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著名设计师设计理念
荣久庵宪司(Kenji Ekuan,1929-)
荣久庵宪司生于东京,1957年建立GK工业设计 研究所。荣久庵宪司曾任国际设计大会执行委 员会主席和1989年的世界设计博览会的总策划 人。现任国际工业设计师协会理事,日本设计 基金会董事会成员,东京国际艺术音乐大学客 座教授,另外还担任了许多其他的职务。他的 设计也被广泛地采用,包括在东京国际机场和 市中心运行的快车、在日本东北部运行的子弹 头火车和雅马哈摩托车等。由他建立的GK集团 是日本最大的设计咨询服务公司。它在50年代 建立时只有不到10名设计师,现在已有200名以 上的专职设计师。其业务领域涉及工业设计、 环境设计、平面设计等各种设计领域,并且在 与设计有关的调查研究市场、商品计划、区域 综合开发计划、策划项目、综合CI项目、情报 提供、设计方向的技术开发、设计商品的供给 等方面从软件到硬件都提供一系列的服务。
汉斯· 希尔曼(Hans Hillmann, 1925-) 国际最著名的设计基础教育专 家。1925年出生于德国,从事了六 年视觉传播设计专业大学和研究生 学习。自1957年来生活在法兰克福。 1961年开始在卡塞尔艺术学校担任 艺术系教授,从事招贴设计、插图、 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近半个世纪。 六十年代和Hans Leistikow一起创 立了欧洲最负盛名的Kassel广告学 院,培养了一批国际最负盛名的如 冈特· 兰堡、弗里得· 格利特等设计 大师。福田繁雄称汉斯· 希尔曼教 授是“他最尊敬的老师”;霍尔 戈· 马蒂斯称“我从未见过如此富 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人”。
罗维(Raymond Loeway, 1889~1986)
罗维出生于法国巴黎,后移居美国。他是美国 工业设计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一生从事工业产 品设计、包装设计及平面设计(特别是企业形 象设计),参与的项目达数千个,从可口可乐 的瓶子直到美国宇航局的"空中实验室"计划,从 香烟盒到"协和式"飞机的内舱,所设计的内容极 为广泛,代表了第一代美国工业设计师那种无 所不为的特点,并取得了惊人的商业效益。罗 维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设计火车头、汽车、轮 船等交通工具,引入了流线型特征,从而引发 了流线风格。他把设计高度专业化和商业化, 使他的设计公司成为20世纪世界上最大的设计 公司之一。他不仅对工业技术感兴趣,对于人 的视觉敏感性也有很深的认识和追求,他的设 计既具有工业化特征,又具有人情味。他的一 生,是美国的工业设计开始、发展,到达顶峰 和逐渐衰退的整个过程的缩影和写照。
值得仔细调查研究的著名设计家
亚瑟· 普洛斯(Arthur J.Pulos, 1917-1997) 美国工业设计师、设计教育家、 设计史学家。1917年出生于美国宾西 法尼亚州。他1935年入卡内基理工学 院学习美术,之后又于1939年到俄勒 冈大学深造,1955年起被聘为希拉丘 兹大学工业设计系的教授和系主任。 普洛斯一直从事设计教育事业,直到 1982年退休。他还曾担任美国工业设 计师协会主席和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 事会主席。
IBM公司 1956年标志 42岁
IBM公司 1976标志 62岁
科拉尼(Luigi Colani, 1926- ) 科拉尼出生于德国柏林,早年 在柏林学习雕塑,后到巴黎学习空 气动力学,1953年在加州负责新材 料项目,这样的经历使他的设计具有 空气动力学和仿生学的特点,表现 出强烈的造型意识。当时的德国设 计界努力推进以系统论和逻辑优先 论为基础的理性设计,而科拉尼则 试图跳出功能主义圈子,希望通过 更自由的造型来增加趣味性,他设 计了大量造型极为夸张的作品,被 称为“设计怪杰”。 他遭到来自坚持现代主义的设 计机构的激烈批评。科拉尼说:"地 球是圆的,所有的星际物体都是圆 的,而且在圆形或椭圆形的轨道上 运动......甚至连我们自身也是从圆 形的物种细胞中繁衍出来的,我又 为什么要加入把一切都变的有棱有 角的人们的行列呢?我将追随伽利 略的信条:我的世界也是圆的。"
克里莫夫斯基(Andrzej Klimovski, 1949-) 英国工艺美术设计师、美术 设计教育家。1949年出生于英国 伦敦。毕业于伦敦马丁美术学校 绘画专业,后又去华沙美术学院 学习广告设计。他1978-1983年 任教于伦敦皇家美术学院。1981 年任教于英国坎特布雷美术学院。 1982年任教于英国西萨莱美术学 院。其平面装饰设计作品在设计 界颇具影响。
兰德(Paul Rand, 1914-1996) 当今美国乃至世界上最杰出的图形 设计师、思想家及设计教育家之一,在 视觉传达设计方面开创了美国风格。他 于1937年开始其设计生涯,在视觉设 计方面的建树和前卫精神对整个图形设 计领域而言,影响巨大而深远。兰德将 20世纪上半叶由包豪斯倡导的现代艺术 及设计理想和美学原则,用到广告、杂 志设计、书籍装帧及插图、字体设计、 包装设计等。他曾在普拉特设计学院、 库柏设计学院、耶鲁大学等著名院校任 图形设计教授,数枚“纽约艺术家协会” 金奖,还曾被授予英国“荣誉皇家设计 师”头衔。他曾受聘为许多美国著名大 公司的设计师或设计顾问,其中包括美 国广播公司、IBM公司、西屋电器公司 等。他为这些公司所设计的企业标志, 已成了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
