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现状调研——湖北恩施市小渡船办事处“鸡司令”韩俊管理与经济学部工商管理专业1班侯宇玺引言自08年以来,随着经济危机的机深,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一批又一批曾经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务工经商的农民工,陆续带着技术、项目、资金返回到自己家乡创业,不仅正在形成农民工返乡创业潮,“以创业带动就业”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和肯定,而且正在形成一个农民工返乡创业群体,并正在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农民工返乡创业,实现了从“输出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向“一人创业、致富一方”的乘法转变,对新农村建设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就恩施市小渡船办事处旗峰社区的韩俊返乡创业案例,从从农民工的历史现状、经济危机下的选择、国家政策的支持及返乡创业方案和存在的问题做各方面的分析。
一、农民工的现状农民工,通常简称民工,是中国大陆特有词汇,属于具有对具有农民和工人双重身份人的称呼,指从农村进入城市,依靠替雇主打工作为谋生手段的社会群体。
据国家统计局八月启动的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项收费, 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大多农民依旧选取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
据了解农民工进城务工经商的平均收入为1000元,•半以上的农民月收入在800元以下,只有一成超过1500元,男性农民工收入为1070元,女性农民工收入为780元,农民工收入普遍没有城市居民高,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低,工资水平低的职业,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随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明显提高,究其原因:①自身素质和能力使其大多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如制造业,居民服务业,建筑业等所需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由于农民工受技术限制,工资水平偏低。
②社会不太健全的制度使得农民工就业受到不公平待遇,从而阻碍个工资水平的提高。
农民工现状农民工主要分布于建筑业、第三产业,沿海地区各个生产领域的产业工人均以农民工为主。
农民工的提法从1990 年代作为术语开始频繁出现,在此以前最常见的提法为民工。
全国九亿多农民中存在着相当一部分农民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筑,楼房建设,工业生产,制造业等都有农民工的影子,农民工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农民国的社会地位也正在逐步的提高,社会待遇也正在改善,国家和人民也给与他们更多的关注。
二、济危机形势下农民工的选择受全球金融危机与低迷的世界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出口受阻, 企业经营遭遇困难, 部分企业处于倒闭、停产、半停产状态。
在一些企业大幅裁员中, 农民工便首当其冲的成为了被的裁减对象。
农民工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抹灭贡献, 然而处于就业弱势地位的农民工时常面临着就业的困境。
权衡利弊,许多农民工选择返乡,进行再创业,在广大的民工返乡潮中,众多农民工由于家乡就业岗位供给不足,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缺乏技术和及资金支持返乡务农障碍重重等难题,此外由于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方式为型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十分不利于就业的扩大, 对此,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也就成为走出农民工就业困境的重要契机。
三、新农村建设及意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不但惠及亿万农民、而且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是我国在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必须担负和完成的一项重要使命。
农村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我国当前的一个基本国情。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
在这个阶段,只有实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加快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农民工返乡创业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有重要意义。
四、国家对农民工创业的政策支持及农民工创业因素分析。
1•国家制定的有利政策。
国家针对经济危机制定的积极扩大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对于农民工创业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国家已经推出了四万亿的投资计划,这些积极的政策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推进连锁经营向农村延伸。
抓紧研究出台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积极发展消费信贷。
做好家电下乡”、农机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作,把中央财政的400亿元补贴资金用好用活,使企业增加销售、农民得到实惠。
国家积极发展农村市场为农民工提供了创业的大好机遇,农民工可以积极依靠创业从而致富。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于农民工创业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和办事手续, 清理和规范收费项目,在财政支持方面,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设立扶持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专项基金。
