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国际私法网上作业案例分析

电大国际私法网上作业案例分析

国际私法网上作业: 案例分析
三、案例分析题( 共 2道试题, 共 20分。

)
1. W是美国居民, 1956年, 在沙特阿拉伯逗留期间, 因其驾驶的轿车被美国石油公司雇员Z驾驶的卡车撞翻, W身受重伤。

之后, W在美国石油公司营业执照领取地纽约起诉, 请求法院判决美国石油公司做出侵权赔偿。

初审法院根据”侵权行为适用侵权行为地法”的冲突规范, 确定本案应适用沙特阿拉伯法律, 要求当事人提供并证明有关沙特阿拉伯法律, 结果原告未能提出或证明支持其诉讼请求的沙特阿拉伯法律, 被告也未能提出或证明支持其答辩的沙特阿拉伯法律。

法院最后以原告诉讼请求的证据不足为有驳回诉讼。

原告不服, 提起上诉。

请问:
1.什么是外国法的确定? 外国法的确定一般有几种方式?
2.在外国法不明时, 如何解决法律适用的问题?
答:1,是指一国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根据冲突规范的指引应适用外国法作为准据法,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查明外国法的存在与否及怎样确定外国法的内容.
外国法的确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把外国法看作是事实,由当事人负责查明并向法院举证.
二,把外国法看作是法律,由法官负责查明外国法
三,原则上把外国法视为法律,由法官负责查明,法官不能查明
时,当事人,法律专家及知道外国法内空的人能够提供.
四,原则上把外国法视为法律,由当事人负责查明,当事人不能提供时,由法官采取措施负责查明.
2,在外国法不明时的解决方法:
一,以法院地法代替应适用的外国法.
二,类推适用国内法.
三,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或抗辩.
四,适用一般法理.
五,适用与外国法相近似的法律.
2. 一个在英国有住所的阿根廷人在英国死亡, 在日本留有遗产, 遗产为不动产。

为继承遗产, 死者的儿子为继承遗产在日本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日本的冲突规范, 继承应该适用被继承人的本国法律, 即应该适用阿根廷的法律。

阿根廷的法律规定, 继承应该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的住所地法律, 即应该适用英国法。

而英国的冲突规范规定, 不动产继承应该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即应该适用日本法。

请问: 如果日本法院适用日本实体法审理案件, 则构成国际私法上的何种制度? 请解释一下该制度。

答: 如果日本法院适用日本实体法审理案件, 则构成国际私法上间接反致制度。

该制度是指对某一涉外民事案件, 甲国法院根据本国冲突规范的指定应该适用乙国法律, 而乙国的冲突规范规
定应该适用丙国法律, 丙国的冲突规范规定应该适用甲国法律, 甲国法院根据丙国冲突规范的规定适用甲国的实体法为案件的准据法。

三、案例分析题( 共 2道试题, 共 20分。

)
1.一俄国代理商在俄国某港口将货物装上一艘德国船, 途径英国赫尔港, 准备交给收货人凯麦尔, 收货人是英国人, 住所也在英国, 船在挪威海岸附近出事, 但货物安全地卸到了岸上。

船长把货物卖给一个善意的第三人, 第三人又在挪威把货物卖给了本案被告塞威尔, 由被告运往英国, 收货人凯麦尔到英国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返还货物。

根据挪威的法律, 船长在本案所发生危难的情况下, 有权出卖货物, 善意买方有权取得货物所有权; 可是船长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卖了货物, 则要对货物的原所有人负责。

英国法院认为被告塞威尔根据挪威法律取得货物的合法所有权。

挪威是买卖成立时的物之所在地, 其法律应得到适用。

因此, 英国法院驳回了凯麦尔的诉讼请求。

问: 本案中, 英国法院采用了何种”系属公式” 请对这一系属公式进行解释。

答: 在本案的审理中, 英国法院是以"物之所在地法"处理本案纠纷的。

物之所在地法"是国际私法解决物权法律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则。

"物之所在地法", 即物权关系客体所在地的法律。

不动产物
权依物之所在地法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承认的原则。

中国《民法通则》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中规定了对不动产的所有权、买卖、租赁、抵押、使用等民事关系, 应适用物之所在地法。

"物之所在地法"适用于对动产与不动产的识别或区分, 物权客体的范围,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 物权的取得、转移、变更和消灭、物权的保护方式等。

"物之所在地法"并非是解决一切物权问题的唯一冲突原则, 例如运选中的货物的物权关系、船舶、飞行器等运输工具的物权关系等均为解决物权关系的例外。

2.
原告为一家在甲国A市和英国B市开办业务的银行, 被告是一个住所在英国的已婚妇女。

原告和被告在英国达成协议: 被告同意向原告抵押在甲国A市的土地, 作为原告银行向其丈夫贷款的担保; 同时被告委托一个住在甲国A市的人代理她处理抵押的有关事宜。

按照甲国的法律, 被告无能力缔结这样的协议。

后来, 原告根据英国法关于特定履行( 指法院经过对被告强制执行其依合同所承担的义务, 对原告赋予的衡平法上的补偿) 的规定, 在英国法院提起诉讼, 要求强制执行被告以上述协议所承担的义务。

法院判决认为, 被告负法律责任, 因为根据当事人之间合同关系的标的物( 土地) 所在地法, 被告无缔结这种合同的能力, 因而她们之间的协议是无效的。

问:
1.你认为英国法院是否享有对本案的管辖权? 其依据是什么?
2.本案中, 法院对不动产缔约能力适用的是何国法? 为什么?
答: 1.本案中, 英国法院享有对本案的管辖权。

因为有关合同纠纷的诉讼, 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合同的地界地和合同履行地两个标志来确定国际民事管辖权本案中, 原、被告的合同缔结地在英国, 且被告住所地也在英国, 而原告是以抵押贷款合同为依据提起诉讼, 因此英国法院享有对本案的管辖权。

2.本案中, 法院对不动产缔约能力适用的是甲国法。

因为关于当事人的物权行为能力, 大陆法系各国一般依一般行为能力解决, 即适用当事人的属人法; 而英美法系国家则主要按动产、不动产个别解决当事人的行为能力问题, 对不动产行为能力一改以物之所在地法。

本案中, 物之所在地法即是甲国法。

三、案例分析题( 共 2道试题, 共 20分。

)
1.
1986年4月30日, 大连市土产进出口公司和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塑料编织袋买卖合同, 挪威艾格利股份有限公司向大连市土产进出口公司购买110吨塑料编织袋, 价格条件CIF950美元/吨, 装期1987年2-3月。

大连市土产进出口公司按照合同交付的第一批货物于1987年2月27日在大连港装运, 第二批货物分两批于同年3月7日和3月27日在大连港装运。

对上述两批货物, 挪威艾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