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第二讲-城市化-新人教版(1)PPT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第二讲-城市化-新人教版(1)PPT课件
时间 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 业化晚
目前 速度
快慢 原因
趋缓(甚至停滞)
快
城市化已推进到 民族经济发展,人
相对成熟阶段
口增长迅速
国家类型 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 大小
大(70%以上)
小(不到40%)
人口 比重
起步早,城市化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
原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水平高
低
所处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比较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直接导致城市化的地区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城市化水平就越高; 反之就越低。城市化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表现出 不同的进程。
国家类型 比较项目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早晚
早(英国最早,从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18世纪中叶开始)
问题 。
③C(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 长 趋缓甚至停滞 。
(3)地区差异:发达国家大都进入城市化的C(填字母)阶段, 发展中国家大部分处于 A或B 阶段。
[指点迷津] 逆城市化也是一种城市化现象。不是城市化的 衰败,而是城市化扩展的一种新形式。
三、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改变 (1) 生物多样性 减少。 (2) 水质 、水量和地下水运动发生变化。 (3)废渣影响城市 土地质量 。 (4)出现城市“ 热岛 ”现象,密集建筑群影响日照、风速
(1)景观变化的影响: ①不利影响:
②有利影响: 合理的城市化可以使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形成最佳人居环境。 (2)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影响:
(3)城市化也会改变人们的地域联系方式和频率,以 及文化和观念。
2.城市化问题的表现及对策 (1)问题及表现形式:
城市化过程中 产生的问题
表现形式
解析:第(1)题,近郊区人口增加,核心区人口减少,说 明人口由核心区迁往郊区;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出 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第(2)题,近郊区由于基础设施条 件变好,交通通达度提高,环境质量较好,吸引了核心 区人口的外迁。 答案:(1)D (2)A
[考点一线串]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表现为人口的转变、空间地域利用方 式的转变、产业机构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完 成后,对地理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具体可从三方面分 析: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噪声污染;④固 环境质量下降
体垃圾污染;⑤光污染;⑥辐射污染
①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②交通
城市交通问题 事故频繁;③公共交通发展缓慢;④停车场
紧张
城市化过程中 产生的问题
表现形式
①居住环境差;②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
城市住宅问题 住房破损;③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
城市 表现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化表
人们对环境质量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现及 原因 的要求提高,郊 人口增长快,农村劳
原因
区基础设施完善 动力过剩
[特别关注] 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快慢的区 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反映,百分比越 高,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后者表示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 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 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 发达国家。
和风向。
2.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包括大气污染 、水污染、垃圾污染 和噪声污染。
3.建设和发展生态城市 (1)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 和 绿色交通 ,减少城市污染。 (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 自然景观 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
性循环。
[特别关注]
[考点一线串] 1.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从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 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所示。
的巨大变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特别关注] 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 市地区集中,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 市化。
二、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一般表现: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时间的变化可以表示为一条 稍被拉平的“S”形 曲线。 (2)阶段和特点: ①A( 初期 阶段):城市化水平较 低,发展 较慢 。 ②B(中期阶段):城市化推进很快市区出现了许多 城市化
区
()
①环境质量好 ②交通通达度提高 ③土地价格高④
人文环境好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近郊区人口增加,核心区人口减少,说 明人口由核心区迁往郊区;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出 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第(2)题,近郊区由于基础设施条 件变好,交通通达度提高,环境质量较好,吸引了核心 区人口的外迁。 答案:(1)D (2)A
④出现贫民窟、棚户区
①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②贫困问题,
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 城市社会问题
的群体增加;③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
④内城经济衰退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 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 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②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 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 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提能力
一、城市化 (1)含义:人口向城镇集聚和 城镇 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
程。
(2)驱动力推拉力力::使吸得引人人群群离来开到
乡村 的因素 城市 的因素
(3)城市化水平:可以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表示,体现了
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 (4)意义:带来了 聚落形态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
考纲 下载
考纲 解读
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识记:城市化的表现、标志。 2.理解:城市化的进程、特点及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 3.应用:运用图表资料,分析城市化的进
程、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
夯基础
七 章 城 市 与 城 市
第 二 讲 城 市 化
析考点 明考向
化
[应用闯一关] 1.下图为某市过去五年内城市人口变化分布图。读图
回答(1)~(2)题。
(1)图示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变化反映的是
()
①不同区域人口增长类型的差异 ②人口迁移的方向 ③
再城市化现象 ④郊区城市化现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近郊区常住人口增长率为26%左右,主要是由于近郊