为回乡创业农民工提供额度不大但期限长、利息低、覆盖面广的贷款。
对农民工创业进行创业辅导、培训和信息、技术服务。
有条件的地区可依托现有机构成立回乡创业者指导(服务)中心和中小企业情报中心,为回乡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市场信息、开业指导、管理咨询、融资指导、企业诊断等服务,并组织交流活动、科技讲座和政策咨询,提高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这些为农民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减少了农民创业的难度。
2. 为农民工提供了充电”时机。
经济危机使得大量中小企业处于倒闭或半倒闭状态,许多企业已经进入了蛰伏期。
由于国内市场需求的萎缩和国际订单的减少,许多企业减产甚至停产,这虽使不少农民工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但也给农民工提供了宝贵的充电”时机,农民工可以参加必要的创业项目培训与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农民工的科技文化水平与劳动技能水平,为农民工增大创业的成功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生产成本的降低可以减低创业的门槛。
受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全球化条件下国内的原材料价格也跟随国际价格下跌,这对农民工创业来说是一个相当难得的有利环境。
农民工创业的成本下降,而国家积极扩大内需的政策正在逐渐显示出预想的效果,这对于农民工来说一个大好机遇。
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农民工创业的原材料支出减少了农民工创业的成本,也在农民工心理上减少了一定的创业难度。
4. 大批廉价且有一定素质的农民工的存在可为农民工创业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经济危机使得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
一方面农民工在企业的工作过程中形成了比较娴熟的劳动技能,具有一定的劳动素质。
另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里的生活使他们比一般在家种地的农民见多识广,这样的打工经历对于许多农民工来说是一笔不可小觑的宝贵财富,他们的经验更多,头脑更加灵活。
同时,经济危机的影响又使得农民工的使用成本下降。
这样的大批廉价且具有一定素质的劳动力就为农民工创业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也使农民工合作创业在现实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大量失去工作的农民工可以合作使分散的资金和人力聚集在一起联合创业,以分担创业带来的风险并且可以相互帮扶依靠大家的智慧进行创业。
5. 经济危机背景下的结构调整为农民工创业减少了恶性竞争。
经济危机对中国来说也是转变发展方式、转变消费方式、转变生活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一次非常好的机会。
结构调整可使得大批高能耗、产能低的企业纷纷退出竞争舞台,而这些企业往往是恶性竞争的始作俑者,它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为手段,从中攫取不当利润。
通过结构调整为农民工创业扫清了恶性竞争的障碍,也为农民工创业指引了一条正确道路。
五、返乡农民工创业案例“今年,我又投资70 万元,上半年在荆门市购买了7000 只良种鸡苗,8 月,再购买8000 只鸡苗,按照93%的产蛋率,可日产鲜蛋1 万枚,日收入近5000 元,年收入在180 万元左右。
” 2010 年7 月12 日“旗峰坝上追梦”专题栏目采访了韩俊,他这样说道。
他是2010 年加入党组织的新党员。
说起创业养鸡的事,他津津乐道。
23 岁的韩俊从学校毕业后,学习了驾驶技术,给别人打工,每月的收入仅混个生活。
“打工不如自谋职业,自谋职业不如创业。
”小小年纪的他,却有创业经商的头脑。
他向父母要了1000 元钱,到重庆、十堰、东北等地考察养殖项目,发现养鸡是个周期短,见效快,收入可观的项目,决定回乡创办养鸡场。
2009 年2 月,他投资48 万元,建立了两栋鸡舍,在荆门市购买了8000 只德国良种鸡苗。
不到一年的时间,韩俊首度创业成功,每天可收获6000 多只蛋,每月收入达10 余万元。
他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好的创业环境助我走上成功路。
为了带动乡邻们共同致富,他成立了注册资金60 万元的绿盛养殖专业合作社,吸纳了5 家养殖大户,成为旗峰社区的特色产业之一。
回想创业历程,韩俊对市里、办事处以及居委会的支持感激不尽。
当初虽说满怀创业激情,可资金、场地等硬件要求,让他创业的梦想步履艰难。
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小渡船办事处帮他解决各种实际困难。
在他为资金缺乏而焦头烂额的时候,旗峰社区居委会雪中送炭,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他争取到15 万元小额贷款。
他看中了大龙潭村公路旁一个闲置的打石场,村委会干部立马帮他协调,迅速办好手续,并免收临时用地土地补偿费;为解决水电问题,村干部跑屯堡协商解决了自来水,到电力部门解决了用电的问题;团市委组织青年创业培训活动时,办事处为他争取到参加学习的机会。
“如果不是办事处和村里周到、便捷、热情的服务,我不可能顺利起步,也不会有养鸡场今天的发展势头。
”韩俊说。
有了好的环境,他对创业充满激情。
创业之初,资金紧张,鸡舍是年迈的父母和亲戚朋友挑砖抬瓦建起来的,进饲料、除鸡粪全靠自己。
孵化小鸡时,他整夜不睡觉。
为了养殖绿色鸡,不坚持不喂市场上的专用鸡饲料,而是远到东北购买玉米,自己配制“土饲料”……两年来,来他几乎没离开过鸡场,浑身都是鸡粪味。
这些艰辛磨炼了韩俊的意志,坚定了他创业的决心,成了他创业中的一笔财富。
艰辛换来的是成功的喜悦,鸡和鲜蛋畅销市内各大院校、超市以及周边县市,“礼品蛋”还被外地工程施工队作为恩施特产礼品送到了国外。
11 年3 月,他又投资140 万元,购买了挖掘机和大型装载机,为“两路”建设服务,月收入达8 万元。
六、农民工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案1.存在的问题(1)政府服务思想不够明确。
政府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到底想返什么乡”、“主要能创什么业”问题的思想认识还不够明确;对返乡创业农民工中大多数人最关心、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需求到底是什么认识不够深入;对于怎样才能把他们的现实需求与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有些地方政府在思想认识上也是不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