五十岚威畅(Takenobu Igarashi,1944-)
五十岚威畅是日本现代著名设计师。潜心研究 赫伯特· 拜耶的设计。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 的设计事务所,而后更名为五十岚工作室。 1973年五十岚威畅开始了自己独特的字体设 计。并屡获大奖。五十岚威畅的字体设计在世 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高度评价。因而 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委托他从1984年起至 1993年连续十年为该博物馆设计以字体为元 素的广告年历。除了字体设计作品外,他还为 日本明治乳业公司以及三得利公司成功地设计 了企业形象,为日产汽车公司在美国和欧洲的 展示大厅创作过著名的雕塑。在产品设计和环 境设计领域,他同样有着深入和广泛的研究。
提革(Walter Darwin Teaque,1883-1960) 提格美国最早的职业工业设计 师之一,并是一位非常成功的 平面设计家。他的设计生涯与 世界最大的摄影器材公司--柯 达公司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1927年为柯达公司设计照相机 包装,1936年设计了柯达公司 的"班腾"相机,这是最早的便 携式相机,相机的基本部件压 缩到基本的地步,为现代35毫 米相机提供了一个原型与发展 基础。他与技术人员密切合作, 善于利用外型设计的美学方式 来解决功能与技术上的难点, 这是美国工业设计师的一个重 要特点。提格发展了一套设计 体系,为企业开发整个产品系 列的设计,这种设计方式使他 成为早期美国最为成功的工业 设计师之一。
伊维(Jonathan Ive, 1967-)
伊维是极为成功的iMac个人电脑设计的 灵魂。在设计iMac的过程中,伊维力图 创造独特的产品而不是模仿。伊维说,多 年来,苹果一直在试图摆脱既有的计算机 标准模式,有了iMac,苹果再次树立了 自己的个性。伊维强调设计师一定要富有 激情,激情会丰富我们的心灵并有助于有 效的交流。另一方面,他又十分重视用户 的需要,他说,我们不能还没弄清用户是 谁就开始设计,我们应该清楚用户在哪里, 他们需要些什么?在谈到iMac的设计时, 他说:"我想让iMac是这样一种设计,用 户不会害怕它,即使他们并不知道iMac 是如何工作的。我寻求那种没有技术理解 也能使人亲近的元素,能与人们过去的记 忆产生共鸣的元素"。
艾斯林格与青蛙设 (Hartmut Esslinger, 1 944- )
青蛙公司的设计既保持了乌尔姆 设计学院和博朗公司的严谨和简 练,又带有后现代主义的新奇, 怪诞,艳丽,其设计哲学是"形式 追随激情",有时甚至带有嬉戏的特 色,在设计界独树一帜,很大程 度上改变了20世纪末的设计潮流。 艾斯林格曾说:"设计的目的是创 造更为人性化的环境,我的目标 一直是将主流产品作为艺术来设 计。"青蛙设计公司的出色表现向 世人展示了工业设计师是当代文 化生活的创造者之一。艾斯林格 1990年荣登商业周刊封面,这是 自罗维1947年以来设计师仅有的 殊荣。
原研哉
杉浦康平
施德明
奥村昭夫
佐藤卓
贝伦斯(PETER BEHRENS, 1868-1940)
贝伦斯是德国现代建筑和工业 设计的先驱。“德国现代设计之 父” 1886-1891年贝伦斯在汉堡工 艺美术学校接受艺术教育,后改 行学习建筑。1893年起成为慕尼 黑分离派成员。 贝伦斯在AEG这个实行集中管 理的大公司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全面负责公司的建筑设计、视 觉传达设计以及产品设计,使这 家庞杂的大公司树立起一个统一 完整的鲜明形象,开创了现代公 司识别计划的先河。AEG的标识 经他数易其稿,一直沿用至今, 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标志之一。
福田繁雄(1932-) 著名的日本平面设计师。世界三大平 面设计师之一,他的设计理念及设计作品 享誉世界,对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界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现行的每一平面设计 教材中几乎都能发现他的作品。
冈特· 兰堡的招贴艺术
冈特· 兰堡的土豆文化
物体、照片和抽象概念的综合
用最简单的视觉语言表达最深刻的内涵
克里斯坦(Juergen Kristahn) 克里斯坦教授早年毕业于德国杜 塞尔多夫市国立艺术大学,主攻“实 用艺术”和“自由设计艺术”,1974 年被聘为柏林艺术大学图形和视觉传 达专业教授,1975年任柏林艺术大学 视觉传达设计学院主任,1990年任柏 林艺术大学绘画艺术史系主任。现任 柏林艺术大学自由艺术系主任和新媒 体设计终身四级教授。70年代至今, 克里斯坦教授为柏林国家银行、柏林 储蓄银行、德国电力水力能源公司、 德国戴姆勒奔驰公司、德国Wall城市 公共设施和公共媒体公司、柏林城市 清洁公司等设计大量海报作品,他的 个人作品曾在“芬兰拉赫蒂国际广告 双年展”、“德国埃森招贴博物馆广 告三年展”、“波兰华沙国际广告双 年展”、日本东京“德画招贴艺术 展”、“斯图加特市设计中心招贴 展”、“德国图形与设计展”等世界 级大展中获奖三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