中的维护
1.钻具上下钻台,公、母螺纹戴好护丝; 2.钻具连接前要将公、母螺纹及台肩清洗干净,仔细 检查; 3.上卸螺纹时,绝不允许大钳咬钻杆本体; 4. 井口不许用短体卡瓦夹持钻具,以免挤伤钻杆; 5.公、母螺纹及台肩要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